近来,基层群众反映,群众最痛恨的不是上面没有惠民举措,而是政策始终“走在路上”,服务始终“停在嘴上”,实惠没有真正“落在身上”,造成“末梢堵塞”, 这就是存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最后一公里”,既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也指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最后的而且是关键性的步骤。在践行群众路线过,要着重注意在几个关键环节做好做到位,走好“最后一公里”。
联系群众要尽心尽力。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大多数党员干部都能够做到,关键是看能做到什么程度。党员干部联系群众,要促进进村入户体察民情常态化,不仅身到,更要心到。要以心换心,真正放下姿态、俯下身子体恤群众、关心群众,切实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下基层联系群众,应多临时停车,多不请自来,多走泥泞的路,多进漏雨的屋,尝尝群众锅里的饭,品品群众碗里的水,切实体恤群众疾苦,在此过程中,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倾听群众心声,发现并解决群众面临的问题。
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重在心入。要深入践行群众路线、转变作风,为基层解决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大方面。首先,查问题要深入。基层情况往往复杂多变,容易忽视潜藏的问题和症结,做好基层工作不能仅满足于“查体铺路、看贫困户”,还需要有查找不足的慧眼和攻坚克难的毅力,将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挖掘出来。其次,解决问题要彻底。要有全局观,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解决群众困难就要釜底抽薪、深入彻底,答应群众的事就一定要办好,办踏实。“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就是一个最好的标杆,要尽心尽力切实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不敷衍应付,不加条件,不留烂尾。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火热进行,“最后一公里”问题更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就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只有发扬“钉钉子”的精神,紧紧抓住这个“实”字,对任何一项工作都抱着不见实效不松手,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决战心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才能善始善终、善做善成,才能真正见成效、出成果。
作者:廖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