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洋:干部当做有“泥土味的公仆”

在新时期,生产和就业方式的改变带来了群众结构的改变。时代在变,方法要变,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精神实质始终不能变。坊间有句话说: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确,一个人站着说话,开心就说,不开心就走,又不用承担什么责任,承受什么压力,怎么会腰疼。就如同有些干部,说话犹如唱歌,看似振振有词,感人至深,其实不过是一场“作秀”,并没有入自己的心,进自己的脑,更不要说践自己的行。自然也就指望不上真行动,真作为。服务群众也就谈不上落了实,扎了根。因此,党员干部有着清醒的认识:牢固树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要饮水思源,把群众放在主位,把自己放在次位,做“泥土中”最接地气的人民公仆。

做行动上有“泥土味的公仆”。一方面要党员干部入乡随俗,行动接地气,才能真切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求,掌握第一手资料,真正合情合理解决问题,为民排忧解难。就是要求干部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本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要带头身入基层,心入基层,结合“干部下基层”活动,通过结对帮扶、定期走访等方式,莫怕乡间小路的窄道泥泞,不在乎地蹲在街头巷尾和大爷们侃家长里短,能不经意间拿起锄头和大叔大婶们去田间地头耕种。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另一方面,干部要在思想上“有泥土味”。思想决定人的行动,无论是伟人、领袖、还是平凡岗位上的劳模。无论出于怎样的工作岗位,他们总是觉悟先行。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真正的优势是什么?就是队伍中每一个高度的思想觉悟。”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做思想上“有泥土味”的人民公仆,就是要搞清楚“公仆”的真正含义,搞清楚我们的工作意义是什么,奉献的意义是什么。要以发自内心的,对群众的热爱,对付出和奉献的理解扎根基层,扎根一线,从而架起干部与群众心连心的桥梁,真心让干部了解群众,群众理解信任干部,让干部成群众的贴心人。

(文/吴洋)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