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为民离不开了解民意,而民意表达是对执政为民的有力支持。“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是否有畅通的表达渠道,他们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充分地尊重和保护,事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民意的畅通是保证决策正确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为民务实的重要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但什么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能坐在办公室里想当然。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新兴大国的执政者,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多样的利益需求,面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时代重任,要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奋力前行,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通过不断真挚诚恳平等的互动,满足群众的诉求,巩固群众的信任,争取群众的支持。才能用踏实的脚步追寻群众路线的脉络,用满怀的热情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刷新自身形象,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一方面要通过:“下得去”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田间地头。坚持和群众面对面沟通,深入了解民众诉求,了解群众在生产、生活、就医、就学等各方面存在的民生问题,多从群众要求最迫切、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多为群众解难题、多为民办实事,以实际行动拉近干群关系。
另一方面要拓宽“上得去”的民意渠道。 群众和党员长期稳定的双向沟通是紧密干群、党群关系的基础,因此,党员干部要顺应时代,积极利用互联网这一便捷、快速的平台,加快互联网平台建设,强化网站的可用性,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整合力度,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效性,保证老百姓和党员干部交流的及时性;要利用传统的平台,对于偏远、困难、特殊的群众,要拓宽沟通渠道,采取入村、入户、同吃同劳动的方法,利用公开栏、通告栏、村广播等信息媒介,消除干群交流的障碍,保证民意畅通多一点,干群、党群关系亲一点。
(文/吴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