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恬:走群众的路才能体会群众的“苦”

四川省21市州已启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市州围绕中央和省委部署,着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切身利益问题和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把改进作风的成效真正落实到党的基层组织和“末梢神经”。(2月19日 中国日报网)

根据中共中央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迄今为止已开展一年,各地开动脑筋,积极展开,让活动取得了显著地成效,也受到了民众的欢迎。为了继续吹拂“亲民风”,群众路线活动的范围更广,也更为贴近基层,涉及的矛盾和问题具体尖锐,群众的期望也更高。无可厚非,高期望必定会为广大公职人员带来更大的压力,但怎样把压力转化成动力,从而读懂群众的期待,弄明白群众的需要,获得群众的信赖,是当前众多公职人员应共同思考的问题。

现实生活当中,很多干部都很困惑,为什么群众会对干部有那么多怨言?在各种媒体上,一点点关于干部的负面消息就能在老百姓当中引起轩然大波,为什么有的干部离群众越来越远,为什么有的群众对干部越来越反感,甚至出现了仇官心里。究其原因,放不下架子,摆不正位置,俯不下身子,贴不近群众,是导致许多干部不能务实地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这也让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越来越低。

群众满意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敢于走群众的路,敢于管群众的事,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群众的想法,读懂群众的期待,体会群众的“苦”与“难”。因此,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更加注重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提出要求,找准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明确具体任务和推进措施,不能大而化之,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

言必行、行必果,踏石有印、抓铁留痕。我们始终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办法,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近距离感知群众的内心苦恼,拉着群众的手认真的倾听群众的直接诉求,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干部走好群众的路,把准百姓的脉,摸清群众的思想,体会群众的“苦”,读懂群众的期待!

作者:陈子恬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