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取信于民,必须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部分省委书记表示,开展好下一阶段教育实践活动,解决好“四风”问题,既要善做善成打好“攻坚战”,更要善始善终打好“持久战”。(2月18日 新华网)
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开展以来,中央将整改的重点放在了我们组织的内部建设上,无论是党风廉政建设,还是我们的“四风”清理都成为了各级组织部们的重头戏,我们在感概中央的变化时,更多的还是感受到了新一届领导人在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上的步步紧跟,我们的干部在这场战役上,没有了任何的退路可言,唯一有的就是一股不服输的尽头。
湖南,作为中国红色改革的基地,面对中央的作风建设,书记徐守盛就公开的表示,干部中存在一些人,他们把“四风”看成了中国的特色,认为这样的整改根本不能动摇几千年以来养成的一些习惯,把这样的清理也就看成了是一股风,认为只要是应付一下就完全可以了事,但是不曾想这样的境况在一年后的今天,不仅没有停止,反而是越演越烈,导致的结果就是“老虎”、“苍蝇”一一落网。
教育活动,需要的是重视民情。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感情,没有了感情的存在,一切都是那样的苍白。不管是我们的宴请吃饭,还是干部的互相送礼,这都是为了情,这就体现出现的是大家对感情的一种重视程度。我们关注的往往是干部的感情,而忘记了百姓的感情,因此群众路线就为我们的干部提供了一个渠道,让他们也慢慢地学会体会民情。
百姓的感情,需要的是干部用心去体会,这就会让我们的群众办事不再奔波于几千公里,这就不会让我们的百姓在酷暑、寒冬下苦苦等待,这些看似的小事却能够更好的贴近百姓的心,让他们感受到作风的改革不再是空话一句,也让我们的百姓感受到当家作主的魅力。
教育活动,需要的是重视民意。老百姓的意愿就是中央努力的目标,需要的是我们在政策的制定,在条款的制定下都积极的呼应群众的要求。这体现在我们的工作方面,就是要把重心用在为民上,将老百姓的意愿无条件的贯彻执行,将老百姓的建议无条件的落实。
如果说上访曾让我们的政府头疼不已,干群矛盾曾让我们的工作难以推进,那么只要我们秉持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要求,就可以将这样的矛盾一一化解,也可以促进我们的国家发展更加飞速。
作者:郭小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