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MH17客机坠毁事件发生后,欧美方面断定客机是被亲俄派武装击落,一致要求对俄采取进一步的制裁措施。当时美联社及日本共同社即指出日本会因此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美联社在报道中称,日本大体上会采取与欧美同一步调的制裁方式,但是(力度)“非常有限”。这是因为日本仍寄希望于普京秋季访日的计划,而且在北方领土问题上好不容易与俄罗斯有所协调,(强硬)制裁可能会扰乱谈判的举行。共同社则认为如果采取偏向俄方的态度,日本将失去美方的信任。反之,如果过于配合美方,则会刺激俄方,从而影响到俄总统普京秋季访日的日程安排。安倍政府将面临美俄二选一的难题。
《纽约时报》则表示,欧美及日本在融资方面的制裁对俄罗斯并不会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因为俄对在中国获得融资也有一定的依赖性,而中俄经济方面的合作才真正是日本最需要头疼的地方。另据美联社报道,日本与俄罗斯正共同开发库页岛的天然气设施,在能源方面日本一方面必须警惕中俄的过度接近,另一方面也需要维持好与俄罗斯的外交关系。
安倍的抉择
尽管左右为难,安倍内阁依然痛定思痛做出了抉择。据共同社报道,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7月28日宣布,鉴于俄罗斯未能协助化解乌克兰危机,日方决定对俄追加制裁。具体制裁内容包括:冻结有关个人及团体在日本国内的资产;限制克里米亚产品的进口;赞成欧盟决定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停止向俄罗斯提供新投资。
面对日本的制裁,俄罗斯外交部予以强硬回应。据俄塔社报道,俄外交部29日发表声明称,日本应当意识到对俄罗斯的追加制裁会损害双边关系“我们认为,日本在7月28日宣布的所谓对俄追加制裁是不友好且目光短浅的,”并指责日方“对乌克兰局势的真正原因存在巨大误解。”
不管是否包含迫于欧美七国威慑的因素,日本政府一旦宣布追加制裁便意味着日俄关系的倒退和嫌隙。以普京一贯的强硬做派,即使不“以牙还牙”,安倍妄想打开北方四岛领土问题的谈判渠道已是难上加难。共同社报道称,日本跟随美欧制裁俄罗斯最直接的负面后果就是导致今年秋天普京对日本的访问计划泡汤。在7月28日的记者会上,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被问及这一问题时已不再如此前那般有底气:“目前什么都没确定。”而据日本媒体报道,安倍内阁及外务省内部越来越多的人已认为普京访日将难以实现。
尽管日本政府对制裁内容进行了谨慎考量,仅限于欧美已经实施的内容,并没有特立独行的过激举措。但在日本呼应欧美七国对俄实施第一轮经济制裁时,俄罗斯方面已经警告日本政府:北方领土谈判与对俄制裁是挂钩的。日本此次追加制裁,无疑是坐实了俄罗斯关闭北方领土谈话大门的反击。
再次,对俄实行经济制裁或可能反噬日本与美国的同盟关系。《福布斯》杂志指出,对俄制裁将导致向俄罗斯出口的一些美国企业遭受巨大打击,而在高科技产品出口方面,日本是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当美国公司如IBM、惠普等因制裁政策对俄出口受挫后,日本财团如日立、 东芝和 NEC等大企业很可能会在政府默许下无视制裁政策取而代之。如若日本政府表面对俄追加制裁,暗地里却纵容企业趁火打劫、暗度成仓的话,势必会招致欧美阵营的龃龉。
普京的“报复”
另外,欧美对俄新一轮的制裁触及到了俄罗斯的支柱产业——能源出口。日本是个能源贫瘠的国家,能源供应主要依赖进口。不排除俄罗斯或会对对立阵营实施能源反制裁报复,届时欧美都能凭自产能源撑一撑,唯有日本手无缚鸡之力,最起码日本不少企业的生产能力将受到威胁。
“俄罗斯之声”网站7月31日发表评论称,日本追加对俄制裁限制输入克里米亚产品,然而美国对日本的要求却不仅仅是克里米亚局部地域的制裁,而是以石油、天然气为首,停止或至少大幅缩小与俄罗斯的能源往来。日本之所以迄今为止完全没提及对俄能源出口制裁,正是因为此举反将使日本蒙受重大经济损失。如果停止或大幅减少和俄罗斯之间的能源合作,日本将不得不增加卡塔尔、东南亚等地的液化天然气输入,以及美国的页岩气,若经由太平洋输入北美沿岸的液化气,日本所要支付的价钱将是现在从俄罗斯输入液化气的两倍。
此外,针对日本政府对俄外交的两面三刀,普京还可能采取其他潜在的报复手段,如加大对中国的军售力度、满足中国的天然气需求等等。对于安倍政权而言,中国与俄罗斯的愈发接近才是戳中命门的最大报复。从一开始日本对俄制裁内容的犹疑不决和谨慎拿捏便可看出,日本政府很怕欧美一味的制裁会将俄罗斯“逼上梁山”,进而催化中俄集团化靠拢。众所周知,目前日本和中韩两国因为历史认识和领土问题关系紧张,如果在亚洲地域上再与大国俄罗斯关系疏远甚至是树敌,那日本在亚洲就真将陷入孤掌难鸣的被孤立局面。
普京的强硬做派与雷霆作风向来令西方国家有所忌惮,一旦在乌克兰问题上实施报复,日本或将面临日俄外交停滞与能源告急的双重打击。改善日俄关系、重新开展和平条约交涉曾是安倍外交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日本政府正处于希望通过活用日俄关系来改善地域外交环境的时期,然而现在看来之前的努力极有可能化为泡影。对俄追加制裁给日本带来的,或将是“杀敌八十,自伤一百”的弊大于利。
文/新浪驻日本观察员 唐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