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追加制裁和俄罗斯抗击打能力

俄和西方其实都不愿真的切断彼此间经济关系,以免严重累及自身经济利益,但即便如此,MH17事件的发酵,和欧美在制裁问题上的步调趋于一致,都会给俄罗斯经济和投资前景,带来更多负面影响。

7月23日,美国以俄罗斯应对7月17日马航MH17坠毁事件负责为由,宣布第三次追加对俄经济制裁,而此前的一次追加制裁,也仅是一周前的事(7月16日)。

在如此短的间隔里追加制裁,“政治标示”的意味要明显大于追求制裁经济效果本身:前一次追加系MH17事件之前(虽然只提前1天)所作,是针对俄在东乌行为的惩罚;后一次则直接针对俄“应对MH17事件负责”本身,这才是美国想表达的政治态度。

MH17事件在经济制裁层面上最直接的后果,是令原先因担心经济利益受损,而对制裁意兴阑珊、勉强跟进的欧洲,在制裁意愿和态度上变得明显更积极、更主动,尽管由于欧盟“28个国家必须全数赞同”的重大事项表决机制所限,欧洲在跟进美国最新一轮追加制裁上再度表现得拖沓,7月23日的布鲁塞尔欧洲外长会议,未能同步推出制裁决议,直到两天后才宣布“就追加制裁达成一致”,而追加制裁的细节公布,则更被推迟到下一周,尽管这些细节毫无悬念可言——必然如前几次一样,不过是美国方案的欧化版本罢了。

尽管如此,MH17事件发生后,欧盟从总体上对俄罗斯的态度,的确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曾几何时,担心欧洲自身会因制裁而受到经济损失(尤其在能源供应和金融资产合作方面),是欧洲谈论对俄制裁话题的主基调,主张“从长计议”的法、德、意和北欧各国占了上风,而主张“从快从重”的波罗的海及东欧国家则曲高和寡;如今形势为之一变,“从缓派”荷兰因MH17上本国公民最多,转而变成了“从严派”,向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永久中立国瑞典也板起了脸孔,英国和波罗的海国家的严厉态度获得更多共鸣,坚持履行对俄两栖攻击舰合同的法国受到奚落。更微妙的是,一向是“从缓派”主心骨的德国,如今态度出现分化,默克尔虽继续主张“从长计议”,但调门已明显降低,外长施泰因迈尔则在27日转而支持对俄实施全面经济制裁,前提是“后果必须由整个欧盟来负”。

种种迹象表明,新一轮追加制裁,将在制裁“黑名单”里分别增加15名个人和18个实体,使二者分别扩容至87人和20个实体。其中被追加制裁个人中,将会出现俄国家安全局负责人亚历山大.博尔特尼科夫和负责对外情报局的前总理弗拉德科夫等更多普京核心亲信的名字,而制裁实体中则会包括一些关乎俄经济命脉企业的名字,如能源公司Rosneft和Novatek等。

很显然,新一轮追加制裁最明显的变化,是开始触及俄罗斯经济的“主发动机”——能源领域。自普京上台以来,俄一度因“休克疗法”而摇摇欲坠的国民经济奇迹般起死回生,挤进了以高速发展而驰名的“金砖”行列,年GDP增速最高时达到10%,但这种起死回生的基础并不牢靠,最大的隐患,是令这个庞大的经济体变得过度依赖资源、油气能源出口。近年来随着国际能源市场的变化,俄经济“主发动机”业已变得不再那么强劲,去年GDP增速只有可怜的1.3%,针对此,普京原本雄心勃勃,希望通过一系列改革和追加投资,重新焕发“主发动机”的活力,就在第二、第三次追加制裁出台前夕,Rosneft还公布了雄心勃勃的市场拓展计划,如今这一计划即便不成为泡影,也势必大受影响。

追加制裁对俄海外能源市场的影响恐将是深远的。

尽管易受国际形势变化和突发事件影响而出现波动,但总的来说,近期国际能源市场的供需关系大体平稳,主要消费国家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能源供应的多元化,简单说,就是“可以买俄罗斯能源,也可以不买”,而俄罗斯经济要实现稳定增长(还要额外负担普京“强军梦”、追加社会福利和支付“克里米亚红包”的巨额开销),石油天然气却是“非卖不可”、“非大卖不可”的,如此一来,欧洲这个最大的“刚需”目标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就更不用说“天然气大棒”屡试不爽的威力了)。但MH17事件似乎正进一步迫使欧洲下决心追求能源多元化,哪怕为此需忍受更多一点不便,付出更多一些代价。MH17事件爆发后,不仅原本犹犹豫豫的西欧、南欧各国,开始更深入、更频繁探讨能源替代问题,就连100%依赖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直到今天也是“从缓派”最坚定成员的保加利亚,近日也开始频频讨论起“能源来源多元化”方案来。如果说,中国等潜在的其它市场,或许可以在量能上弥补欧洲的窟窿,但“选择题”无论如何替代不了“必答题”的稳定性。

普京重振俄罗斯经济最大的瓶颈,是俄基础设施普遍老化,发展所需资金不足,对此他本人也心知肚明,因此自重新上台以来,就不遗余力地试图改善俄罗斯本就声名狼藉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外资流入。去年底、今年初的乌克兰危机,以及随后欧美的制裁,已令一些外资开始犹豫、撤逃,为此俄政府、央行采取了很多应急措施,今年3月,基准利率从5.5%大幅上调至7%,4月上调至7.5%,卢布债券收益率也步步提升,达到8.5%左右,加上5月以来东乌局势似有缓和,部分“赌反弹”的海外基金开始重返俄罗斯,但MH17事件的突发,和随后美欧(以及先后附和的加拿大、日本等国)越来越强硬、越来越步调一致的追加制裁,令本就战战兢兢的“赌反弹”投资者转而“多杀多”。路透财经援引位于莫斯科的研调机构Macro-Advisory资料显示,外资在俄罗斯股市持股比例,已从去年底的21%跌至19%,鉴于俄股市可自由交易的股票占总市值总比例也只有29%,如此抽逃率足以构成对市场的震撼,而一些投资基金也公开表示,投资人从俄基金撤资的速率和规模,已创下近期纪录,其根本原因,是担心进一步追加制裁,会导致相关俄罗斯行业、企业丧失偿还能力。MH17事件爆发后,俄央行在7月25日进一步加息50个基点至8%,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对此轮追加制裁的威力和效果,俄官方并非其辞令中所表现的那样满不在乎。

自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股指年内累计跌幅已达13%,是大型新兴市场中最差的,卢布对美元汇率跌了13%,仅比阿根廷比索略好,而俄罗斯美元债券对比美国公债的收益率溢价已高达2.8%,较年初高出整整80个基点,更严重的是,谁也无法预料,制裁究竟何时才会松动,甚至,会不会因局势进一步恶化而继续追加。摩根士丹利日前已表示,将把俄罗斯公司债和本地债的评级下调至“减持”。

种种迹象表明,随着欧洲态度的趋于强硬,欧盟可能进一步增加对俄金融制裁(这本是美国一直希望做的,但欧洲长期犹豫不决),已有欧洲分析家扬言,反对追加对俄金融制裁的英国银行家们高估了俄罗斯资金对伦敦金融市场的重要性。2013年,俄罗斯近一半海外债券融资来自欧洲,总值高达75亿欧元,一旦被“关闸”,将令俄金融市场“失血”现象雪上加霜。

如前所述,过去一年多来,俄经济表现很不理想,俄经济发展部年初曾为俄2014年制订了2.5%的GDP年度增长预期,今年2月俄央行下调至1.5-1.8%,4月经济发展部更下调至1.1%。而IMF对俄经济表现更加不看好,年初他们给出的俄2014、2015年度GDP增长预期分别为2.2%和2.7%,4月下调至1.6%和2.3%,MH17危机爆发后,更进一步下调至0.2%和1.0%,这近乎认为俄罗斯经济在欧美等国继续追加制裁后,2014年将获得近乎零增长的惨淡表现。

平心而论,通过注资、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开发新项目和开拓新的海外市场,今年2季度俄经济表现要好于一季度,但这种“回暖”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乌克兰危机不可能继续升级”、“欧美不可能进一步和俄罗斯搞坏关系”的“触底反弹预期”上,如今正如许多观察家所言,MH17事件的猝发,乌克兰危机的再度恶化,和人们对俄美、俄欧关系,对俄国内经营和投资环境预期的区域悲观,让“回暖”的可持续性被打上了个大大的问号。

雪上加霜的是俄棘手的通胀率:曾在2013年达到6.5%,被联邦统计局称为“触顶”的通胀率,2014年年初调控目标为5%,5月已突破7.5%,本月25日俄央行在年内第三次加息时表示,希望此举能有助于控制年通胀率在6-6.5%区间——而这原本是央行年前所宣布的“顶”。从央行“倘不见成效将考虑进一步紧缩措施”的措辞看,对于加息能否抑制通胀进一步恶化,他们也并没有太大把握。众所周知,加息的副作用,是拉低经济增长率,如今俄基准利率已相当高(在“金砖”中仅低于巴西,和G7相比更是高处不胜寒),而通胀却居高不下,在东乌危机加剧,俄美、俄欧关系“致冷”元素增加的背景下,俄是否还敢继续冒让经济进一步减速的风险,去在年内第四次推高基准利率?

当然,正如许多分析家所指出的,俄和西方其实都不愿真的切断彼此间经济关系,以免严重累及自身经济利益,但即便如此,MH17事件的发酵,和欧美在制裁问题上的步调趋于一致,都会给俄罗斯经济和投资前景,带来更多负面影响——说“更多”,是因为本来形势就已经很严峻,摩根士丹利统计,未来一年俄企业需偿还到期外债总额高达1600亿美元,今年资本外逃总额已累计达750亿美元,而俄外汇储备总共也不过4750亿美元。

作者:陶短房,知名专栏作家、评论人。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