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际媒体最新消息,一架航班号为MH17,属于马来西亚航空的波音777型客机在从阿姆斯特丹飞往吉隆坡的途中,于俄罗斯和乌克兰边界地区失去联系,事件真相尚不得而知,但已有初步消息称是乌克兰分离主义分子使用俄罗斯产的大型防空导弹击落。
(资料图:当地时间2014年7月18日,MH17航班乘客家属聚集吉隆坡机场,要求官方给予合理解释。CFP 供图)
不无巧合的是,就在这一消息前一天,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了对俄罗斯实行新的制裁措施,新措施涵盖金融和外贸等领域,而且,最终覆盖到能源供应这一关键领域,这标志着,在制裁和抵制俄罗斯在前苏联地区扩张的政策方面,美国已取得欧洲盟友的谅解和支持。这一最新进展无论在俄美关系领域,还是跨大西洋的全球展露层面,都具有深刻的影响。也令人不自觉联想到31年前的前苏联战斗机击落韩国民航航班事件。
影响人类20世纪下半叶历程影响最大的事件是冷战,而一般学者都同意冷战的序幕是从1948年苏军对西柏林的封锁开始的,美国为打破封锁而采取的紧急空运行动,换言之,拉开50年泰坦对抗的手是航空器。不可思议的是,冷战结局的第一章也是在空中开始的。
韩国的首都那时候还不叫首尔。1983年9月1日凌晨,汉城金浦国际机场,等待接亲友的人群已现焦急的神情,原定3:00抵达的大韩航空007航班(KAL007)毫无消息,机场也没有提供有关航班航程的消息。这架从纽约起飞,经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飞往汉城的波音747-200客机失联了!
到上午9:00仍无官方消息。等候的人们绝望了,因为航班正常航路经过的地区并非荒凉之地,航班从纽约到达安克雷奇段的飞行是准时和安全的,而从阿拉斯加到汉城的航路基本空域在苏日临近的东部外海,末段航路穿越日本上空,这一区域除有国际民航的导航设施,苏联防空军及美日军用和民用雷达密布,因此,航班失联的不详意味开始弥漫。
9:00,韩国外交部的一名官员发布了第一条消息,称据美国中央情报局来源,航班因故降落在苏联所属的萨哈林岛(即库页岛),全体乘客与机组人员安全。随后,安德罗波夫执政的苏联宣布航班并未降落萨哈林岛。此时,航班失联的消息已为全世界关注,然后,美国方面公布了国家安全局监控获得的航班失联前部分话语通讯资料,资料显示,航班往西偏离航道差不多500公里,曾飞跃苏联勘察加半岛上空,然后,在萨哈林岛西南的日本海空域被苏联防空军的苏-15截击机击落。
9月1日上午,在全世界目光的关注之下,围绕007航班的外交指责战役拉开帷幕。该航班上共有旅客240名,机组成员29名,乘客中主要为韩国人和美国人,各为75人和61人,另有日本旅客22人、中国台湾旅客25人以及57名其他国籍的旅客。正前往汉城参加《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签订30周年纪念仪式的美国众议员拉里‧麦当劳也在飞机上。美国国务卿舒尔茨证实了航班被击落消息,里根总统发表了电视讲话,谴责正倡导和平对话的苏联实行国家恐怖主义行动,无情地屠杀平民。与此同时,苏联方面终于转为承认击落航班,但坚称007航班为侵入苏联领空的间谍飞机,意在侦察苏联部署于这一地区战略导弹设施的间谍航班,苏军合法击落航班。
在美苏尖锐的情绪对抗中,美苏日等没有能够进行联合有效的航班搜救和打捞。苏联解体后披露的苏联官方资料显示,为避免有意击落民航客机的国际负面影响,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元帅向苏共政治局建议采取一系列误导搜救与打捞的假情报,并令在现场的数十艘苏联舰船借搜救为名,干扰美日的救援和打捞行动。苏方在击落航班前对007有长达两小时的军用雷达监控记录,对航班的实际航线是清楚的,但有意隐藏了这一重要搜集线索。
30年后,由于各方资料的解密与公开,事实已经清楚。造成航班被击落的第一原因是由于航班操控人员对导航系统的设定错误,航班偏离了原设定航路。在苏军方面,则是由于长期受到美国RC-135战机对这一地区战略设施侦察的心理影响,战区防空指挥官在雷达发现非正常航路飞行的航班时就不假思索断定为美国军用侦察机。1992年,苏联解体后新独立的俄罗斯向国际民航组织(ICAO)转交了当年搜索中获得的007航班黑匣子,同时,1991年和1995年,当年开火击落航班的苏-15战机飞行员根纳季·奥斯罗维奇(Gennadi Osipovich)接受了《纽约时报》等媒体采访,承认他和同时起飞担任拦截任务的米格-23战机飞行员看清了波音747的双排窗有灯火,但由于地面指挥员担心007会迅速在公海远飞,所以下令发射导弹击落。
关于007航班的民航安全技术教训,30年来已有连篇累牍的专业文字,普通读者更关注的是这一事件引发的美苏关系和全球局势变化。当时的苏联在经历漫长的勃列日涅夫停滞时期之后,厉行反贪肃政的安德罗波夫上台,安德罗波夫希望与美国达成妥协,借以摆脱因深陷阿富汗战争和国际经济衰退及官僚体制僵化带来的困境。因此,虽然为回避可能因国际反响而招致的内部责任压力,苏军军方事后采取了许多掩饰措施,但苏联并没有特别的理由击落该航班。导致苏军对飞跃军事设施和领空采用如此敏感和严厉态度的根本原因是美苏高强度的对抗态势,以及苏军内部严厉的责任追究系统。此前,已有许多防空军各级官员因监控和追踪美军侦察机不力而遭处分。
在美国方面,本以对苏强硬著称的里根政府因苏联深陷阿富汗,及苏联在拉美咄咄逼人的进攻而深感必须回击,也正在筹划和实施从阿富汗到尼加拉瓜的系列反击措施,因此,他们丝毫未考虑击落航班的个案特征,立即借此在全球进一步推动其“正邪大决战”的战略雄心。美国对击落航班的严厉谴责在全世界面前定格了苏联“野蛮邪恶帝国”的形象,美苏缓和不仅没有实现,反而,冷战进入了新一轮,也是最后的升级阶段。短短7年之后,1991年,随着柏林墙的倒塌,冷战的赤色对手苏联也倒下了。007航班被击落事件成了冷战最后阶段的起点,一个结局的开端(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在这种新冷战高潮的氛围下,围绕航班的偏航,苏军为何未能识别机体特征明显的民航客机,以及苏军为何要击落航班等问题,在美苏官方和全球范围内,各种阴谋论经久不息,这些阴谋论的描述活灵活现,但指向性都很明确,即航班是因为美苏冷战空中对抗被击落,而真相本身反而变成了不被关注的事务。
简言之,一架民航航班技术性失误和误击造成的民航安全灾难迅速演变为影响世界史的偶发契机。美国描绘的击落民航客机的屠杀者形象在全世界被人们接受,而苏联的领导层内部,安德罗波夫已因沉重的病体反应迟钝,可反应更迟钝的是军方的官僚机器,他们因长期高强度的心理压力而如同刺猬般敏感,同时又因过度扩张而陷入极度僵化的境地。在这一切之上,美苏之间缺乏可信的安全和战略对话管道和缺乏基本战略互信则成了推动事态升级的最后动力。007航班的不幸冤魂已经安息,但这些大国政治和安全博弈方面的教训并没有随逝者而失去其深刻和永久的教益。
从这一历史的偶发事件回顾中,人们不难推测出本次事件对现实的俄美关系的可能影响。在俄罗斯而言,不论普京政府对事件本身如何切割,因乌克兰危机和克里米亚吞并而激化的俄美关系氛围下,普京政府与俄罗斯的国际公共形象势必进一步降低,而美俄与俄欧关系都会因这一击落事件而更进一步降温。同时,美国自2010年以来实行的亚太单重心战略转移势必显示其对战略环境与目标判断方面的失误。除了应对中国崛起的挑战,美国不能假设欧洲无事。这必然会对奥巴马政府的尽量与俄协调和妥协的政策带来广泛质疑。换言之,一直以来被共和党批评为绥靖主义——实为新鲍威尔主义——的奥巴马对外政策势必面临修正。这些动向无疑又会间接地拨动全球战略新一轮变化的琴弦。
更进一步说,美国势必重新考虑一个有根本意义的战略问题:如何利用和确保冷战的胜利。21世纪初,由于欧洲缺少行动意愿和能力,美国自身的战略重心在中亚与中东,前东欧和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地区的社会转型基本陷入自生自灭的困境,随着布什国际反恐战争进入收官阶段,中国崛起成为美国全球战略最优先的课题,而俄罗斯的合作反而成为美国在前华约地区尽量保持离岸地位的前提条件。这给予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相当大的行动自由,也被俄罗斯视为重建某种地区霸权地位的机会。这是乌克兰危机形成的基本环境因素。
即使在乌克兰危机演化为克里米亚吞并的严重局面后,冷战结束的地区格局已受到直接挑战,美国依然没有足够重视问题的战略意义。临时拟定的制裁非常粗糙,而且,在普京为消化克里米亚而宣布对乌克兰东南部分离主义保持距离后,美国实际上恢复了对普京的合作幻想。但MH17航班的惨案应该使美国和欧洲不能再回避严肃对待俄罗斯挑战,以及前华约地区国家的成功转型问题。
也许,就像1948年的柏林空运和1983年的误击韩国民航客机事件,本次马航的悲剧很可能也将成为一个战略性的转折点,那就是,美国和欧洲会像当年实行马歇尔计划那样,把帮助前苏和前华约地区转型当成战略任务。如果事态真的朝这方面发展,则也将意味着普京主义地区霸权政策的结束,俄罗斯自己的转型问题就会被提到全球及俄罗斯人民的眼前。
作者:赵楚,军事战略学者,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