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皇帝高宗软弱无能,闵妃当权。高宗父亲大院君与闵氏一族恩怨深重,于是决意与日军合作。1894年7月23日,日军与朝鲜王宫卫队发生战斗。大院君建立了亲日政权,宣布废除与清政府的所有条约,并邀请日军驱逐在牙山的清军。图为大院君拥护大鸟公使入城图。供图:MIT
清日两军动向
6月3日夜,北洋大臣李鸿章签发赴朝征讨东学党的命令,直隶提督叶志超率2,465名士卒携山炮4门、臼炮4门,分乘三艘汽船“图南”、“海晏”、“海定”号,于6日至8日从大沽和山海关出发,前往朝鲜忠清道仁川以南的牙山。临行前,叶志超电报李鸿章,请求待“图南”号归港后,再派芦台步兵350名,古北口练军马队50骑增援。8日“图南”号到达牙山,总兵聂士成在“平远”舰警备下登陆,9日在牙山下寨宿营,准备翌日开始扫荡东学起义军。10日未明,聂总兵收到袁世凯从汉城发来的急电,转达朝鲜国王旨意,“现今局势业已镇静,东学民匪四散而去,希望清军不要再深入腹地”。李鸿章也指示为了不给日本出兵借口,清军需先在牙山驻屯。“海晏”号10日午后到达牙山湾,叶志超11日进入牙山营地。出发前请求李鸿章增援的兵力,22日从大沽出发,24日抵达牙山湾,25日完成登陆,兵员400名,马70匹。
6月5日,日本战时大本营下达向朝鲜增派混成旅团的动员令,第五师团编制下的混成旅团,步兵、炮兵、骑兵、工兵等多兵种的野战部队8,000兵力奉命开赴朝鲜。6月5日,归国休假中的驻朝公使大鸟圭介,紧急凑集70名海军陆战队员,乘军舰“八重山”号从横须贺港出发,途经神户补充燃料,7日向仁川方向出航。此时日本海军“赤城”、“筑紫”、
“大和”、“松岛”、“千代田”舰已经进入朝鲜仁川港与丰岛湾一带游弋,密切注视事态的发展。9日,“八重山”抵达仁川港,与“赤城”等5艘日舰汇合,组成临时战斗编制。此时,仁川港湾内同时停泊着8日到达的清国军舰“济远”、“平远”、“扬威”、“操江”号4艘战舰。大鸟考虑:鉴于清国军队的动向,当前日本在朝鲜的作战力量必须与清军势力均衡,遂决定在仁川港湾停泊的日本军舰中,临时抽调海军陆战队员加入先遣陆战队。为躲避清军耳目,防止清舰窥知日军调兵状况,488名陆战队员趁薄雾实施登陆行动。先遣队分步枪队和炮队两兵种序列,经陆路和水路向京城进发。10日,先遣队抵达京城日本领事馆,完成应付紧急事态的集结。
在清日两国交涉之际,驻扎在牙山的清军提督叶志超派出一支部队前往全州侦查,总兵聂士成认为,如果清日两国政府交涉顺利,我赴朝军队原封不动撤回本国,岂不无功而返、无战功可言。与叶提督商议后,自己率步兵、骑兵千余人、炮3门,前往全州清剿东学党,然而起义军已经散尽,踪影皆无。袁世凯闻讯,急电劝告聂士成撤回牙山,目前两国正在交涉之中,大部队行动将不利于谈判的进行。聂士成仍然决定在全州驻屯,继续观察起义军动向。
7月2日,袁世凯电报李鸿章,牙山清兵长期驻屯于我不利,部队应尽快移向平壤或鸭绿江一线待命。李鸿章回电,部队改变原案大举行动,需要等待朝廷的许可才行。6日,袁世凯电报聂士成,李鸿章准备派船来朝接应部队撤回国内,10日,聂士成率部撤回牙山。7日,叶志超曾请求李鸿章继续派大军赴朝,报告现在日兵患病者甚多,已处于不堪一击之状态,正是我军取胜之良机。李复电,现在各国全力为和平周旋,我军之行动不能给日本以借口。当前增兵尚不可行,贵官需安静镇守不可妄动。万一交涉决裂,必会派海陆大军增援。叶志超再电,日本军力正在增强,列国调停恐无期待,为救援朝鲜平息事态有两策可行。上策,清国尽快派大军赴朝,同时牙山军以保护清国商民之理由深入朝鲜内地,如果谈判失败,我军能即刻应对。中策,派商船三四艘,作出接我牙山部队回国姿态,以此要求日方同时撤兵,日方若不撤兵即暴露其真实面目,我大军即可大举增兵。李鸿章将叶的请求转呈总理衙门,同时提示叶志超,政府正与日本交涉,若突然做出举兵行动即会给日方造成误解,上策实施不可。中策朝廷尚在犹豫中,不愿意向日本表现示弱姿态,需要等待朝廷的最后决定。
清日谈判破裂,朝廷意识到当前形势紧迫,7月19日命令李鸿章开始向朝鲜大举增兵。清军北塘、芦台、天津的仁字营、仁字副营、武毅军步兵1,300名,于7月21日分乘英国汽船“飞鲸”、“爱仁”号从大沽出发,23日进入牙山湾,24日在白石浦登陆。天津练军、亲兵前营、护卫营炮兵,计1,200名,炮12门,23日午后乘英国汽船“高升”号从大沽出发,途中与通报舰“操江”汇合。两舰船25日早晨到达牙山近海时,隐隐听到远方传来激烈炮声。后来知道是护送“飞鲸”、“爱仁”返回的“济远”、“广乙”两舰,与日本舰队遭遇,发生战斗。“高升”号英国人船长傲睨自若,自视是悬挂英国旗的英国船,直闯战斗海域,卷入两军战斗被日舰攻击沉没。结果增援牙山的部队只有“飞鲸”、“爱仁”号运送的1,300人与叶志超军汇合,朝鲜半岛的清军总势仅增至3,880名,大炮8门。
朝鲜王宫之战
1894年7月23日,入朝日军和朝鲜王宫卫队之间发生战斗。战斗虽然历时短暂,但仍然作为一场两国的战争载入历史记录。22日,日军混成旅团司令部向各部队发布以下作战命令:(1)23日凌晨3时半,部队向王宫实施威吓挑拨。(2)王宫警卫队若行使武力,各队立即应战。(3)凌晨4时占领光贤门、东大门、东北门、南大门、西大门。(4)工兵小队用炸药炸开宫门,后续部队立即占领王宫。
23日凌晨3时,大岛义昌旅团长率领混成旅团实施攻占王宫的部署,5时包围王宫进入攻击态势。朝鲜王宫卫队率先向日军进攻,日军即时应战。埋伏在迎秋门的日军炸毁大门冲入王宫,王宫卫队顽强抵抗,但不敌四面八方攻入城内的日军,防御阵势即刻崩溃,卫队士兵向城外逃散。6时20分,战斗结束,大岛旅团占领王宫,控制了国王,收缴王宫卫队的武器。11时,日军护送临时扶植的朝鲜傀儡政权大院君进入景福宫。大院君入宫后组成临时政府,宣布废除朝鲜国和清国间所有条约,签发公文邀请日军驱逐在朝鲜驻扎的清国军队,两国当日签订了同盟国条约。
日本和朝鲜的王宫战斗结果:朝鲜王宫卫队战死40余人,缴获大炮30门、步枪2,000余支、军马10余匹。日军战死1人。朝鲜国王、王室成员以及诸大臣被日军软禁。
成欢战斗
7月21日,牙山叶志超接到清国公使馆唐绍仪的紧急通报,日本公使强迫朝鲜政府答应驱逐清军,我军必须做好与日军作战的准备。24日,江自康、许兆贵率领的增援部队1,300人,乘“爱仁”、“飞鲸”号到达牙山。28日,聂士成提议当前作战对象正在发生变化,牙山乃绝境地势,我军应立即移师成欢布阵。聂士成率武毅军副中营和老前营、正定练军中营、古北口练军中营和后营马队,合计2,040名清兵、炮8门前往成欢。翌日午前,副将江自康率仁字营、仁字副营千名在成欢与聂军汇合。
成欢是全州通往汉城的重镇,聂士成军右翼在成欢东南月峰山布阵,左翼在成欢南面的南山里山丘布阵,另翼在成欢西面牛歇里险要高地布阵,构筑野炮阵地和堡垒掩体工事。从阻击敌军进攻的战术角度评价,聂军选择了适于防御作战的互角阵势地形。28日,清军主帅叶志超率正练军右营、前营、马队约千人移向天安,坐镇聂军后方。大敌当前,叶帅分兵两路相隔遥远之处为聂军后援,这种违背作战原则的战法,使日军百思不得其解。
7月25日,占领京城的大岛混成旅团,步兵3,500人,骑兵47骑,山炮8门,准备向牙山进发时,发生了雇用的朝鲜民夫拐劫驮马53匹及军粮的逃跑事件,大队长古志正纲少佐自责引咎,破腹自杀。当时日军很难雇用到朝鲜人脚夫,民夫逃跑事件是朝鲜民众对独断进入朝鲜的日本军的一种抵抗。面对朝鲜地势险峻,山路崎岖,弹药给养运输的困境,日军原计划的陆地战不得不向后推迟。
27日,日军侦察兵探明,牙山清军主力已经移师成欢,在成欢周围山地构筑堡垒工事,兵力约3,500人。29日凌晨2时,日军武田12中队右翼前卫从素沙场露营地出发,3时20分到达佳龙里附近时,突然遭到清军小股部队阻击,日军一时陷入混乱,许多士兵跌入河中,伤之颇多。当时清国部队天津武备学堂毕业的学生周宪章、余光炘、李国革、辛得林等10名兵士冒雨侦察敌情,得知日军已经接近清军防区,立即率领数十名清军在驻地以北安城渡的狭窄要道伏击日军。被伏击的日军很快恢复镇定,向清军展开反击,双方激战30分钟,周宪章等20余名清兵战死,凌晨5时左右,清军伏击小队撤出阵地。战斗中日军企图迂回包抄清军阵地,小队长山袭造中尉等22名士兵,在泅渡过河时陷入河床淤泥之中全部溺亡。这场规模不大的遭遇战,是清日战争两国陆军最初的陆地战,日本报纸以“安城渡之战”为题详细报道了战斗过程。大岛旅团的左翼部队,28日午夜12点冒雨从素沙场露营地出发,29日凌晨3点到达令通里,听到佳龙里附近传来枪战声。6时10分,部队向月峰山、坊主山、新井里进攻。聂士成指挥部队凭借有利地势猛烈射击敌军,压制了日军的进攻。此时,配置在宝莲山的日军炮兵向清军阵地发起猛烈炮击,敌榴霰弹空中开花,清军伤亡惨重,可是部署在牛歇里的清军炮兵距敌甚远,无法打到日军炮兵阵地。在敌优势炮火轰击下,清兵阵势开始动摇,接着开始大面积溃退。驻守天安的叶志超闻知前方战斗,心中胆怯,按兵不动没有增援聂军,聂军迫于日军渐趋包围之势,丢弃辎重武器向天安方向遁逃。途中聂士成和叶志超军相遇,两人决定放弃成欢向全州方向撤退。败退的清军因丢弃粮草一路无米炊饭,沿途洗劫朝鲜民家食品财物。
成欢战斗败阵的清军逃跑中的这一举动,改变了朝鲜民众的立场。怨声载道的朝鲜百姓视清军为仇敌,开始对作战勇猛、军纪森严的日军表现出友善态度。初战取胜的日军,在反省日清两军初回战斗过程时,日本将军坦诚指出:我军官兵作战勇敢,表现不凡,但诸多方面也存在侥幸因素。驻守天安的叶志超军未及时增援聂军加剧了清军败势,叶军如果共防成欢,清军就会占有更多优势。假如我联合舰队7月25日丰岛海战没有击沉“高升”号运兵船,成欢清军的总数量就会超过5,000人,大炮增至21门,成欢战斗的胜负就很难定论。成欢战斗结果,清军死伤500余人、遗弃大炮8门、帐篷90顶、步枪30支、大量枪炮弹药、军旗30余面,缴获的大量军粮及时补充了食粮短缺的前线部队。安城渡之战,日军战死数39人,其中将校战死1人、溺死1人、负伤4人;兵卒战死14人、溺死23人、负伤50人。消耗炮弹254发、枪弹67,801发。
来源:文本节选自宗泽亚《清日战争》,北京联合出版社2014年6月版。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