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拥抱,有政治目的?

那么,为什么说普京拥抱一个中国的媒体人士被其解读为某种意图呢?当然,这种意图是善意的,友好的,抱有合作意愿的。从普京的思维逻辑而言,一贯以严密和严谨著称,一个这么严以律已而又言行逻辑十分严谨的人,是如何做出这种善意的举动的呢?

普京的拥抱,有政治目的?

作为大国的总统,普京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带有解读和分析敏感性的媒体而言,对大人物的关注自然不会放过。事实上,普京的个人性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俄罗斯的对外国家形象和外交政策。从俄罗斯这个民族的性格而言,热情、奔放,但同时也具有很高的任性和坚韧,特别是对于时局的严密关注,以及在遭受灾难的绝不屈服。

来看看一个专业媒体人士对普京的评价吧:在索契冬奥会开幕前,普京给予水均益热情的拥抱,并罕见地露出笑容,这曾在当时引起热议。水均益认为,这并不是他和普京私人建立什么感情,也不像有些网友解读的那样向日益强大的中国示好,“以我这么多年对普京的观察,他不是一个随随便便表露情感的人。他对我的拥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有政治目的。”

为什么这么说,普京曾经有过在克格勃当特工的经历,也就是在这段期间,普京磨练了一个专业人士所具备的特殊潜能,也就是不轻易流露自己的情感和个人取向,但是一旦表现出某种善意的,或是其他令人接受的表现,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某种具体的意图,因为对于一个习惯了某种特殊经历,又长期担任俄罗斯政要的普京而言,在任何场合都需要以俄罗斯的利益为重。国家的利益盛于个人,因此,即便是以个人的名义表现出来的善意,被解读为某种意图驱使下的“善意”也实属情有可原。

因为,作为俄罗斯政界中的灵魂人物,普京代表了一代俄罗斯人的梦。从俄罗斯的国家发展而言,有历史上强大的沙俄帝国,一度上成为欧洲的联合主宰者,成为欧洲外交的强势参与者;二来,俄罗斯历史上不止一次强力反击了入侵者,包括拿破仑的铁骑和希特勒的闪电战,在俄罗斯这里统统失效(当然,这也部分归结于俄罗斯的强大战略纵深和军民的强韧意志的配合);再者,俄罗斯在经济上经历了叶利钦时期的休克疗法,元气正在慢慢恢复中,但仍然以依靠能源经济为主,需要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不论从哪一个角度而言,普京强硬的个人特色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俄罗斯的民族意志,这也正是普京能够长期主政俄罗斯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说普京拥抱一个中国的媒体人士被其解读为某种意图呢?当然,这种意图是善意的,友好的,抱有合作意愿的。从普京的思维逻辑而言,一贯以严密和严谨著称,一个这么严以律已而又言行逻辑十分严谨的人,是如何做出这种善意的举动的呢?

正如水均益而言,“普京是个非常冷静的人,讲话逻辑性很强。我们编导都说,普京的专访往往最难剪辑:他的话剪掉任何一句,味道会变。”或许可以从一下几个原因做出解释。

其一,俄罗斯在近期的西欧问题上采取了非常强硬的政策,包括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的坚决不让步,以及西方八国会议上的退出,以及俄罗斯索契冬奥会上对西方国家爱来不来的态度,都表现出了令俄罗斯人热血沸腾的自豪和满足。但是,在外交攻势上采取这么主动的,强硬的态度,自然要面临较大的国际压力,在此时拥抱一个中国的媒体人士,一来是对中国参与冬奥会开幕式表示欢迎,二来是善意的拉拢中国,减轻自己的压力。

其二,对于俄罗斯而言,短期仍然需要借助于其国家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通过能源贸易维系国内的主要产业。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强硬,以及西欧国家可能出现的能源谈判,在这个期间发展对中国的能源贸易,签署30年协议的天然气协定,实际上是用未来稳定的能源需求来保证自身的经济独立。因此,对这个善意的拥抱,也可以解读为后期访华期间签署协定的铺垫。

三来,俄罗斯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关注双边的国家,包括欧洲和东部的亚洲,因为是国土的关系,亚洲占了主要部分,但是其历史上的战略重心是在欧洲。因此,俄罗斯的政策往往是在两个方向上找到一种平衡。近年来,俄罗斯一度与中国示好,普京也在多个场合表示会强调两国非常友好,重视发展同伟大的中国的全面战略关系。站在这个立场而言,普京的拥抱不仅仅是自己的,更像是俄罗斯给中国的一个拥抱,代表的是其国家的某种公关媒体宣传需要。

作者:拯迪,财经作家,金融分析师陈凯歌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