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一力:总理为何如此重视访非洲?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非洲四国展开了长达8天的正式访问,行程即将结束,期间总理访问了非盟总部,还陆续签署几十份合作文件。今年比较特殊,恰逢周恩来总理首次访问非洲50周年,因此李总理的这次访问对中非来讲都意义非凡,放眼全球,其背后的经济角逐则更加耐人寻味。

展开非洲地图就会发现,此次李克强总理到访的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安哥拉、肯尼亚,四国分别位于非洲的东、西、南三个方位,而且埃塞俄比亚是非盟总部所在地;尼日利亚在2013年首次超越南非,成为非洲第一大经济体、世界第二十六大经济体、同时也是第24届世界经济论坛的举办地;安哥拉是近几年来我国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而肯尼亚则是目前东非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这几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国背后都蕴藏着巨大的希望,一直以来广袤而贫穷的非洲都是世界各大经济体密切关注的一片沃土。不客气的讲,目前非洲很多基础设施、政府办公大楼几乎都还是几十年前其他国家帮助建造的,他们自己建造依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这主要是因为原材料成本过高,有些原材料从中国购买后运到非洲的成本要比从非洲本地购买便宜,因此迫切需要其他国家的帮助;另一方面是,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的技术水平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很多地方都是资源丰富却困于无法开采。

也因此,“援非”成为了各国与非洲展开外交的最重要手段,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隐藏的巨大市场需求早早就吸引了各国的关注。

在对非洲援助的国家中,美国最早始于1949年杜鲁门的“第四点计划”、欧盟始于1957年的《罗马条约》、日本始于1966年。我国最早对非洲的援助始于1956年,而1963年底周恩来总理历时近2个月对非洲10国的访问,正式敲开了中非合作的大门。1970年开始,我国陆续派出5万人次技术人员,提供近百万吨设备材料在非洲援建坦赞铁路。五十多年来,我国对非洲的援助从来就并没有停止过,我们为非洲无偿援建了上百所医院、一千多个成套项目、派出技术人员高达35万人。截至2013年底,我国在非洲投资的中国企业已经超过2500家,而在东非的大型项目方面,由我国投资的比例目前已超过欧美国家,项目总价值超过2227亿美元。

至于我们如此大动干戈展开对非洲的援助,到底从中得到了什么?

只能说我们中国得到的不能简单的用经济来计算。一方面,当年非洲的帮助,使得我国成功获得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在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表决中,76张赞成票中非洲国家占了26张,非洲各国的支持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在帮助非洲建设基础设施的同时,也获得了石油、铜以及小金属矿等大量矿产资源。以铜矿的开采为例,2000年以后,被大量使用在集成电路中的铜的需求量在我国出现大幅增长,找到一个可靠的铜矿来源对当时的我国来说至关重要。我们知道,铜矿通常由散货船海运,需要经过印度洋后才能到达中国。当时我们援助的赞比亚是非洲最大的铜矿产地,而我们援建的“坦赞铁路”则可以绕开罗得西亚铁路直抵印度洋,这样一来,由于坦赞铁路的存在使得我国保证了在赞比亚铜矿出口方面的主动权。由此可见,众多以援建换来的源源不断的低成本矿产资源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其相关的矿产资源命脉也将由此牢牢控制在我们自己的手里!

站在高一点的层次来看,我国对非洲的援助方式和重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最早的政治诉求,到后来的资源需求,再到近些年,其实我们的“援非”策略又出现了悄然的巨大改变。

这件事情还要追溯到5年前的2009年,那一年我国通过不断努力终于获得了尼日利亚油田的开采权,同时表示将增加石油储备,而在随后的2010年,我国就和尼日利亚签署了一项协议,投资230亿美元在非洲西部组建多个炼油厂,到了2013年,我国向尼日利亚提供了一笔高达11亿美元的贷款,其中一个重要条款就是对我国原油出口量的大幅增加,而这种“贷款换石油”的方式随着贷款规模的增长日益引人关注。

据评级机构Fitch数据显示,仅2011年一年,我国进出口银行对非洲的贷款额就高达160亿美元,是世界银行对非洲贷款额的两倍。而这一趋势从2005年就开始不断增强。无论增加石油储备,组建炼油厂,还是提供贷款,这个背后其实都是原油贸易,而在过去的相当长时间里,石油贸易都在使用美元计价和结算,也就形成了“石油美元”。现在我们想做的是,随着人民币以“贷款换石油”的方式加速进入非洲,“石油美元”现状正在出现一些令人兴奋的改变,这让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正在悄然提速。

就在2012年,赞比亚央行全面禁止了以美元计价的交易,2013年起,安哥拉要求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使用其本国货币来支付税收和国内合同,加纳也在不断强化本国货币的主导地位,而到了2014年,尼日利亚则正式宣布将人民币外汇储备份额由此前的2%大幅提升至7%,大举出售美元而购入人民币。

目前中非之间的人民币结算的贸易可能还只是微乎其微,但“石油人民币”在非洲崛起的趋势正在加速形成,在地缘政治方面的意义远远大于其数额的本身。人民币突破石油美元“霸权”的迹象让美国的深感不安,尤其是我国在安哥拉推进“石油人民币”时更是困难重重,因为这里盘踞了欧美各国的众多石油巨头,其中法国的道达尔甚至控制着安哥拉超过30%的石油产量,并且仍在加速扩张,因此要想从他们手中分一杯羹并不容易。

不管怎么说,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任重而道远,但充满希望。在非洲尤其如此,经过长达五十多年的努力,人民币目前已经成为安哥拉、尼日利亚、加纳、肯尼亚、南非等多个非洲国家的央行外汇储备货币。

我们有理由预见,此次李克强总理高调访问非洲,全面打造“中非合作”升级版,一定会为未来人民币国际化在非洲对抗“石油美元”打造一个全新的制高点。而这片广袤的非洲也很有可能会成为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推进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和新的里程碑。

作者:许一力  CCTV证券资讯频道首席策略评论员、总制片人。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