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兴杰:越菲联手抑华的底气从何而来

中越在西沙撞船,菲律宾海警在南沙扣押中国渔民,南海风波乍起,与此前菲律宾或者越南“单挑”中国不同的是,此次越菲对中国形成“夹击”之势,考验着中国捍卫南海主权的意志。中国外长王毅在今年两会期间曾表示不会容忍以小闹大,而现在越菲明显是以小欺大。在越菲互动的背后是整个南海秩序的重构,在这一波的博弈中,中国退让的余地很小,一是南海之于中国的战略利益之重,二是中国海洋意识开始觉醒。

菲律宾扣押中国渔船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中菲黄岩岛对峙之后,菲律宾也了解了中国的底线,而这次高调扣押中国渔船与此前奥巴马访菲并签署了美菲加强防御合作的新协议有莫大的挂关系。菲律宾一直充任对抗中国的急先锋,此次得到美国的承诺,难免会变本加厉。菲律宾给中国带来的挑衅暂且不表,看看越南为何此次如此激烈反应呢?

在过去两年多,越南一直充当“后备队”,让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冲在第一线,而越南猫在后边,坐收开采石油的好处,同时又在国际场合为菲律宾“帮腔”,更为重要的是,菲律宾不断扩充海空军力,加强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同时又极力改善与美国的关系,让美国国防部长访问金兰湾,甚至还希望美国能够解除对越南的武器出口禁令。凡此种种,足见越南的精明之处。在过去两年中,越南也满足于退居幕后的角色,而中国也不愿意同时与越南、菲律宾发生对峙,按照一贯的策略,集中资源打击一个敌人,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我们看到,中国领导人一直“孤立”菲律宾,而去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越南,并与越方协商建立海上共同开发磋商机制,显示出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对越南和菲律宾区别对待。

(2014年5月9日,菲律宾三描礼士省San Antonio小镇,美国和菲律宾举行2014“肩并肩”联合演习,模拟两栖登陆和突袭。在两周时间内,超过5000名美国和菲律宾士兵将参与一系列演习活动。东方IC供图。)

而此次中越撞船事件一下子将越南推到了风口浪尖,为什么越南对中国海上钻井平台如此敏感呢?核心原因在于海上油气开发已经成为越南最主要的经济来源,而且越南已经吃惯“独食”了,在南海的油气资源开发中,中国基本是缺位的。北纬17度以南基本不在中国的有效控制范围之中,而此次中海油的钻井平台违约北纬15度29分58秒,显然触动了越南的神经。中国在南海地区油气开放的被动局面与20年前的中越的一次对峙有关系,1994年中国的勘测船在万安滩油气盆地进行勘测,遭到越南船只的围堵,双方对峙三天之后,中国船只撤离。而这一事件的影响不仅仅是中国撤出了这一油气盆地,更重要的是一次违约,此前中国石油总公司与美国克里斯通公司在人民大会堂签订合同,共同开发万安滩油气盆地,这本来是中国实效控制南海的绝佳机会,彼时美国并没有将中国视为在南海的博弈者。美国公司非常难以理解中国为何会违约。越南不断引入国际石油公司合作开发南海油气资源,既能从中获利,又能多一层国际保护,从而是南海问题多了一重国际影响。

油气资源开发既能获得经济利益,也是实效控制的重要表现,中海油“981”钻井平台进入南海腹地,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油气资源,更是彰显中国在该海域实际存在的战略举措。对于越南可能的反应,中国也有所准备,中国事先已经昭告天下,981正式进入这一海域。当越南海警船只骚扰中国钻井平台作业时,中国也有大量海警船只驰援,这与1994年“实验二号”孤身应敌的场景已经有天然之别。现在中越之间呈现出“掰腕子”的游戏,中越非军事化的执法船只相撞上百次。双方力图将对峙与角力控制在非军事的领域。越南需要明白一个道理,981大张旗鼓进入这一海域就没有打算再次撤出。

中越撞船的同时,美国负责亚太事务的主力国务卿拉塞尔访问越南,在河内表示美国很关切潜在威胁,同时又表示不在主权议题上选边站。拉塞尔在今年2月份曾在美国议会的质询中对中国的九段线提出质疑。有了美国的撑腰,越南会在南海问题上更强硬。南海秩序在1994-1995年曾有一个很大的转折点。那一年,越南加入东盟,中菲发生美济礁事件,美国则发表了《关于南沙群岛和南海的政策声明》,标志着美国改变了在南海地区的政策,提出美国在这一地区的航行自由的利益。1995年的一系列事态应该是当下南海风云的一次预演,折射出南海地区秩序的破碎性与复杂性。

过去近20年里,南海地区相对比较和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国都比较克制。自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之后,美国忙于反恐,后来则是经济危机,直到2010年美国才宣布回归亚太。中国则在这20年之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外交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与东盟建立了发展中地区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在大国制衡或者大国注意力转移的情况下,越南、菲律宾才得以在南海地区“野蛮生长”,成为南海油气资源的蚕食者。更为重要的是,越南、菲律宾等国已经“习惯成自然”,这种思维的惯性使之时时对中国强硬,以小欺大的事情也不断发生。

美国回归亚太的宣言则为越南、菲律宾提供了靠山,对于美国而言,战略再平衡是像分享东亚经济繁荣的成果,现在变成了中国周边小国挟美自重的机会。而奥巴马的亚太之行最大的失误在于给盟友以明确的战略承诺,即便美国本意不是如此,也被当事国解读为美国将为小盟友们提供安全保障。对于责任与权利对等的同盟而言,结盟是相互保证的承诺,但是美国与东亚盟友之间的承诺却是单向的,这种畸形的同盟关系实际上压缩了美国的回旋空间,很容易被小国拉入东亚的纷争之中。美国政府一直表示在主权问题上不选边,但奥巴马的表态实际上打破了这一“底线”。在奥巴马访问形成刚刚结束,菲律宾就扣押中国渔船,的确有检验美菲新防御协议成色的意思。

越南和菲律宾需要意识到,以往的美好时光已经结束了。南海秩序正经历一次历史性的转折。首先是地缘政治游戏被启动,尤其是中美两国在这一地区的博弈更加激烈,过去十年中美保持克制的约束慢慢消失。美国的战略再平衡无需多说,中国的实力与外交思维已经发生变化,中国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已经于二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中国对以往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也进行了反思与微调,无论争议是否存在,中国已经开始独立开发。越南不要再寄希望于20年前的故事重演,981钻井平台既然来了,就不会轻易撤离。过去二十年的教训是要对南海秩序进行打包处理是很难的,中国必须见缝插针地扩大自己的地缘空间,黄岩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当然,中国不会与越南或者菲律宾发生大规模战争,发展海空军实力主要是威慑性的,无论越南还是菲律宾都明白,如果与中国动武,占不到便宜。不动武几乎已经成为默认的共识,这次中越或者中菲都是以海警力量处在最前沿,舆论战、法律战唱主角。各方会增多的是实际的管辖权,这样能够增加外交回旋的空间,而不是一下子到了领土主权的零和博弈。

除了实力地位的变化之外,还要看到民族主义情绪已经影响到各国外交政策。菲律宾也好,越南也罢,也有要求“收复失地”的诉求,尤其是越南。中越之间上千年的交往史中不乏征服与战争,现在被发掘出来,成为越南民族主义的养料。民族主义、大众舆论其实对各国外交形成了挤压的态势,各国政府多少在约束民族主义情绪,从长远来看,做好公共外交可能是化解恩怨的重要手段。

从欧亚大陆的格局来看,南海是新一轮地缘政治博弈的关键一环,而南海周边国家进入现代国际关系的时间并不长,长期的帝国传统限制了各国在地缘政治上想象力。如何在管控危机,防止擦枪走火的情况下玩这场地缘政治游戏对各国来说,着实是个很大的考验。看看欧亚大陆西端,硬汉普京已经软话,表示要从俄乌边境撤军,俄罗斯是地缘政治的老玩家,普京的行为也昭示着,地缘博弈需要张弛有度。

作者:孙兴杰,博士,专栏作者,游走于理论与历史之间,读书为文,传播常识消灭真理。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