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双方决定于5月末在东海海域举行“海上协作-2014”联合军演。在中日海上争端、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日本明确表示钓鱼岛适用《美日安保条约》的背景下,靠近中日争议海域和岛屿的这次军演极为引人注目。而将其放到中俄关系历史过往及现实的背景下进行审视,就更能品出味道。
每当回顾中俄联合军演的历史,俄方与中方保持距离的动作,及对“绕过东海”的强调,一直是非常引人注目的隐性主题。2005年中俄大规模联合军演后,西方出现“中俄准结盟”的声音,随后俄方在安排两国军演时就一直对规模进行控制,并在一些安排中谨慎拿捏。
2011年,中日因钓鱼岛纷争而关系紧张,外界爆炒中俄海上联合军演将于日本海上进行,意在“剑指日本”,但最终那年的演习被意外取消。
2012年海上联合演习被安排于黄海,而且俄参演舰队还故意先在越南港口进行补给,然后才奔赴演习海域。
与军演中的拿捏对应,俄方军政高层对外一直强调中俄非盟国关系。2012年演习,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和俄方参演部队司令先后强调中俄非结盟关系。去年到任北京的俄驻华大使杰尼索夫在任内首场发布会上几乎一开场就强调中俄非盟国关系。普京在公开场合对此的强调更是频繁,上月的连线活动中,当著名导演沙赫纳扎罗夫问及中俄关系,他再次强调了中俄非盟国关系。
普京往往用“结盟是一种落后的国际关系形式”来解释这种立场,颇为中肯。中俄对地缘目标的战略设定都突出守势,均非对现有国际秩序的颠覆性改变。而结盟所释放的信号则相对于两国战略目标显得“太用力”,释放错误信号,不符两国战略。而在“不结盟”基础上,俄方在过去将近20年的中俄外交组合中占据较为主动的位置,这很大程度上同苏联国力及外交遗产有关。这种优势地位让其面对中国时较为超脱,而且在莫斯科从未消失的“中国威胁论”让其对中方一直保持一定的戒心。2012年联合军演之际,“俄罗斯之声”网站一篇文章较为精准地分析了俄对华外交的谨慎:“俄没必要涉入中国与别国的领土争端中”、“从地区角度来看,中俄是竞争对手,莫斯科绝对不能将中俄互利合作变成中国靠俄罗斯得利的关系模式”。
该文突出的点出了中俄关系过去数年一大的特征:俄承受了较多的西方地缘压力,中方则一定程度上受益于俄的承压。这些都解释了俄对华外交的拿捏。只是,在2008年“五日战争”和奥巴马上台后祭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后,俄地缘态势空前改观,曾让普京难受的北约东扩和反导系统都在退居二线,中国反倒开始承担更多压力。一时间,俄似乎躲在中国身后。
但普京没有选择“韬光养晦”来培育处于弱化趋势中的综合国力,却在独联体外交中持续发力,营建“欧亚联盟”。结果,普京花重金买来乌克兰从欧盟转向欧亚联盟的动作最终导致基辅变天,自己的代理人亚努科维奇被推翻。此时,普京没有像2004年“颜色革命”后一样静待在乌下次大选时翻盘,而是急不可耐地接收克里米亚。此举让俄成功地从中国手中“抢”走了西方压力,而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这些欧亚联盟目标国也纷纷因为俄滥用“保护侨民”借口侵犯他国主权的动作而对俄保持戒心。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已经公开表示欧亚联盟的建立应该推后十年。
普京先是弄巧成拙地丢了乌克兰,随后又通过接收克里米亚而让俄对周边地缘控制力减弱以及重新面临西方超强压力。俄经济也极不给力,去年破天荒地出现了高油价背景下GDP增长仅为1.3%的窘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刚刚将俄今年GDP增长预测从1.2%调低至0.2%,降幅极大。今年前两季度俄经济保持负增长,外资抽逃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卢布也在贬值。更何况还面临着西方制裁和其主权信用被调低到仅次于“垃圾级”程度而让俄公司在西方融资艰难的困境。
如此一来,俄外交环境甚至不如2008年以前,在对华外交中已经不再超脱。乌克兰事态中,中方虽客观上帮助了俄,却一直保持中立姿态,却也引来俄总统和外长的连续公开感谢。普京首肯让中国成为俄最先进防空武器S-400的首个进口国,5月普京访华时延宕17年的天然气买卖协议也将签署。俄经济今后将越来越多地指望中国的趋势也非常明显。
在这一背景下,俄方破天荒地将两国联合军演地点放到东海也就顺理成章了。
此时确有必要分析一下中方在新现实下该如何处理中俄关系。
中俄关系大局建立于中国自明清以降的地缘历史以及中俄地缘关系的互动历史中。在中国融入全球秩序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缘教训便是绝不可腹背受敌。晚清中国在东南、南方向面临西方压力,却在北方被俄罗斯帝国暗算,导致极为惨痛的领土和地缘影响范围的损失。此间血泪无须赘述。而在当下,中国地缘环境仍基本由两个板块组成:以美国为力量源的东、东南、南板块以及以俄罗斯为力量源的北、西北板块。
遵循不腹背受敌的教训,中国必在两板块中择一作后方,择另一作地缘拓展之前沿。这一选择不能依两板块在历史上对中国的态度来做。晚晴时期美国的“门户开放”再不济也比俄罗斯人的领土蚕食要强,但这不意味着中国地缘战略将因此把俄作为对手而把美国板块作为后方。这一选择仍需依中国首要地缘目标来确定,既然这一目标仍为台湾问题及排在其后的南海等地缘问题,那么谁将扮演“大后方”的角色,一目了然。
无论当下中俄关系经历着怎样的变化,俄罗斯在中国外交及地缘格局中的基础地位不会变化。
但是,在俄接收克里米亚事态中透露出来的东西却值得北京战略决策者警惕。普京放弃本来趋好的地缘环境而发力独联体并用强接收克里米亚,不惜破坏自己的地缘影响以及向境内分离地区释放纵容信号。这种地缘操作手法与以“韬光养晦”为基本外交战略的中国拉开了极大的距离。在这里凸显出的是俄罗斯这个深陷“帝国怀念症”的后帝国国家对“韬光养晦”的难以忍受以及其以能源出口为主轴的经济模式与中国带有全球特征的经济模式的根本差异,这些差异最终导致了两国在地缘问题上截然不同的态度。
联想到中苏交恶那段历史,中俄当下看待国际事务的视角差异就显得非常有趣。因为当时中苏交恶的一大原因便是两国国际视角有着根本定位上的差异。而如今,差异仍在,只是角色互换。
既然态度有差异,中方就不可能支持俄每一次地缘动作。当俄今后有类似动作,中方须审慎选择“跟”还是“不跟”。其实北京早已有此种谨慎态度。2008年“五日战争”后中方未对俄方做法表示支持,也没有响应俄方支持承认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的独立。而在此次乌克兰事态中,中方立场也一直有一份谨慎和冷静。
虽官方保持着冷静,但中国舆论和民间却充斥着为俄外交动作叫好的声音,对普京的崇拜更是无以复加。在分析乌克兰事态中的中俄关系时,俄立场客观的《独立报》敏锐地注意到,虽然中国官方一直保持中立和冷静,但是其官方媒体中却充斥着对俄动作的赞赏与支持。不管中国外交有多少民意因素,这种现象都是值得注意的。
总之,俄罗斯仍将长久地扮演中国战略后方的角色,由此出发,中俄关系将保持战略友好。但是中方亦须注意中俄两国的立场差异,适时谨慎拿捏。
作者:方亮,俄罗斯时政问题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