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冷战的大幕重启,那欧洲的立场将变得极其尴尬。两国交恶,意味着欧盟各国过去20年的左右逢源将不可持续。他们只能在美国与俄罗斯之间选其一。
乌克兰著名女子抗议团体“费曼”的成员,在身体上涂上了乌克兰国旗的颜色。新冷战的铁幕,降落在这个伤痕累累的国度。
文/马立明
不得不佩服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他的预言又一次被验证!他在其名著《文明的冲突》中,就以大篇幅描述过乌克兰。在他看来,乌克兰正好跨越了西方基督教文明及东正教文明的断层线,西部倾向欧洲东部倾向俄罗斯,位于是不同文明板块之间,难免出现分裂的们局面。在他作品出版之时,即使上个世纪90年代,大家读到这一段时都难免疑惑,想不到小小的乌克兰竟藏有如此丰富的意义。
虽然大家都很谨慎地使用“新冷战”这个词,但无疑,因为乌克兰事件,两个超级大国——美国与俄罗斯的关系降至冰点。在苏联解体之后,美俄之间还从未试过如此对立。不同的是,69年前的冷战,表明是因为意识形态的差异,是威权主义思想与自由世界的对立,而今天意识形态已被淡化,成为赤裸裸的国家利益之争。俄罗斯打出“公投牌”促使克里米亚“俄化”,同时还策动乌克兰东部城市顿涅茨克的分离运动。俄罗斯之所以敢于在欧美面前显示力量,原因还是在于其领导人弗拉基米尔·普京的强硬性格。叶利钦时代的唯唯诺诺的俄罗斯已经一去不复返。至少从双方对立的程度上看,“新冷战”一词并不过分。
咄咄逼人的俄罗斯,令人想到了69年前的前苏联巨大的身影。此前,已有媒体向奥巴马政府呼吁,是该呼唤“乔治·凯南”啦!其实,此公在几年前已经去世,但他无疑是美国近代外交史的关键人物,他于1945年提出的“超越遏制”战略是美国冷战期间的指导思想,也是杜鲁门总统最青睐的战略家。这家媒体的意思是,是不是考虑重新启用这一战略?是否应该像孤立斯大林那样孤立普京呢?奥巴马政府还在思考中。
如果冷战的大幕重启,那欧洲的立场将变得极其尴尬。两国交恶,意味着欧盟各国过去20年的左右逢源将不可持续。他们只能在美国与俄罗斯之间选其一。要么站在美国这一边,要么站在俄罗斯这一边。虽然从常理来讲,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会选择支持美国,但孤立俄罗斯意味着自己也将付出极大代价。“如今跟冷战时期不一样,那时候,苏联发展的是那些旨在孤立于世界其他地区之外的产业。”美国一位官员说,“如今,瞄准一点的制裁产生的影响将不是局部的,因为俄罗斯与全球经济的融合度提高了。”因为,孤立俄罗斯就等于对俄罗斯丰富的天然气、石油等资源说“不”,这会让欧盟进入“断气”、“失血”的状态。欧盟各国太需要俄罗斯的能源补给了。失去了这一支持,对刚刚从欧债危机中恢复元气的欧洲各国,应当是巨大打击。
由于独特的地缘位置,巴尔干半岛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而文化版图的分野,乌克兰则成为了“欧洲的裂缝”。今日,欧洲又将陷入尴尬处境,进入了美俄争霸的夹缝之中,经历了20年的国际形势宽松期,如今天空上又出现了冷战的阴云。
有人说,最好的结果是“架照炒,舞照跳”,“东边日出西边雨”。但是,直到今天,仍有人将美俄交恶看做是自由主义与极权主义的对抗。乌克兰前总理季莫申科在美国《赫芬顿邮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宣称,“俄罗斯人民正被引向极权主义的深渊,将克里米亚这个阳光半岛拖向黑暗,俄罗斯政权很快将会证明,亚热带也会有极夜。”想想也是,新冷战带来的,必然少不了偏见、敌视、交恶、暴力。对抗怎么可能不带仇恨?至少乌克兰,肯定成为新冷战的牺牲品。至少,亨廷顿已经下了结论:“乌克兰将成为伤痕累累的国家。”
作者:马立明 政治学博士,曾任评论员,专栏作家,现在供职于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