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中国在钓鱼岛海域巡逻的频率已经大幅下降。
资料图片:2013年2月14日,中国海监执法人员在137船对日方船只进行执法取证。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参考消息网4月14日报道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4月12日刊登题为《中国人正在东海发出信号吗?》一文,作者是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副教授泰勒·弗拉维尔与哈佛大学中国问题专家江忆恩。文章称,日本与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争端是东亚当今最不稳定的爆发点之一。在日本政府2012年将钓鱼岛“国有化”之后,中国开始动用海警在该海域开展常态化巡逻。这些巡逻加剧了中日关系的不和,因为该行为直接“挑战”日本对钓鱼岛“主权”的主张以及“控制”。
文章称,日本海上保安厅针对中方巡逻情况发布的记录显示,中国的行为模式自去年秋天以来出现了有意思的变化。中国的危机管理历史和“高压外交”显示,现场的战术行为提供了表明事态恶化或缓解的一个重要手段。
自2013年10月以来,中国在钓鱼岛海域巡逻的频率大幅下降。去年10月,在3周多时间里,中方未在钓鱼岛12海里范围内巡逻。此后(作者的数据截至今年4月4日),中方的巡逻频率出现下降并维持在一个相当稳定的平均水平上。
几种统计检验方法均支持作者的观察结果——中国的行为已出现转变。
如何解释中方巡逻频率自去年10月以来的这一转变?文章称,一种可能性是,去年有一系列重要的亚洲地区国际会议举行,包括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东亚峰会以及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中国减少巡逻次数可能是为了在这些密集外交活动期间提升中国形象。
第三种可能性是,中国正通过减少巡逻次数发出不使当前局势进一步恶化的意愿。当然,中国并未放弃其主张,即便频率下降的巡逻活动也能让中国继续挑战日本的“主权主张”和“行政控制”。不过,巡逻次数下降以及巡逻的定期化减少了两国船只发生摩擦的潜在可能。正如中国问题分析人士和学者去年夏天出席的一场会议得出的结论:控制海上碰撞的可能性和风险非常“迫切”。
文章称,中国行为的转变可能存在很多解释。但是,自去年10月以来的这种相对稳定的巡逻模式可以作为衡量日本所发出信号的效果的标准。要是来自日本的合作性信号使得中方在钓鱼岛12海里范围内的巡逻次数进一步减少,或者日方的非合作性信号导致中方巡逻次数增加,这将显示中国对日本所发信号的敏感度。如果日本承认“主权”存在争议使得中国的活动强度降低,则这与中国当前显而易见的谈判姿态一致。另一方面,如果日本发出合作性信号后中方巡逻行为未出现变化,则这将表明中国的谈判姿态实际上是欺骗性的,中国搁置岛屿争议的意图不诚恳。无论是哪一种情形,每日或每周继续观察这些数据仍可能提供有关中国谈判意图的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