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变“苍蝇”:羞辱还是护犊?

7月16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同时公布对云南省委原常委、昆明市委原书记张田欣和江西省委原常委、秘书长赵智勇严重违纪问题的处理结果:给予二人开除党籍处分,取消其副省级待遇,分别降为副处级和科员非领导职务;收缴其违纪所得。

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在羞辱官员,从精神上折磨他们,把“老虎”点化成“苍蝇”好得很。这类观点的代表性言论有:“先把老虎降为苍蝇,杀杀威风。”“这招狠啊,比判个5年刑都耻辱啊。”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以党纪代替法律,护犊的痕迹太明显,这种处理方式后患无穷。这种观点的代表性言论有:“严重违纪,还能继续享受副处级待遇,继续为人民币服务。”“居然不用负法律责任?”“明明是违法,居然成了‘违纪’。”“违法成本好低啊。划算贪腐!”

铲除腐败,利国利民,人心所向。十八大以来,中纪委在反腐败方面的作为有目共睹,堪称创下历史新纪录。尤其是“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做法,体现了不给腐败留死角的反腐思路。现在,中纪委同时将两个不大不小的“老虎”降职处理。如此反腐信号,也许真的可以从精神上羞辱被降职的官员。问题在于,羞辱只对有羞耻心的人群有效。在历史上,司马迁蒙受宫刑,这样的羞耻心促使他写下不朽的《史记》,这也算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学者。只是对于张田欣、赵智勇而言,他们若有羞耻心,想必就不会严重违纪;倘若没有羞耻心,连党员资格都不配享有,凭什么让他们继续在政府机关拿国家的工资,难道是年祭他们先前的“功绩”,给他们一个善终的好退路?这样的话,羞辱失灵,只能是护犊的赤裸体现。如此“护犊”,保护的是个别严重违纪的官员,失去的则是民众的支持。这般亏本的买卖,为什么中纪委还愿意做,舆论难保不浮想联翩。

反腐和做人一样,不能性格分裂,一会儿拿出武松打虎的势头,给人以大快人心的镜头;一会儿菩萨心肠,把那些早已触犯法律的人,用自己的家法给变相保护起来。被保护起来的官员,即便把他们降成“苍蝇”,只要他们还是自由身,在政府机关,谁又敢真的把他们当作“苍蝇”踩?性格分裂的人是病态的人,反腐措施的性格分裂,不但赢不得民心,还会功亏一篑。所以,如此以单开降职取代移送司法的反腐新动向,羞辱的是反腐部门自己,而非被降职的“老虎”们。希望有关部门收回处罚决定,别再开历史性玩笑。

作者:刘海明,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主任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