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官在什么情况下发不了财?只有在政府退出对资源的垄断,退出商业的竞技场,并且整个经济的运作全面法制化的时候,才有可能实现。
“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这句颇具正能量的话最近频繁出现在媒体新闻中。听上去,这话似乎有些反常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一般把当官和发财天然联系起来,有句话说:千里来做官,为的是吃喝穿。吃喝穿,就是财富的具体表现。如今官方所宣传的“当官就不要想发财“不仅与人们的固有观念相悖,似乎也和我们现实生活的感受有很大差距。
反腐风暴在中国的掀起,曝光了大量官员的财富问题,不少官员东窗事发,进了局子。自2013年5月起,中央20个巡视组共巡视11个省份、9个单位。据不完全统计,从各地开始被巡视起,在中纪委监察部网站的“案件查处”栏目发布的消息中,有13个被巡视地的80多人被查处,其中9人为省部级官员。如果我们把眼光放更远一些,会发现,从2000年至今,十几年来中国每年查办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干部至少在2500人以上,连带处理的企业家和商人更是不计其数。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经商和做官一样,都是高危行业。
那么,面对如此的现实和人们固有的观念,我们又该怎么理解“当官就不要想发财”这句话,从中汲取一些正能量呢?换言之,把这句话从一句伟大的空话变现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这就不得不说几句官和商二者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官员腐败的根源在于权力寻租,权力寻租的根源则在于政府对某些资源和指标的垄断。商人想要顺利经商,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获得这些被垄断的指标和资源,历史上最早的“政商合谋”就此诞生了。在资本主义的老祖宗西欧,其发展的早期,政府干预经济和商业可谓是家常便饭,那儿的情况和今天的中国不无相似。17、18世纪,这个政商合谋的趋势愈演愈烈,腐败、权钱交易在早期资本主义的英国、法国等地可谓触目惊心。
政商合谋的另一大结果便是产生了“政企不分”的国有企业。这些与政府联系紧密的公司获得经营权的方法是凭借皇家颁发的特许状,特许状赋予它们在某一商业领域的专营权,政府入股、提供保驾护航,商人操作具体的经营事宜。透过这些手执政府批文的企业,政府实际上成为了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在历史上最早的国企产生的同时,政府官员也通过入股企业、接受企业贿赂等方式成为了社会上最具权势的“官商”阶层。政府手中握着的各种资源(土地、能源、资金、甚至只是一个编号),成为了做官发财的最关键因素。
大家或许还依稀记得,中国政府在1984年开始实施商品的“价格双轨制”后,部分官员的特权造成了令老百姓反感的权力寻租与腐败。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价差催生出了为数众多的“倒爷”。民间倒爷称为“私倒”,官家倒爷称为“官倒”,后者占有更多社会资源,常常能攫取巨额财富。官倒一般都具有政府背景,通过“批条子”利用价格差行贿受贿、投机诈骗,是上个世纪80年代腐败的主要形式。例如,上海《新民晚报》曾经作过一个航天牌冰箱倒卖的报道。国营工厂生产的冰箱出厂价在1500块左右,但出厂以后到了一个销售点价格变成1600,这个销售点的老板转手再卖给另外一个销售商变成1700至1800元,如此几经倒手,电冰箱的最后价格就上升到了2000元一台。由于许多倒爷与官方有或明或暗的关系,“打击官倒”也因此成为了80年代的一个廉政口号。
现如今的“当官不要想发财”,与当年的“反官倒”,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这种口号上的一脉相,反映着同样是一脉相承的社会状况。其中的道理很简单: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无法律实质约束的前提下,官员手中掌握的权利和资源很容易导致政府自身的企业化,以及国有企业的垄断性优势,寻租交易会异常活跃,官员自然能从中大量渔利。最后被坑的,只能是占尽劣势的民间资本,只能是被侮辱被损害的老百姓。
当官在什么情况下发不了财?答案已经呼之欲出。那就是,只有在政府退出对资源的垄断,退出商业的竞技场,并且整个经济的运作全面法制化的时候,才有可能实现。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市场得有市场的规矩和原则,政府的作用原本是为了规范、维护游戏规则,但如果它自己也以企业的形式参与到本来就不公平的游戏中来,并且还总是利用规则、钻规则的空子,那么最后的结局就是毫无规则可言。“当官就不要想发财”,也基本等同于一句梦呓。
作者:孙骁骥 财经作家,经济史研究者(sunxiaoji@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