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7日消息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近日,中纪委官网在“每月e题”栏目发出邀请,请网民来晒一晒身边那些披着“隐身衣”的“四风”问题,曝光那些改头换面的腐败手段。(4月7日 人民网)
提起腐败,很多人都会在脑海中迅速掠过几个贪官的丑陋嘴脸,可能还会记起那令人瞠目的贪腐数字。对腐败的种种形式,比如贪污贿赂、索贿受贿、挪用公款、买官卖官等等,也并不陌生。腐败,在民众眼里已如“过街之鼠”。
多年来,反腐败一直保持高压态势,每年都有不少官员因贪腐落马,锒铛入狱。与预防、监督、教育有关的反腐败规章制度也日益规范缜密,织出的“网眼”愈来愈小,腐败的空间自然越来越少。
不过,就像电脑总有补不完的“漏洞”一样,贪腐者总能找到制度的缺失,进而谋取个人利益,蛀蚀公众财富。今天,一个新的腐败现象——“隐性腐败”,就如同新的电脑“漏洞”一样,带来了新的危险与危害。
如何有效治理隐性腐败?笔者认为要进一步强化、细化促进公职人员忠诚履职、勤政工作的绩效考核标准及奖惩措施,根据中共中央有关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廉洁从政的要求和国家公务员法的相应规定,通过具体的规范和制度设置,通过群众路线与职能部门严格查究相结合的方法,逐步探索树立科学规范的隐性腐败定性、定量、定罚标准,在全体公职人员中树立“为政不勤亦腐败”、“腐败行为必受罚”的理念,从而使对隐性腐败的治理走上科学化的正轨。
(文/王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