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公布的《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指出,2014年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继续推进财政资金信息公开,所有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都要详细公开,细化说明公车数量、因公出国人数及公务接待情况。(4月2日中工网)
阳光政府,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透明政府”,意指政府信息的全面公开、政府运行的阳光透明。其核心思想,是指政府将掌握的公共信息向社会公开,实行“阳光政策”。它的实行将意味着政府难于继续保持神秘感,不再有传统的暗箱操作。政府的所有活动,从立法、执法、提供资讯到社会服务,除了必须保密以及涉及个人隐私的部分外,都有义务向社会公众开放。对公开的政府信息,公众有权查阅。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政府及其部门预决算公开普遍关注,特别是以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出国(境)为代表的“三公”经费开支,年年都是热点,但却年年破题乏力。如何让“三公”经费公正透明呢?
笔者认为,一要加大的地方政府的响应,避免“两头热,中间凉”。只有加大公开力度,才能遏制三公经费快速增长的势头,营造和谐发展的氛围,缓解群众的不满,维护社会的稳定;二要让老百姓看得懂。民众更想要知道数字背后的一些具体直白的东西,以及这些数据的可靠性;三要加大重点领域的监督。进一步完善法制管理,做好监督工作,各司法部门与检察机构是手中的剑,舆论民主监督是基石。
“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这句话正在成为现实。从目前看,“三公要公开”已经成为从政府到公众的普遍共识,公开透明的时代潮流已经势不可挡。
(文/回忆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