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封矛头直指浙江大学副校长吴平的公开举报信在网络上流传开,举报信开门见山:“浙江大学:吴平副校长涉嫌学位造假”。该信作者为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教授、浙江大学遗传学研究所教授(兼任)朱冠,5个月前,正是这位浙江大学校友,最先发出该校“千人计划”入选者管敏鑫被解聘院长一职的消息。(人民网 2014年4月4日)
在沈培平等高官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之下,领导干部学位造假事件早已数见不鲜。但国内知名高校——浙江大学副校长吴平的学位造假事件,依然如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毁掉了大家的“三观”,“节操”碎了一地。
毋庸置疑,知名高校是亿万学子心中的“象牙塔”,是远离尘世喧嚣的“世外桃源”。但校长学历造假事件,无疑是让“桃花源”变成了“绢花园”、使“象牙塔”变成了“假牙塔”。俗话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校长学位造假,会像病毒般逐步蔓延教研和后勤领域。一方面会产生“跟风效应”,导致更多的教职工不求上进、不想深造,挖空心思走偏门、买学历、购学位,长此以往,谁还有真才实学?谁还能研究科技、引领文化、培育人才?另一方面,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既然校长的学位可以造假,那么教授的课题、学生的论文科研的经费是否也可以“东施效颦”?若果真如此,岂不成了“你假、我假、大家假”的“造假大学”?
因此,校长学位造假事件“猛于山中虎,毒于蝎尾针”,这已经不仅仅是个人作风问题,还兼为高校的“癌细胞”,不及“刮骨疗伤”必酿大祸。幸而目前校长学位造假仅为个案,这个骇人听闻的癌细胞还没有扩散。校方必须从制度建设、学风教育和严厉惩处三方面入手,让学位造假行为无从下手、无处遁形。一是不断加强学位审查制度,严查“漏网之鱼”,使其不能造假;二是持续强化学风教育,倡导“鸿鹄之志”,使其不想造假;三是继续加强惩处力度,痛打“害群之马”,使其不敢造假。
(文/王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