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赤霄:彻底为“体制内”正名需要打破体制壁垒

最近,有公务员表示“收入不高、经常加班、还被外界误解,想辞职”。这一说法经报道后立刻被指责是“体制内”人员在“装穷”“撒娇”。从20年前政府官员下海潮,到如今外企白领也盼望捧上“铁饭碗”;从体制外人员对“体制内”的向往与羡慕,到社会上对“体制内”的贬损与批判……“体制内”,这一承载着丰富内涵的“标签”背后,到底映照出怎样的社会现实?“体制内”又会何去何从?(2014年03月21日,人民日报)

公务员为何成为不少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的首选,甚至是不少学生家长所青睐的对象,社会上不少人所艳羡的职业,这皆是源于公务员的“体制内”魅力。人们认为,“体制内”就象征着高福利、高收入,稳定、体面。然而,对于“体制内”这一概念,人们都是说得多,想的少。许多人,对于“体制内”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缺乏一种理性的审视,而更多的是带着感性的眼光在看待。

我们不妨看看,究竟有多少公务员生活在“体制内”,享受着“体制内”的种种福利待遇?改革前,绝大部分拥有城镇户口的人都在体制内。改革开放之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瓦解,“体制内”占据空间越来越小。有专家认为,如今的“体制内”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政府最为典型,处于核心圈,事业单位处于中间状态,而国有企业则处于最外围。

从上述体制内的外延沿革来看,体制内的外延在逐渐缩小。再从“体制内”的绝对数量来看,目前,我国有公务员约700多万人、事业单位员工3000多万人。从数量上看,“体制内”已绝然是少数。

硬币的一面,是许多家庭、个人对“体制内”的追逐与向往;另一面,则是社会上不少体制外人士对“体制内”的贬损与批判。这是由于,看问题的视角不同,利益出发点不同,得出的结论就迥异不同甚至南辕北辙。

“体制内”的污名化,不仅是因为“一个老鼠坏了一锅汤”,因为少数的腐败分子,败坏了公务员队伍的整体形象,让人们对公务员的“体制内”带着“有色眼镜”来审视。此外,还是由于公务员的“隐形特权”在一定范围内还是存在的,比如在养老、医疗等方面享受的福利。

为了彻底为“体制内”正名,反腐持续发力是必不可少的。同时,逐步褪去公务员身上的“特权外衣”也势在必行。“打铁还需自身硬”,正名还需自己正。公务员首先要不把“体制内”作为自己享有特权的借口,只有这样,才能为彻底打破公务员群体和其他行业之间的职业壁垒打造个人基础。

(文/诸葛赤霄)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