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骗补”绳子何以系上“四个蚂蚱”?

作者:冬月禾

一家小企业经过地税、国税、工信、财政部门层层审核后关闭,并领取了中央财政下拨的97万元补助资金。当地政府部门出具的材料显示,该企业“已于2011年5月关闭,各种证照已注销完毕”。然而,本已关闭的企业却一直在正常生产经营。(3月24日人民网)

国家为了鼓励淘汰落后产能,采取财政补助的方式支持一些小企业主动关停,甘肃省张掖市某企业在看到如此“商机”后,想尽“办法”在地税、国税、工信、财政等部门那备齐了各种手续资料,成功骗取97万元国家补助资金。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东窗事发”不仅让当事人没能逃脱绳之以法的命运,还让人深思这一根“骗补”绳子,究竟是如何系上地税、国税、工信、财政这“四个蚂蚱”的。

“骗补”绳子的“质量”不可谓不优良。既然国家出台了支持政策,当然配套出了具体操作办法。该企业“对症下药”,需要什么材料就准备什么材料,先从税务登记上入手,不走常规程序而直接联系有关部门“一把手”,轻易而举拿到了“注销”证明,打通了“骗补”的第一道关。带上这个“正规”的证明,加上自己伪造的工商部门注销资料,再到工信财政等部门去办事,犹如有了通关牌,一切都好办,于是,各种材料一应俱全,有关部门“没有道理不给钱”!

“四个蚂蚱”的脖子也太好“系”了点。对待企业的申请资料,不知是“办证难”反衬了“销证易”,还是前段时间“人在证途”影响力着实巨大,税务部门为民办事的“热情”高涨,连正常程序规定都搞“忘记”了,“及时”为企业办理了注销证明。工信财政部门有关人员可能也是因为在办公室坐久了,造成了“骨质疏松”,在看到税务部门的证明后,没有了动力去好好查证一番,再次开了“绿灯”。于是,“四个蚂蚱”犹如主动伸出了“脖子”,让这个绳子给系住了。

一根“骗补”绳子,轻易而举便系上了“四个蚂蚱”,公众已分辨不清究竟“绳子”和“蚂蚱”孰是孰非,但通过拉出这根“绳子”,能看见少数人背后的玩忽职守、懒政庸政,造成了国家公共资源浪费和违反党纪国法不说,更让广大人民群众笑在脸上、凉在心里。

也许有人会说,如电影《私人订制》中所言“群众里面有坏人”,应归结于某些“坏人”过于狡猾,但细细一想,只要四个部门中任何一个稍稍用点心,就可避免这出闹剧的出现。世上没有假设,少数人的慵懒散行为也决定了,即使没有被这个绳子系上,也早晚会被其他绳子系上。这也警示着公务员们,唯有时刻守好政策法规底线,为民服务时用心多一点、手脚勤一点、履职严一点,否则还有更多的“绳子”等着!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