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莫愁: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没有接待清单,国内公务接待费不能报销。昨天北京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北京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对此做出明确要求。此外,长期依赖于公务接待生存的机关内部接待场所,将建立市场化的接待费结算机制,逐步实现自负盈亏。(《新华网》,3月19日)

公务接待浪费严重一直饱受社会诟病,北京在出台的公务接待办法中,从公车接待到住宿标准,从陪同人员到演出送礼都作出规定,小到洗漱用品,都要求不得额外配发。本办法以公务接待厉行节约为主线,紧紧抓住创新管理和深化改革这两个“治本”之策,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突破,力求根治公务接待顽疾,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公务接待属于职务消费的范畴,是行政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务活动中不可避免。但在现实当中,不少部门公务接待明显超出“合理”范畴,超标消费和铺张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没有相关制度规定,在现实中缺乏可操作标准,使得公款消费随意性大,公务接待似乎成了个“筐”,什么费用都可往里装。公务接待的腐败,已成百姓眼中的褥疮,成为社会的公害。

公务接待的铺张浪费,不仅仅浪费了大量的国家钱财,更严重的是吃坏了党风、喝痛了民心、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成为腐蚀干部、疏远干群关系的顽疾。虽然各地出台了很多遏制超标准和奢侈公务接待问题的文件、规定,现实中也屡有曝光,但“言之谆谆,听之藐藐”,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后续惩治标准过轻,没有让干部对公务接待纪律产生足够的敬畏。

反观一些公务接待费用控制得很好的国家,不仅仅是因为政府账目透明公开,更是因为存在着非常完善而具体的制度。比如,有些国家为公职人员的道德行为进行立法,其中对公职人员接受宴请、礼品等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甚至规定上级不得接受下级的礼物。而在我们的很多公务接待中,除了吃喝之外,也少不了这些“礼尚往来”。

要杜绝这种奢靡接待,必须完善相关的法制建设,做到“史上最严”的执行、“最严”的监督、“最严”的处罚,让公务接待标准成为官员不敢触犯的“高压线”,使其“吃不了兜着走”,这样“最细”接待细则能够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才能真正堵住“嘴巴上的腐败”。

当然,一切好的制度,要兑现为现实利好,还得靠稳扎稳打的执行力。公务接待来日方长,新规落实任重道远,只有加大审计与监督,权力花钱才会真正因制度而关进可靠的笼子里。

(文/李莫愁)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