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内外,网上网下,不只一人感慨:要想经营好企业,首先要“经营”好部门;“经营”好部门,必先“经营”好处长。不少人把这种“经营”归纳为“处长经济”“科长经济”现象。在“休闲经济”“网络经济”“服务经济”新词频出的今天,“处长经济”“科长经济”算哪门子经济?跨过这道坎究竟有多难?(3月11日,新华网)
“处长经济”和“科长经济”现象已被人们所熟知,他们的共性就是在关键部门、重要岗位上职位虽小,但处于权力运行的关键位置,虽然不拍板,但是具体经办人,虽没有进入决策核心层,但是在材料审核把关、送审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样类似一个处长、科长因为审批程序黄了项目,损害利益也着实普遍存在,折射出了我们现在的处在上传下达、关键岗位上的中层干部思想上的偏颇,作风上的顽疾,权力上的异形,更折射出有的 “苍蝇”猛于“虎”,危害性更大,影响更恶劣。
如何解决根除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就必须要加强和改进对这些关键部门、重要岗位的干部所行使的权力制约和监督。一是要加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牢固树立权力是人民给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不能把权力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结合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加大对关键部门、重要岗位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二是要干部监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于不认真落实监督制度,疏于监督、疏于问责以及追究责任不及时的,应严肃从重追究其责任。三是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监督机制,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
实践证明,由于权力制约不力、监督乏力,少数干部就会偏离目标,迷失方向,只有在干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上多下功夫,下狠功夫,才能真正解决干部手中权力正确运用的问题,才能把干部的权力化作为人民群众利益服务的“利器”。
文/何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