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菡:反腐巡视,既打 “老虎”又拍 “苍蝇”

近年来,巡视制度在发现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客观上,巡视工作也存在覆盖面不够宽,巡视内容宽泛、重点不突出等问题。对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这是党内监督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有助于促进问题解决,遏制腐败发生。(人民网)

历史和现实表明,党的长期执政很容易使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沾染上官僚主义习气,滋长骄傲自满、贪图享受的心理,脱离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如果不能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有效的监督,其结果必然导致不正之风泛滥、消极腐败现象蔓延。通过开展巡视,对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苗头性问题早提醒、早制止,可以使党员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达到预防的效果。

笔者认为,巡视监督与其他监督相比,有自身的鲜明特点。它是一种自上而下,赋有权威性;从监督的范围来讲,重点是对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同时又指向明确,能够直接接触群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监督方式,形象的说,巡视制度可谓是既打得到“老虎”又拍得到“苍蝇”,起到了其他监督不可替代的作用。

已正式运行10年的党内巡视机制在本轮巡视中已回归到它最主要的反腐职能:发现和反映违法违纪线索。在过去的10年中,巡视打虎的成绩不小,正是得益于中央巡视组提供的线索,最终导致了陈良宇、侯伍杰、李宝金等一批高级官员的落马。2013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013年10个中央巡视组两度派出,6名高官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已立案调查。不得不说,十八大以后巡视工作上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也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热切的关注,这也充分说明巡视监督制度在党内反腐行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十八大以后,巡视制度的广泛执行获得了众多好评,但任何制度的执行都要依赖于持久性和深入性才能具有深远的影响力。我们期望巡视制度能以迅雷之势实现党内,乃至事、企业单位的全覆盖,并将不断健全和完善,让“苍蝇”、 “老虎”都无所遁形。

作者:蒋菡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