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空饷”现象何时了?

11月15日,河北黄骅市委组织部宣布:全市科级干部超过53岁,副科级干部超过52岁的全部提前离岗休养,同时提高三级工资。共有62名科级干部被列入这一名单,其中还包括两名“正值政法工作黄金年龄的”司法系统干部。(《新京报》 12月2日)

正当人们对“延迟退休年龄”这一问题争议纷纷的时候,河北黄骅市委组织部却“反其道而行之”,宣布多名“超年龄”干部提前离岗。更甚者,相关被离岗的干部反映,他们是“被提前离岗”,需在“自愿报告”上签字,不签就是违反组织纪律。这一做法,引起了更多人的谈论与质疑。

“提前离岗”,是干部管理的不正之风导致的,其本质是牟取群体利益。打着干部“年轻化”的名义,确定一些干部提前离岗,接着又会有一些新干部被“提拔”起来,但是老百姓的公共服务却没有因此而提高,损失最大的仍是党政机关和地方财政,这是极其不公平的。虽然这些干部“被离岗”了,但是他们还是单位的在编人员。因而,“在编不在岗”被质疑为另一种“吃空饷”也是不无道理的。

一方面要求延迟退休,一方面又要让大量的人保留待遇提前离岗“吃空饷”。这种矛盾现象,急需制度来解决。

如何规范这种提前离岗的现象?笔者认为,只有严格的落实考评和退出机制,建立健全人事管理规章制度,才能让这“空响”吃不下去,也不敢再吃下去。

要扎实的开展“在编不在岗”人员清理工作。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定牵头单位和有关配合部门,提出开展工作的具体要求。二是确立工作步骤。清理工作按照宣传动员、自查自纠、组织核查、组织处理、建章立制等步骤依次进行。三是明确责任,严肃纪律。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明确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责任,严肃工作纪律。

通过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扎实推进实名制管理,清理和规范借用人员,力求人员的工作与人事关系相一致;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的检查督查,纠正违规行为,逐步消除“在编不在岗”人员现象;强化措施,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确保从源头上堵住“在编不在岗”,有效地遏制和避免“吃空饷”现象。

(文/小叮当)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