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蔚俊
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破坏,日益频繁的人类生产生活影响,加之地方政府对文物保护措施落实的“兴趣”缺失,目前甘肃保存较完整的40余座古城正面临着多重危害。面对这些刻不容缓的保护任务,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员的严重紧缺最令官方“头疼”。(11月19日 中国新闻网)
近年来,文物遗址遭到破坏的新闻屡见不鲜,前不久,太原市文保单位晋绥铁路银行旧址摇身一变成为会所,江苏镇江的千年粮仓遗址“让位”于房地产开发。在很多地方,文物遗址因为自然的,或是人为的因素被损坏,让见证历史的文物随着时间而消失,让人痛心疾首。
如果保护不善、甚至放任不管,更多的文物遗址将从公众的视野里消失。正因为文物遗址的不可复制性,其历史价值才弥足珍贵。意大利的比萨铁塔已有八百年历史,至今屹立不倒,正是因为当地政府数次斥巨资修缮才得以保存至今;希腊最著名的古建筑群雅典卫城,距今3000多年仍保存完好,成为全球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文物遗址遭破坏,相关部门应切实履行自身担负的职能。现实的情形是,除了文管部门在保护文物的过程中“心有力而与不足”的履行职能,又有哪个部门能设身处地的探究文物保护的困境呢?就拿文化部门的编制来说,在国内,按照笔者了解的情况,文化局编制,特别是下属文化馆、图书馆等单位的编制至今还停留在上世纪70、80年代水平,并且这些单位的人员“陈旧老化”,知识水平远远不能达到当今文化事业发展的要求。而在保护资金的募集上,除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年能得到国家下发的保护资金,市县财政很少能安排资金对相应的文物进行保护。这就是当下文物保护的困境,除了自然的破坏,人为也扮演着重要的因素,而人的因素某种程度超过了自然发挥的负能量。
文物保护要想走出“保护困境”,恐怕得从文保模式入手,实现善治。在内部,严格管理队伍,从人员的工作态度到言行举止,都要严加约束和管理。在外部,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在人员和经费上得到足够的保证。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最大程度避免“管理缺位”。
面对文物保护问题,“共管”是良策。一方面,文物保护要激发各主体的积极性和高效率,协调多个部门联合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走好群众路线,群防群治,培育自觉维护文物、主动参与文化保护与管理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