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廉政文化缘何被习总书记传颂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习近平给市、县委书记们念了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他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 (11月28日  新华网)

笔者了解到,习总书记在山东对市县官员的一番谈话,使得河南内乡县衙本本已广泛流传的一副名联,再度成为人们竞相览阅的热点。众所周知,此副对联是康熙十九年知县高以永撰写的,而今挂在内乡县衙楹联中最著名的三省堂前。虽然此联词藻并不华丽,但其语言质朴、寓意深刻、内涵丰厚,深入浅出的阐述了官与民、荣与辱、得与失的辨证关系。其中,上联主要说的是作为个人不要把当官看得太重,荣辱得失算不了什么,但是一位好的地方官却是不可少的;下联中“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使笔者深受感动。笔者认为它完全可以作为官员们的座右铭,以警策自己春风得意时不要得意忘形。

毋庸置疑,在封建社会的一个“七品芝麻官”,竟然都能够想到“自己也是老百姓”,这种思想境界确实不凡。他的高明处在于不自封为“父母官”,并且有勇气承认天下百姓才是官员的“衣食父母”。有了这种观念,为官者就不敢不对自己的“衣食父母”漠不关心。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习总书记早在之前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中学习时就强调:“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笔者认为,习总书记对当前官场廉政文化非常重视。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要是我们的领导的观念不转变,那么领导方式就转变不了,工作方式就更加转变不了。如此一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为民谋福利就会变成一纸空谈。古人尚且如此强调为官之道,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更应该把为民负责看得重要,始终牢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千古称颂的好官。

文/方飞君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