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则“河北安国向市民收取每户100元空气污染费”的新闻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引来众网民纷纷吐槽,“虽然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中央有经费,为啥还要百姓买单?”。虽然事后有媒体向该市求证后政府否认收取了空气污染费,但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治理雾霾到底该谁“买单”?(河北新闻网11月25日)
尽管首都北京PM2.5的空气质量早已让大家习以为然,但越来越多的大城市也开始出现了严重的雾霾情况,哈尔滨、济南、西安、成都……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雾霾,就连印象中一向山清水秀的三亚也没法幸免,出现了少见的雾霾天气,全国空气齐齐“爆表”,有网友感叹“神州大地一片污染,无处可逃”。
治理雾霾,势在必行,政府职责,无可推卸。政府是治理污染的第一人。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环保意识相对于经济发展启蒙较晚,牺牲环境换取经济效益的事比比皆是,但现在醒悟依旧为时未晚,只是雾霾情况在很早之前就有出现,一直到现在的集中爆发,无可否认,政府在治理上面是“心有余力而不足”。
谁污染谁治理,企业需付出代价。污染是由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尽合理造成的,而说的具体点,这跟许多企业密切相关,他们一边高高兴兴地看着生产效益“步步高升”,一边任由滚滚浓烟、酸臭污水肆意而去,最开始侵蚀的是农田、河流,现在已经蔓延到我们片刻不能远离的空气,只排放不治理,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环保,这个代价也应当且必须由相关企业来承担。
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已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大气10条”,已开始采取严厉的措施治理大气污染,一共35项具体措施,任务已分解到重点地区、重点单位。相信这一计划为民众心中的“雾霾”带来了一丝阳光,我们能看到,政府在行动,虽然这是一个五到十年的漫长过程。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而我们能做的,除了企盼,还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例如减少私家车出行,多搭乘公共汽车等等;增强环保意识,宣传环保意识,监督政府和企业的治污行为,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不积跬步,无以至沧海,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从一点一滴做起才能构建起保护环境的坚固围墙,隔离污染,隔离雾霾,让我们一起守望下一个碧水蓝天。
作者: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