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招标采购局在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上公布的“三公经费”引起了关注。2012年,该局“三公经费”决算数据为2700元,今年则为零,这些数据引发了部分网民的质疑。(11月24日《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三公经费”正在逐级逐步公开。人们常常因为某些单位极高的“三公经费”恨得咬牙切齿,可当这份“零预算”出现时,不少人质疑该单位接受“三公经费”监督的诚意也为0。
招标局解释称,2012年度全局无一人因公出国(境);公务接待费2700元,因为来该局学习考察人员较少;而公务车零花费,是从未曾购置公务车,故未产生相关费用,正常公务出行都是乘坐公共汽车。至于今年为零,是由于正在报批机构改革方案,之后再申请追加。
面对该单位这样的回应,不少网友仍纷纷吐槽,表示该预算不可信。有网友指出,该单位一定是账目做假,比如把接待费入账到会议费或培训费项目里;又或者弄个什么专项工作费来埋单“三公消费”。可是,笔者想说,其实该单位不用这样的手法也能实现“三公消费”为0的。
众所周知,招标采购局负责各地党政部门公务用品的采购,是相关产品的企业最亲睐的政府部门。该单位的主要业务是与企业对接,而企业也会为了盈利讨好该单位,因此在“三公消费”上企业往往就是埋单的一方。比如,该单位要去某企业考察,企业一定会负责该单位来回路途的陪同和接待。“三公消费”实质上是产生了的,但是不是由该单位埋单,所以对于该单位来说,“三公消费”为0也是事实。
其实,“三公经费”账目外的涉公消费,除了企业为党政部门“三公消费”埋单的这种情况外,还有下级部门对上级部门的埋单等等。所以,无论是中央部委还是省级部门公布的“三公经费”,有些消费肯定被漏缺的,这些漏缺的消费只不过是被下级、基层单位承担了。
作者: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