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上的不是“诱惑”是“毒药”

日前,中纪委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关于公车治理的建议时,要求条件成熟的地区和部门积极推行公务用车统一标识、GPS定位等制度。近日,云南永胜县公务车喷涂标识注明监督电话,让公务用车统一标识的条件先“成熟”起来,如此“记号”能遏制住车轮腐败吗?(人民网)

近年来,曝光、免职、开除……针对“车轮上的腐败”,今年以来各地纷纷执行“史上最严厉的公车问责”举措。然而,“查得紧、罚得重”,为何“车轮上的腐败”现象依然痼疾难除、势头不减。

究其原因,不难看出,无非是三种心理在作怪。首先是侥幸心理,主要表现在:一是除警车、城管用等有少数明显标识的公车外,很多机关、国企的公务车与私家车样子差别不大,群众分不清,纪检部门人手少,他们认为公车偶尔私用不可能天天监控到。二是有些领导干部认为自己有职务、有权力、有一定背景,即使被发现也能“摆平”。三是依然有少部分干部认为,中央抓“车轮上的腐败”只是一阵风,对八项规定的长久性、持续性认识不到位。其次,公车乱象更深层的是特权心理作祟,有面子’‘有感觉’的心理说到底是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在作怪。”第三就是部分公职人员贪占便宜心理,办公甚至于私人出行老挂念着公款报销。

公车问题依然突出,原因为何?如何才能真正为公车腐败“刮骨疗毒”?

近年来,针对公车浪费,多地开出了不少药方,如建立公车定点停放、派车登记、推行公车运行费、GPS定位、遥控断油断电等,不能说,这对遏制公车浪费没有作用。

但要看到,一些地方动辄大张旗鼓宣传的公车监督新政,却并未涉及根本,甚至是回避“减少公车配置”的核心命题。在公众看来,这些陷入技术依赖的所谓“改革”,只是小修小补,空有改革“花架子”,却无动筋骨的决心,它离预期也差之甚远。

可见,治理公车腐败当摒弃头痛医头思路,要深入病灶,才能“刮骨疗毒”。实质上,拓展监督广度,是针对公车使用的程序性制约;而严控公车数量,才是促使公车使用规范化的根本。与其限于喷涂“严禁公车私用”式的浅表化治理,不如考虑逐步减少公车。减少公车是大势所趋,也是治理腐败的关键。

说到底,要给车轮腐败真正戴上“紧箍咒”,就该从治本上减少公车,并完善预算制度着手,这也理应成公车治理的大方向。喷涂标识和电话,也只是隔靴搔痒,短时间或许管用,但一阵风刮过,其边际效用降低,公车腐败或许“涛声依旧”。

公车改革是一个涉及公车消费者实际利益的敏感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与公共利益息息相关的重大课题,需要主持者拿出勇气和智慧,广泛吸收群众的参与,积极筹措,稳步推进。

作者:雷海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