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追求“知名度”不如追求“知民度”

1942年8月的一天,延安边区政府的小礼堂正在开会,忽然雷声大作,一声霹雳,延川县县长被雷击中身亡。事后有人说:“雷公怎么不击死毛泽东?”有的人提议把说那句话的人“枪毙”算了,毛泽东同志听说后,认为那个人肯定有意见,要求先作调查。经过仔细调查后,发现原来是当地老百姓对征粮过多心存不满。于是指示边区政府将征粮从原定的20万石减为16万石,深受群众欢迎。

这里就反映出一个“知民”的问题。同一件事情,如果换成是有的领导来处理,虽然“枪毙”还不至于,但有可能会安排人把说话的人“训一顿”,也可能安排人起草文件“教育群众是最大的问题”,甚至有可能干脆“装聋作哑”、“不了了之”之类,根本不会作深入调查研究,更不会作出“减征”的决策。70年过去了,反观现在,有的领导干部是电视上时时现形、报纸上经常有名、会议上振振有声、庆典上时刻不停,工作很“繁忙”,政绩很“突出,“知名度”很高”。但作为人民公仆,他们的“知民度”却很低:长期“文来文往”、“会上会下”、“官来官去”,看到的是“表面文章”,结交的是“官众”,听到的是“官话”,摆的是“官架”,时刻想的是“官升”。热衷于搞形式主义,树“形象工程”。偶尔“下下基层”,也只是坐着车子转、站在高处看;偶尔也“深入群众”,但与群众的“思想”不见面,对群众疾苦不了解,对群众所思所想不关心,这样的“深入”顶多也只能算是与群众打个“照面”,是“浅入深出”。

其实,“知名度”与“知民度”虽一字之差,却泾渭分明,折射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反映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作态度和思想境界。“知名度”是以自我为中心,追求的是“自身价值”,表现的是心浮气躁、追名逐利,采取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争取的是“轰动效应”之后个人“短平快”;而“知民度”是以群众为中心,追求的是“群众利益”,表现的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实行的是“民心工程”、“惠民政策”,追求的是“实实在在”。

一心追求“知名度”的人,他,总是盘算“自己”,没有精力和兴趣考虑“别人”;他,就会身在事外,心在身外,对身边的百姓不愿融合,对任职的地方不想融入,对基层群众的呼求不是主动关注,而是能躲就躲,能压就压,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干事就是不出事的消极心态对待每一天。虽然进了村,但不做实事;表面在作调查,但不问计于民,与群众融不到一块。为官一任,不是考虑如何踏踏实实做些实事,而是一心想着如何打个“短平快”,通过走捷径树形象捞政绩,走歪门邪道,这样的“名”,是脱离实际、劳民伤财“捞”出来的;这样的干部组织不需要、基层不欢迎、群众很反感。殊不知,这样的“名”,只会是群众的“骂名”,只会给群众留下“恶名”。

好干部,首先会是一个追求“知民度”的领导干部,必定会把自己摆到普通群众的角色上去,把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贯穿到工作中。他,不图虚名,只求实效,不但“身入”,而且“心入”;他,会与群众零距离、面对面、膝对膝、心贴心,会对群众掏心窝地谈,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正打成一片;他,会把精力用在办实事、抓落实、谋发展上,把群众的事,一项一项落实,一件一件办好,一次一次地累积群众的认可,从提高自己的“知民度”开始,不断提高工作的“为民度”。这样就能得到百姓的真拥护,才能在群众心中有真地位、有真分量,在群众心中真正提高“知名度”。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因“知民”才能在群众心中有地位、有分量、能长久。好干部,就要像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他们一样,“知民”后,爱民、为民、造福于民,以自身的“知民度”在群众中树立起可信、可靠、可亲、可敬的高大形象,在人民心中赢得较高的“知名度”,长期为群众所“牢记”,真正让“知名度”根植于“知民度”。

(文/刘文)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