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未来彭凯平《积极是伟大的人性:积极心理学的科学原理》开讲

囿于现代社会的匆忙节奏和繁重压力,越来越多的人时常陷入消极情绪中。 有没有一种科学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直面消极情绪,寻回并保持心灵的最佳状态?

在漫长的演化历史中, 人类拥有了一系列利于自身生存繁衍的竞争优势。这些竞争优势很多是人类的积极心理,比如同理心、自控力、想象力、沟通力、美感、道德、理智等。张扬这些积极心理,我们会得到真正的幸福与快乐。作为一门科学,兴起于美国的积极心理学经过了严格的考证与实践,是连接心理学象牙塔和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桥梁,已成为一股广受全球民众欢迎的幸福潮流。东方传统智慧的融入,则让积极心理学在中国更具落地性,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理解未来彭凯平《积极是伟大的人性:积极心理学的科学原理》开讲

临近年关,伴随着各种节庆的临近,难以名状的压力往往也悄然袭来。

北京的冬日,欲雪未雪,风寒料峭。然而中国科技馆报告厅内却是一派暖意融融。12月25日,理解未来2016年的收官之作暨圣诞专场——由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彭凯平带来的《积极是伟大的人性:积极心理学的科学原理》温暖开讲,将众人心头的阴霾涤荡殆尽。而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鲁白和宋森作为对话嘉宾出席,更是为本次圣诞专场平添了许多亮点。

作为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新兴科学。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和终极关怀。

甫一开场,彭老师便明确告诉大家,看似深奥的“幸福”二字,其实“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不是一种宗教的说笑,也不是一种政治的洗脑。幸福就是我们的生活,幸福就是我们的心态,就是我们此时此刻所有身、心、灵的体验,这就是幸福。”人总是生而寻求幸福,积极心理学正是这样一门寻求幸福的科学。

理解未来彭凯平《积极是伟大的人性:积极心理学的科学原理》开讲

彭老师引用大量例证,指出幸福是人类伟大天性的弘扬,进化生物学、遗传学证据证明,人类的积极天性可能是我们人类进化选择出来一种竞争的优势。人类几千万年的演化历史,特别是人站立起来以后形成人性的特点,让我们选择了积极的天性。正是爱心、合作、和谐、责任、宽容和同理心等积极心态。这些人类独有的积极心态赋予了人类健康、长寿及繁盛,使人类在众多物种竞争中无往而不胜,最终脱颖而出,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彭老师在讲座中特别强调了所谓的“迪香式微笑(Duchenne Smile)”。其特征包括笑容饱满、牙齿露出、嘴角肌上扬、颧骨肌上提使面颊提高及眼角肌收缩使眼周褶皱出现等。迪香式微笑是幸福的外在流露,是真正发自内心的笑容。彭老师请在场观众用手机自拍,通过观察自己的照片判断自己的笑容是否属于迪香式微笑。在场观众在笑着拍照的同时,就这样收获了关于幸福的宝贵知识。

幸福的另一大特征即“福流”。彭老师解释道:“当我们顺应所有积极天性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特别重要的现象,这个现象就是我们一定会进入特别酣畅快乐、积极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澎湃的福流。福流体验越多的人便拥有越多的幸福时光。”从事自己的爱好、做可心的工作、运动、娱乐、交谈等,都会产生澎湃的福流体验。对此,彭老师总结道:“福流是我们人类天性的弘扬,所以说来说去,如何产生幸福?如何追求幸福?就是顺应我们人类的天性。”

在演讲最后,彭老师引用了国学大师冯友兰的名句:“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非曰能之,愿学焉。”幸福或许是个伟大的目标,我们也许能走向幸福的彼岸,也许走不到,但不管怎样,追寻幸福的过程本身就一定会产生积极正面的心理能量。这便是彭老师为大家献上的最诚挚的节日祝福。

理解未来彭凯平《积极是伟大的人性:积极心理学的科学原理》开讲

在接下来的对话环节中,鲁白老师和宋森老师则从神经生物学家的视域出发,对彭老师的积极心理学进行了另一种层面上的分析。三位老师围绕“幸福”的定义、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对“幸福”展开严谨的科学和分析、心理学与神经生物学的交叉领域前沿研究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鲁白老师诙谐地将之称作对彭老师理论的“挑战”,但同时也表示,科学正是通过讨论乃至争辩才能得以发展。这既让在场观众领略了学者们的气度,也对科学的思辨方式有了进一步的感悟。

彭凯平还说:“佛学不是科学,因为佛学缺乏工具,他缺乏科学技术,很多时候缺乏现代科学的思想,有时候很难,也不提倡真伪,也不提倡鲁白老师提倡的批评精神,讲的是悟,讲的修,一定要有知识传递、辩论、交流和对话,所以佛和心应该合作,我提倡佛学为己,心理学为用,任何中国人应该把佛学境界和科学方法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中国人,借用清华大学教授教授梁启超的名言,佛法是中国人的心理学,心理学应该帮助中国人更好的修行佛法,二者之间是相互相通,相互成就的学科,但是佛学不是科学。”更多心理学解读:www.yangfenzi.com/tag/xinlixue

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副主任、品牌与传播负责人杨建悦也来到现场,作为合作方代表表达对科学公益事业的支持。杨建悦说:“特别荣幸和未来论坛结成合作伙伴,在未来论坛成立之初,我们特别关注这么一个不一样的平台,他要以科技推动世界作为一个理念,这和盖茨基金会是不谋而合。科技对于盖茨基金会我们认为是推动人类健康和发展的核心动力,从成立以来我们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均用于支持创新医药产品和农业解决方案的开发,更重要的是我们和合作伙伴一起确保这些科学技术最新成果,不光能够被发明出来,而且能够汇集世界上最贫困的人。我们的目标是创造一个人人都能过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生活的世界。然而,这么一个目标实现起来其实非常的不容易。我们基金会联席主席梅林达盖茨曾经说过,如果爱足以拯救生命,母亲们不用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我们不仅需要爱,更需要科学。事实上我们不仅需要科学,更需要针对贫困人口的科学创新。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这方面有很多独一无二的优势,未来论坛作为汇聚顶尖创新人才,在中国大众,特别是年轻一代人里传播科学思想,启迪科学思维的平台,我们相信将成为推动中国释放创新潜力,帮助全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合作伙伴。 我现在代表盖茨基金会,预祝未来论坛2017年年会圆满成功,也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能够积极向上,敢于行动,我们一起为改变世界而努力。谢谢大家! ”

在理解未来讲座之后,未来论坛秘书长武红向在场观众及媒体介绍未来论坛2017年会暨首届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筹备情况。经过近一年的精心筹备,本次活动将于2017年1月14、15日在北京国贸大酒店召开,主题为《预言,更进一步》。年会拟设5场全会,4场分论坛,1场圆桌会议,科学大咖早课4场,15日傍晚则将迎来盛大隆重的首届未来科学大奖颁奖盛典。

未来论坛2017年会&首届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

颁奖典礼后,将举行未来科学大奖的新增奖项——“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设立仪式。这是继“物质科学奖”和“生命科学奖”之后,未来科学大奖发起成立的第三个重要奖项,捐赠人为丁磊、江南春、马化腾和王强,单项奖金同样是100万美金,用以鼓励数学与计算机学科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民智强则科学强,科学强则中国强。推动科学,成就未来,现在正是最好的时代。亲历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性时刻,全景式体验环球科技变革创新浪潮,这场科学创新的盛会,不容错过。

———————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彭凯平,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后留校任教。1997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后任教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曾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及东亚研究终身教职,曾任加州大学社会及人格心理学专业主任和美国心理学会科学领导委员会成员等国际职务。2008年5月起受聘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和首任系主任;2009年入选中组部国家级海外高级引进人才(千人计划)。现任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伯克利心理学高级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联合主席。中国北京积极心理学学会理事长和国际积极心理联合会(IPPA)以及国际积极教育联盟(lPEN)中国理事,并担任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2009年至今)。连续两年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国际幸福日”纪念大会上作联大报告。2013和2014年其所授《心理学概论》成为中国MOCC最受欢迎的课程;2015年当选山东卫视《中国好先生》节目“中国十大先生”;2016年当选《人民网》"健康中国年度十大人物"。

曾发表300多篇学术期刊论文,多次获得重要学术奖项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出版图书《跨文化沟通》、《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等中英文著作8部。2007年被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评为全世界论文引用最多的中青年社会心理学家。2015年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十大心理学家榜单”。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综合整理报道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灵魂之癌:恐怖主义背后的心理学与神经科学

➤ “理解未来”讲座《北大哲学教授吴国盛:科学的人文起源》开讲

➤ 青年女科学家胡海岚探秘头脑特工队,揭开抑郁症等情绪病密码

➤ 彭凯平:洪荒之力到底是什么意思?野性生命活力的积极心理学解读

您可能还喜欢…

1 Response

  1. 压力大,累成狗,怎么创新?Google 的这套方法可能会拯救你说道:

    一味工作而不知休息是行不通的,大脑处于放空状态时,更有可能灵光乍现。

    编者按:本文由 Brad Stulberg 和 Steve Magness 共同撰写而成。Brad Stulberg 是 Outsideand New York 的专栏作家,主要研究领域是健康和人体机能科学。Steve Magness 是世界顶级长跑运动员教练,目前在休斯敦大学执教。在本文中,他们认为,无论从个人角度还是科学角度,一味沉浸于工作并不利于创新,反而当你放空自己时,会忽然蹦出新观点、新想法,然后便豁然开朗。

    Adam 是前 Google 自动驾驶汽车项目的工程师(现在该项目独立成新的公司,名为 Waymo)。他说每天的工作节奏已经接近癫狂了。当他在实验室里时,外面的世界便消失了——我们之所以知道这点,是因为他就是这么告诉我们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发给他的短信、写给他的邮件几乎从来得不到回复。Adam 工作时竭尽全力,完全沉浸在汽车构造的研究中,如果 Google 能研究成功,那么足以颠覆汽车行业。但是 Adam 是绝对不会这么说的。他知道他和他的团队必须首先弄清楚,如何教会一个无生命物体以每小时 70 英里的速度行驶时,还能区分前方到底是杂散塑料袋还是流浪猫,这还仅仅是可控的挑战。

    Google 建立在像自动驾驶汽车这样的项目之上:努力推动增长的阻力点,困难和有效失败并不是工作的后果,而是其背后的驱动力。该公司的员工都属于人中龙凤,吸引的都是世界顶级的创新人才,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加上各种紧锣密鼓的截止日期,周围的同事完全不惧挑战极限,我们很容易就理解为什么像 Adam 这样的员工会如此醉心于他们的工作。Google 深谙压力之道。但是它也知道,这只是打响了一半战斗。员工得不到休息,Google 便得不到创新。相反,最终剩下的只是一群身心崩溃、筋疲力尽的员工。

    员工经常感到筋疲力尽毫无疑问是 Google 最严峻的威胁之一,而遏制员工的激情是比推着他们前进更强大的挑战。不过幸运的是,为走出这个进退两难的困境,Google 同样引入了创新性思维,正如在 Google 所有其他项目上做的那样。但有一点不同,该公司并没有寻求尖端技术来帮助员工休息,而是借鉴了古老的东方做法。

    搜索内心的关键字

    在 Google 发展早期,第 107 号员工陈一鸣(Chade-Meng Tan)就发现,他和同事打开压力的“阀门”没有问题,但是想要关上这个“阀门”就得费很大力气了。短暂的休憩都不可能,更不用说晚上或者周末能休息一下了。即使早期的Google员工想要休息,他们的工作节奏和工作带给他们的狂喜都难以让他们离开岗位。Google 增长迅速,但是陈一鸣就有大智慧意识到,这种工作模式——全年无休——是行不通的。

    在谷歌,陈一鸣是一名软件工程师。而工作之外,他是热衷于禅修,这是一种佛教的冥想风格,修行者只关注于自己的呼吸。禅修帮助他从倍感压力的工作环境中过渡到更为安宁的状态。他还发现,禅修能帮助他开阔思维,经常能让他灵光乍现。陈一鸣认定,这就是 Google 所需要的。

    所以,2007 年,陈一鸣为 Google 员工发起了名为“探索自己内心关键字”的为期七周的冥想课程。起初,他的同事不是很愿意参与,他们十分怀疑这种点上蜡烛,低低吟诵,又略带神秘色彩的做法,能为他们带来什么改变。但是,不久之后,陈一鸣的同事就意识到,这个冥想完全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冥想有改变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力量。很快,上完陈一鸣课程的人就饱尝了它所带来甘露。他们感到内心更加平静,头脑更加清晰,思维更加集中,能在一天结束之后拔掉电源,甚至能够从工作中脱身,真正享受到周末和假期。

    一传十,十传百,搜索你内心的关键字很快就在 Google 大楼里流传了起来。不久之后,课程的需求就超过了陈一鸣所能提供的,毕竟他还有工程师的本职工作。Google 的领导团队也不禁注意到了“搜索你内心的关键字”所带来的好处—— 他们的员工变得更健康,更快乐,工作也更有成效。 他们找到了陈一鸣,问他是否有兴趣全职教授冥想,并领导一个新的部门——个人成长部门。

    搜索你内心的关键字继续发展,最终走出 Google,走向世界。今天,搜索内心关键字领导力研究所(SIYLI)独立成为一个机构,扩大范围,向各种组织中的个人传授冥想。陈一鸣作为董事会主席,也一直密切参与,他手下有14名全职员工,致力于传播冥想的力量。

    如何关闭压力的“阀门”
    冥想是完全沉浸于当下,充分意识到自身以及周遭的环境。将冥想部分视为具体明确的训练是大有裨益的,会让你更关注生活当下。做法很简单:
    找一个舒服的坐姿,最好是在安静的空间里。
    深呼吸几口气,用鼻子吸气呼气。
    让呼吸稳定在自然的节奏中,只关注呼吸的感觉;如果有想法产生,注意到这些想法,但之后要将你的焦点再次转移到呼吸上。
    设置计时器。开始只需 1 分钟,并逐渐增加持续时间。
    让大脑得到休息和提升创造力的关系

    事实证明,冥想和其他使内心获得宁静的做法不仅能帮助员工与工作脱离——还有可能推动创新。

    2001 年,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神经学家、医学博士 Marcus Raichle 曾利用 fMRI 扫描来观察大脑。Raichle 发现,当人们走神或者做白日梦时,大脑的某一部分就会一直活跃着,他把这个称之为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mode network)。有趣的是,一旦 Raichle 的研究对象开始重新关注某件事,默认模式网络就会变黑,任务正网络就会再次变得活跃。

    Raichle 的研究促使对于人们对于休息时的大脑进行更多科学调查。该研究机构表明,即使我们感觉自己的大脑仿佛“停工”了,默认模式系统仍然继续在后台运行,我们的意识完全没有觉察到。正如我们即将揭晓的,正式这个系统——我们“停工”时该系统开启——让我们产生创造性的见解,取得突破。

    回想一下你最富创造力的时刻。当某个困扰你很久的难题的答案忽然蹦到你脑海中时,你正在做什么?当时你可能并没有想努力解决这个问题。你更有可能只是在洗澡,正处于放空的状态。

    灵光乍现的时候,你如果不是在洗澡,也有可能是在跑步或者散步。世界上许多知名的哲学家,从克尔凯郭尔(Kierkegaard)到梭罗,都将他们的日常散步看作是神圣不可分割的,是产生新想法的关键。“我认为,我双腿移动的那刻,我的思绪便开始流动,” 梭罗曾在日志上写道。

    或者,当你半夜起来上厕所或者小憩时醒来,都可能是你顿悟的时刻。要知道发明家们睡觉时,床头柜上都放着一个笔记本。托马斯爱迪生就一向支持人们大睡特睡。不是因为这能保证睡眠时间,而是因为每次醒来都会有新的想法。

    风靡一时的百老汇音乐剧《汉弥尔顿》的创始者林-曼努尔·米兰达(Lin-Manuel Miranda)表示:“在你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不会产生什么好主意。好的想法产生于你休憩之时,或者是你在淋浴,或者是你跟儿子涂鸦或者玩火车,总之,是你的头脑在干别的事的时候。”

    将这些有趣的轶事拼合在一起,就会显现出一个强大的主题。我们那些最深刻的想法往往不是来自于你刻意思考的时候,而是来自于期间的小空隙:即当我们的大脑休息时。科学也证明了这一点。研究人员发现,尽管我们醒着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努力思考,但是 40% 的创意都是在我们休息的时刻显现。

    首先,我们将自己投入工作,跟某个问题死磕。尽管我们的思绪已经拓展得够远,但有时候总感觉拼图少了一块,不管我们怎么努力也找不出来。当到了这一步的时候,虽然有违本性,但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停止尝试。通常情况下,如果我们不再有意识地进行思考,我们的头脑得到放松,那个缺失的拼图会神秘地出现。当你不再竭力思考,创造性的想法便会如魔法般出现。

    当我们积极钻研某件事情时,我们的显意识(任务正网络 task-positive network)就会运行。它以一种线性的、逻辑的、“如果—那么—”的方式工作:如果是这样,那么可能就会出现那样;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可能也不是那样。在绝大多数活动中,这种线性思维应用起来没有问题。但是每隔一段时间,我们的思维就卡住了。我们可能坐在那里盯着电脑屏幕或白板,试图弄清楚这个问题,但只要我们还在尝试,就可能会失败。而只有当我们停止尝试,显意识消退,潜意识(默认模式网络)登台时,我们才可能突然弄清楚。

    潜意识与显意识的工作方式完全不同。它从线性思维的模式中跳脱出来,以一种更为随机的方式工作,从我们大脑各处提取信息,当我们有意识地处理某些事情时,这些信息是无法得到的。它在大脑的各部分,在产生创意的大脑的旷野中,与那条狭窄的“如果—那么—”显意识运行的高速路接壤。神经系统学家发现,潜意识是一直在工作的,在后台没精打采地运行着。但是正如 Raichle 所发现的,只有当我们关闭显意识,转换到休息状态,潜意识中的见解才会浮现出来。

    在一个崇尚钻研、追求极限、渴望短期内出成果的社会中,想要慢下来,需要勇气。也许我们都应该重新定义休息。休息不是懒洋洋地溜达;而是身心都会成长的活跃的过程。想要有所收获,就要懂得休息。

    【编译组出品】编辑:杨志芳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