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研究中最常见的十大效应:破窗、长尾、马太、蝴蝶等效应

舆情研究作为一个新兴领域,缺乏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研究人员通常会根据舆情现象借用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或经济学中一些描述特定现象的“效应”来概括舆情特征。清博舆情梳理十大常见的“舆情效应”,让您快速了解这其中的奥秘。

十大舆情效应

晕轮效应、标签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指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偏误现象,比如认识一个友善的老师后会倾向认为所有的老师都很友善,偶然发现一位女同事背了奢侈品包之后会偏向认为她的所有物件都价格高昂。

类似的还有标签效应,简单用一个或几个标签概括一个人或一类人。

最著名的利用晕轮效应、标签效应引导舆论的就是雷洋案。事件初期,媒体为雷洋贴上“人大硕士”、“新晋父亲”、“青年学者”等标签,将雷洋塑造成一个正直的社会好青年形象,模糊其公职身份、反抗执法的行为等,也引导了网络舆论重点审视警方的暴力执法问题。

流瀑效应、羊群效应、示范效应

流瀑效应、羊群效应、示范效应都是一种社会性趋同心理,在示范者或领头羊的带领下跟随大多数人的认知或行为,与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近似。

舆情研究中最常见的十大效应:破窗、长尾、马太、蝴蝶等效应

上街运动会形成一种示范效应。北京家长聚集校门口抵制“毒跑道”事件,引起各地媒体的高度关注,最终以校方重新调查、铲除跑道的结果告一段落。

随后湖北接连发生3起群众上街事件,其中仙桃的邻避运动,民众诉求得到满足,又推动了广东肇庆的民众聚集活动。更多舆情解读:www.yangfenzi.com/tag/yuqinga

破窗效应、涟漪效应、蝴蝶效应

破窗效应指环境中的不良现象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效仿甚至变本加厉。比如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会有人破坏更多的窗户,甚至闯入建筑内定居、纵火。

舆情研究中最常见的十大效应:破窗、长尾、马太、蝴蝶等效应

类似描述影响扩大现象的效应还有涟漪效应和蝴蝶效应,不同的是蝴蝶效应更强调事物发展的复杂性。

当部分负面舆情引发公众共鸣或产生重大影响时,便呈现出“祸不单行”、“接二连三”的传播态势,即“涟漪式”传播。比如“天价鱼”事件触发的舆论对全国各地著名景点隐性消费、强制消费、哄抬物价、欺诈消费者等不法现象的起底曝光。

雪球效应、马太效应

雪球效应和马太效应均指在既定资源上,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比如大雪球和小雪球同时出发匀速滚动,最后一定是大小雪球的差距更大。在舆情事件中,可以用来描述网民观点的影响力与其自身话语权的关系。

比如南海仲裁案引发的肯德基事件中,人民日报作为党媒第一报将肯德基事件定性为“非理性爱国”,加剧了“反抵制肯德基”的网络舆论发酵,网民积极揭发参与人员的违法行为,公安部门开始涉案调查并行政拘留部分人士。极大程度压制了初期鼓吹、怂恿抵制肯德基的网络声音,党报传播影响力的雪球效应显现。

集群效应、极化效应

舆情研究中的集群效应和极化效应是指相比个人,群体聚合下更容易出现情绪化倾向,产生不理智的极化行为,造成个人无法企及的社会影响力。类似心理学家勒庞所说的“乌合之众”。

舆情研究中最常见的十大效应:破窗、长尾、马太、蝴蝶等效应

在“律师吴良述疑似被法警殴打”事件中,以微博大V为代表的律师群体纷纷“抱团”声援,近千名律师发表联合声明,认为该事件严重侵犯律师的执业权益和基本尊严,要求涉事法院公布事发时监控录像,并对涉事法警、法官作出处理。这种集体发表声明、利用舆论造势的行为,凸显了行业集群效应,令事态持续高热。

首因效应、边际效应

首因效应即大家熟知的第一印象效应,指社会交往中的第一印象对后续关系的影响,在舆情公关中通常利用首因效应抢占信息首发从而引导舆论。边际效应本是经济学用语,在舆情研究中用来解释信息接收者对重复信息或手段的日益厌倦。二者都解释了第一手信息和独家信息的重要性。

舆情研究中最常见的十大效应:破窗、长尾、马太、蝴蝶等效应

轰动一时的王宝强离婚事件中,其突如其来的离婚声明宣示了自己申请离婚的主动性、合理性和合法性,在信息空窗期,网民无法获取其他可靠信息,只能相信王宝强的“一面之词”,舆论站队明显,大量网民围攻马蓉、宋喆微博。

即便后来马蓉有“反咬”之势也果断被舆论认为是狡辩、污蔑,只源于舆论共识在王宝强发布声明的那晚已经形成且难以动摇。

长尾效应

长尾效应本是经济学领域用来描述用户需求的正态曲线,用头尾来区分需求集中一致的红海市场和需求分散数量庞大的蓝海市场。舆情研究中,长尾效应主要用来解释舆情事件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周期拉长,影响不断绵延。

1995年,聂树斌因被怀疑故意杀人、强奸妇女被判处死刑。2005年,王书金承认自己为“聂树斌案”的真凶。2013年9月27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王书金非聂树斌案真凶,驳回王书金上诉、维持原判。2014年1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聂树斌案进行复查。2015年4月28日,山东高院将召开聂树斌案听证会。2016年6月,聂树斌案终迎再审。

聂树斌案尚未有最终定论,但已经成为司法审判史上的典型案例,长尾效应持续。

共情效应

共情效应是指利用大众的同理心触发共鸣形成舆论声势的舆情现象。在民生舆情中表现尤为突出,由于涉事者损害或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强烈的代入感易激发群体同理心,让网民能够突破年龄、阶层、性别等圈层走到一起,去表达共同诉求,发泄共同的情感。

舆情研究中最常见的十大效应:破窗、长尾、马太、蝴蝶等效应

和颐酒店暴露了全社会女性的人身安全问题,魏则西事件中的疾病误导,雷洋案的死因,人人都担心类似事件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相似的痛点更易引起全社会的恐慌,并刺激着网民敏感而脆弱的神经,从而引发全民关注讨论,推动相应制度条例的完善改进。

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是指采用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他人或组织参与竞争、保持活力,属于一种负激励。舆情研究中指一件舆情事件引发特定领域的整体竞争态势。

随着短视频行业的野蛮生长,越来越多的校园暴力视频在社交平台流传,从拍摄视角可以推测部分视频是施暴者自己主动上传至网络,源于一种宣示和炫耀个人权力的扭曲心理。

这种现象如同一条鲶鱼搅乱了校园暴力学生的心理,越来越多的暴力分子将自己的施暴视频上传至网络,且言语越来越粗俗、手段越来越残忍,颇有种一比高下的竞争感,形成校园暴力爆料的鲶鱼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又称为“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提出。多暗喻人在情感和观念、倾向上,会不同程度的受到他人下意识的影响,而被影响的人自身也愿意相信这些。

罗森塔尔效应下,一些正面的影响会对人们形成正面的循环,如果是负面的影响,则可能造成负面的叠加。如近些年的城管被妖魔化,就是因长期大量负面信息的扩散,网民受到了较多的负面影响,在主观判断下,形成了现如今舆论对城管的刻板印象。

【文/清博研究院 清博舆情(微信号:web_idea)】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清博研究院:影响热点事件舆情热度消退的几大因素

➤ 清博研究院:为什么舆论聚光灯下的总是中产阶层?

➤ 深度研究:热点事件中的舆论消费现象,桃色当前、悲情在后

➤ 魏则西事件后,辱骂马蓉宋喆心疼王宝强 网络舆论暴力的几大表现

➤ 从徐玉玉遭电信诈骗等事件 看社会隐疾传播如何引爆舆论

➤ 八大舆论环境告诉你,为何宋有洲的“空中巴士”巴铁遭轮番轰炸

➤ 舆论勾连:徐婷之死与中西医之争 曾因甲醛中毒引装修业次生舆情

➤ 作为甘肃人,我所经历到的贫穷|康乐六口因贫穷服毒自杀启示录

➤ 消费明星之死:网传乔任梁SM死亡,舆论猜测死因刷爆微博致瘫痪

您可能还喜欢…

6 Responses

  1. 深夜徐老师说道:

    我想,心理学里面让人迷恋的不是几个效应,因为效应往往只是一种现象,从很多效应折射出来的关于「人的特质」才是真正让我拍案叫绝的东西。(我只举我现在想到的例子)

    1.人在认知上有一种要形成稳定连续的世界观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往往会歪曲事实。

    「刻板印象」说明了人的认知图式虽然简单高效,但是经常会出错。
    「光环效应」说明了印象的形成会因为某一出色的特质而被拔高。
    「首因效应」说明了人对别人印象的形成要受到接受信息顺序的影响。
    「证实偏见」说明了人往往会为自己的立场而去辩护,选择性的收集证据,选择性的解读证据。

    这些都是为了保持自己一贯的认知倾向和少量的信息而去认识这个世界,甚至潜在性地歪曲事实或者满不在乎什么是事实。某物某人一贯是好的(或者我们先看到了好的那一面),以后我们也会倾向于认为此物此人是好的(或者此物此人的其他方面也是好的)。

    2.人在认知上有一种要维护自己自尊,增加自我认同的倾向,这种倾向往往包含了自我欺骗。

    「自利偏差」说明了人失败时倾向于进行外归因,成功时则倾向于内归因。
    「印象管理」说明了人在别人面前往往很会自我表演。
    「评价焦虑」说明了人一般无法忍受社会别人对自己的不良评价,因为这类评价是对自我的否定。
    「决断效应」说明了人会在选择以后通过自我说服来使自己相信所选是最优。
    「恋爱补偿效应」说明了人一般会喜欢上「喜欢自己的人」,因为别人对你的爱慕包含了对你的肯定。
    「自我确定理论」说明了人一般会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喜欢相似的人也包含了某种自恋。

    这种习惯性肯定自我的认知和行为倾向使得我们会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去考虑大部分的问题,认知失调所带来的紧张,不舒服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维护自尊,增加认同的心理机制而起作用。

    3.人在情感上有一种寻求安全感的倾向。

    「曝光效应」说明了某物出现越频繁,人们对其越有好感,因为熟悉的代表了一定程度的安全。
    「从众效应」说明了人会跟风于大众的选择,因为大众也会带给你一定程度的安全。
    「框架效应」说明了损失和得到在人心中的不对称性,损失对人的心理影响会更大,人们会讨厌损失。因为损失代表了一定的危险。

    安全感的需求本来就是人的本能,是人进化而来的一种保护机制。

    暂时先想到了这么多,以后想到再补充。心理学可不是效应的打包派送,效应背后的规律更加珍贵也更为可靠。

    均为自己总结,写这个答案是为了前几天所提的问题受到帮助,故分享一些来使心理平衡。
    另外还想补充一点,你们在网上轻松搜到什么166个效应,其中大部分不是什么心理效应,况且一些缺乏严格的实证基础,另外一些则无视应用条件而被泛滥的使用(比如莫扎特效应),希望各位批判性的进行吸收。

  2. 叶修说道:

    能够深度理解的,能够用出来的,能够给你带来现实帮助的,这样的心理学效应,都是经典的。

    现在网络上流传着各种心理学效应,什么10大效应、28条效应、35条效应,最多的看到了166条的。

    而最大的疑问就在于,你看完之后能深度理解的有多少?能够用的出来多少?这些效应能给你带来多大帮助?

    我们不妨做一组测试:
    1 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如,卖东西的时候,先带顾客看一些价格昂贵的商品(如价格5000+的手机),再看一些相对便宜的商品(如1999的手机,其实从它的质量上看也不真正便宜),购买率就会更高。

    这个心理学效应是不是很有道理?而且很简单,一看就懂了?再看下一个:

    2 门槛效应
    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经典案例如下: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曾作过一个实验: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将一个小招牌挂在她们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愉快地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要求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与此同时,派人又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将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只有不足20%的家庭主妇同意。

    这个门槛效应,是不是也很有道理?也是很容易看懂?
    那么问题来了:
    假设你是一家公司的员工,工资6k,但是你的实际价值是10k,你准备向老板提出加薪,那么你应该使用哪种策略?下面有两种策略给你选择。

    门槛效应策略:为了避免一次性吓到老板,分为多次向老板提出加薪,第一次申请加薪到7k,过一段时间,再去申请8k,然后逐步递进到10k。
    锚定效应策略:为了避免10k的报价吓到老板,直接报价15k,然后老板果然收到惊吓,大怒,严重还价,可能就还到10k。
    根据锚定效应,你应该选择第2种策略;而根据门槛效应,你应该选择第1种策略?
    现在你如何决策?

    如果你采用门槛效应策略,那么请问,锚定效应策略为什么不行?它哪里错误了?
    如果你采用锚定效应策略,那么请问,门槛效应策略为什么不行?它有什么局限?

    当然,看到这里你最关心的问题可能是:如果你真的要去申请加薪,究竟要用什么策略?(心理学效应如何使用?)
    所以啊,那个心理学效应更经典,你是怎么判断的?简单粗暴一点,那个能让你成功加薪的效应更经典对不对?

    现在来揭秘答案:
    实际情况非常复杂,两种策略各自适用于不同的情境。

    1 一般来说,锚定策略效果更好
    尽管门槛效应看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实际效果弱于锚定策略。
    然而为什么呢?哪里出了问题呢?难道心理学家做的实验是错的吗?实验报告是假的吗?
    实际上,门槛效应作为一个单独的效应是成立的,但是在申请加工资的情境下,多次提出要求会给老板造成“贪得无厌、过度激进”等印象,并且给老板一种失控感:还要连续加多少次?还有没有尽头了。
    所以,如果使用门槛效应的策略,去小步连续加薪,实际的结果很有可能是,第一次成功,后面都被拒绝了。
    而使用锚定策略要求加薪,往往是一次性的大突破,老板只受到一次性的心理冲击,并且最后他自己的压价成功(从15k还价到10k)还能给他自己产生一种控制感。

    2 特殊情况,门槛效应的递进策略更佳
    比如,如果你的老板是一个在小事上无所谓,毛毛糙糙的(或者是滥好人类型的),但是对大的原则很重视,甚至过度敏感的人,那么门槛效应的递进策略更佳。这种情况下,有点类似于温水煮青蛙,只要不一次性刺激到他、惊吓到他,成功率就会比较高。
    然而这种策略成功率较低,因为实际情景中,老板多是偏向于强势的。
    (加薪是个复杂问题,还有很多其他的影响因素,这里不考虑了,以免问题丧失聚焦)
    如果你是第一种情况,你的同事使用门槛效应策略,结果卡在8k月薪上不去了,而你使用锚定策略成功加薪到10k了,你是不是就觉得,锚定效应很经典了?
    如果你碰到第二种情况,你的同事使用锚定策略结果和神经过敏的老板闹翻了,而你使用门槛效应策略温水煮青蛙煮到了10K+的加薪,你是不是就觉得,门槛效应很经典了?
    什么是有用的,什么就是经典的。

    再比如,锚定效应和门槛效应的知识,还有利于你理解股市投资。一只股票现价10元,有庄家持有大量筹码,想在20元左右卖出,他该怎么办?20元太贵了啊,没人愿意高价接盘啊。

    基于锚定效应,庄家可以这样:
    直接发飙,从10元狂拉到50元,然后回调到20元左右(如果业绩、题材等不好,此过程中经常是自己对倒,未必能够全卖出去)。接着再次从20元左右拉起来,就会有人买了——回调到位了,都跌了超过60%了啊!

    基于门槛效应,庄家也可以这样:
    慢慢的震荡,抬升底部,磨啊磨的,从10元磨到15元左右,然后突然加速拉升,在20元左右拉出放量长阳乃至涨停板,这时候,就会有很多人追风了——从15涨到20,没涨多少嘛!现在还来得及,赶快追!
    手画的示意图,供参考

    你知道了庄家是如何使用锚定效应的,就不会轻易买那种暴涨过后、深度回调、再次拉起的股票(往往是诱多)
    你知道了庄家是如何使用锚定效应的,就知道在底部震荡抬高期间逢低要建仓了,不要等到方面突破的涨停。

    锚定效应的应用还有不少。如牛市期间,总会有一波高价股的猛涨,比如50元的涨到100元。这个就叫做为整个市场打开上升空间。
    为什么呢?比如一个股票,从30元涨到60元,算不算牛市?不算,才刚刚涨了一倍呢!可是,很多人就不敢买了——好贵啊!一般股票只有20-30元的,这个太贵了,风险大!
    可是,高价股刚刚爆发了一波,冲到100元、150元了,一般人习惯了这种满天飞的价格,再去看60元的股票,就不觉得不可接受了,还可以继续追。于是,这个股票还可以继续涨,涨到80、100,涨到牛市幻灭为止。

    如果你懂了锚定效应这样的应用,就会知道先去埋伏一波高价股,再去延长追涨操作的时间。
    (真实投资很复杂,此处仅做说明观点作用,不做真实投资依据)

    各类心理学的效应,如果能够深刻理解,能够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你自然会觉得它非常经典了。
    所以关于各种心理学效应,我认为关注点不应是在这个效应本身,而是你深度学习的能力、方法和策略。

    比如,如果你自己单独看到了 锚定效应,你会不会去想一想它在生活中能够解释哪些现象?能够对自己的哪些方面起到帮助?
    比如,如果你自己看到了 锚定效应 和 门槛效应,你会不会想到它们之间的矛盾、联系和局限呢?会不会提出那个 关于6k到10k的涨工资策略的问题呢?(这就是我在学习时自己给自己提出的问题)

    我一直觉得,各类心理学效应,是用来练习学习策略的非常好的材料。各位不妨把其他答案中提到了各类心理学效应,拿来做一部分练习试试。这些练习做好了,对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识人能力(参考你有哪些独特的识人技巧值得分享? – 叶修的回答)和决策能力(参考普通人如何通过训练大幅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 – 叶修的回答)有很大帮助。

    练习清单:
    这个效应的本质是什么?(如,锚定效应和门槛效应,其本质都是人的连续性认知。)
    这个效应能够解释我看到的什么现象?(如,锚定效应解释牛市时高价股打开空间,门槛效应解释滥好人现象)
    这个效应对我的实际生活有什么帮助?(如,锚定效应用于涨工资的谈判)
    这个效应和其他什么知识能够联系起来(相互印证、发生矛盾对比等)?(如,锚定效应和门槛效应在涨工资问题上的矛盾)

  3. 一十木米说道:

    放在电脑里已有时日,别处得来,感谢某无名英雄的整理(欢迎随时前来认领)。
    (阅前必知:以下回答不属正统及专业心理学范畴,请知友批判性阅读,勿喷。)

    “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35种心理效应”:
    1.瓦拉赫效应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功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教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此后,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成绩全班倒数第一。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终于获得了成功。
    瓦拉赫的成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学生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强点和弱点,他们一旦找到了发挥自己智慧的最佳点,使智能得到充分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后人称这种现象为“瓦拉赫效应”。
    ————————————————————————————————————————————–
    2.门坎效应
    所谓门坎效应,是指一个人接受了较低层次的要求后,适当引导,往往会逐步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该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 1966 年在做无压力屈从:登门坎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
    ————————————————————————————————————————————–
    3.共生效应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事实上,我们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英国“卡迪文实验室”从 1901 年至 1982 年先后出现了 25 位诺贝尔获奖者,便是“共生效应”一个杰出的典型。
    ————————————————————————————————————————————–
    4.刻板效应
    社会心理学认为,那种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响称为“刻板效应”。它是对人的一种固定而笼统的看法,从而产生一种刻板印象。在学校经常可见到这种现象,教师对那些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秀的
    学生,脸上往往流露出喜爱的神色,并受到器重和青睐。而天资愚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往往受到歧视,教师表现出急躁、厌烦的情绪,令人沮丧的话常挂在嘴边。实践证明,经常受到这种“待遇”的学生,会顿觉凉水浇身,丧失了学习信心,失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以致产生颓废情绪。
    ————————————————————————————————————————————–
    5.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有时又称为第一印象的作用,指的是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具体说,就是初次与人或事接触时,在心理上产生对某人或某事带有情感因素的定势,从而影响到以后对该人或该事的评价。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对决策中收集正确的情报加以分析而言,这种效应是不利的。无论第一印象是好或是坏都是片面的,不利于全面地了解、分析。
    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首因效应。根据第一印象来评价一个人的好坏,往往比较偏颇。如果在招聘考试和考察员工绩效时,只凭第一印象,就会被某些表面现象蒙蔽。
    首因效应在招聘过程中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以貌取人。对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的应聘者容易赢得主考官的好感;二是以言取人,那些口若悬河、对答如流者往往给人留下好印象。因此在选拔人才时,既要听其言、观其貌,还要察其行、考其绩。
    ————————————————————————————————————————————–
    6.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指的是某人或某事的近期表现在头脑中占据优势,从而改变了对该人或该事的一贯看法。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是相对应的两种效应。首因效应一般在较陌生的情况下产生影响,而近因效应一般在较熟悉的情况下产生影响。两者都是对人或事的片面了解而主观臆断,使得决策信息失真。
    ————————————————————————————————————————————–
    7.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某人或某事由于其突出的特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忽视了其它的心理和行为品质。它有时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晕轮”,有时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晕轮”,这都会干扰对信息的评价,要克服晕轮效应就必须坚持客观,不掺杂主观成分。
    ————————————————————————————————————————————–
    8.蝴蝶效应
    1960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洛伦兹研究“长期天气预报”问题时,出现了疑难问题:她在计算机上用一组简化数据模拟天气的演变,原本是想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运算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但是,事与愿违,多次计算表明,初始条件的极微小差异,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心理情绪也是如此,有一组漫画显示,一个人在单位被领导训了一顿,心里很恼火,回家冲妻子发起了脾气,妻子无来由地被训,也很生气,就摔门而去。走在街上,一条宠物狗拦住了去路,“汪汪”狂吠,妻子更生气啦,就一脚踢过去,小狗受到踢打,狂奔路过一个老人面前,把老人吓了一跳。正巧这位老人有心脏病,被突然冲出的小狗一吓,当场心脏病发作,不治身亡。
    洛伦兹发现了微小差异导致的巨大反差,她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表达这个发现,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振动翅膀,它煽动起来的小小漩涡与其他气流汇合,可能在一个月后的美国得克萨斯州会引起一场风暴——这就是混沌学中著名的“蝴蝶效应”。
    ————————————————————————————————————————————–
    9.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 3 名学生共 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 18 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智商很高。”事过半年,罗氏又来到该校,发现这 18 名学生的确表现超常。
    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人事管理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我想早点听到你成功的消息。”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待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之中得以产生。
    ————————————————————————————————————————————–
    10.贝尔效应
    布道家兼学者贝尔的天赋极高,曾经不止一个人预计说,如果他毕业后进行晶体和生物化学的研究,一定会赢得多次诺贝尔奖。但是,贝尔却心甘情愿地走了另一条道路——把一个个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了科学高峰。
    贝尔效应的启示:想着成功,成功的景象就会在内心形成;有了成功的信心,成功就有了一半把握。所以成功其实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难,他有时需要的仅仅是你的勇气,这正是一般人所缺乏的!
    参考:貝爾效應-中文百科在線
    ————————————————————————————————————————————–
    11.鲶鱼效应
    从前,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们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只有一条渔船能做到带活鱼回港。后来,人们发现这条船的鱼槽内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而已。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类”后,也会因紧张而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延长了寿命。这就是“鲶鱼效应”。
    运用鲶鱼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竞争作用,它符合人才管理的运行机制。目前,一些机关单位实行的公开招考和竞争上岗,就是很好的典型。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
    ————————————————————————————————————————————–
    12.海潮效应
    海水因天体的引力而涌起,引力大则出现大潮,引力小则出现小潮。此乃海潮效应。人才与社会时代的关系也是这样。社会需要人才,时代呼唤人才,人才便应运而生。对于一个单位来说,要通过调节对人才的待遇,以达到人才的合理配置,从而加大本单位对人才的吸引力。现在很多知名企业都提出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待遇吸引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事业激励人。
    ————————————————————————————————————————————–
    13.名片效应
    有一位求职青年,应聘几家单位都被拒之门外,感到十分沮丧。最后,他又抱着一线希望到一家公司应聘,在此之前,他先打听该公司老总的历史,通过了解,他发现这个公司老总以前也有与自己相似的经历,于是他如获珍宝,在应聘时,他就与老总畅谈自己的求职经理,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果然,这一席话博得了老总的赏识和同情,最终他被录用为业务经理。这就是所谓的名片效应。也即两个人在交往时,如果首先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地缩小与你的心理距离,更愿同你接近,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里,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对方所表明的态度和观点如同名片一样把你介绍给对方。
    恰当地使用"心理名片",可以尽快促成人际关系的建立,但要使" 心理名片"起到应有的作用,首先,要善于捕捉对方的信息,把握真实的态度,寻找其积极的、你可以接受的观点,"制作"一张有效的"心理名片"。其次,寻找时机,恰到好处地向对方"出示"你的"心理名片",这样,你就可以达到目标。掌握"心理名片"的应用艺术,对于人际交往记忆处理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
    14.异性效应
    李女士是某公司公关部经理。她联系颇广,出师必胜,为公司立下赫赫战功。公司的原料奇缺,材料科的同志四处奔走,却连连碰壁,而李女士外出联系,不久问题便迎刃而解。公司资金周转严重失灵,急需贷款,急得总经理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又是李女士风尘仆仆,周旋于银行之间,竟获得贷款上百万元。李女士因此备受领导器重,工资、奖金一加再加。有人试图总结李女士成功的秘诀,发现她除了具有清醒的头脑,敏捷的口才,丰富的知识和阅历,接物待人灵活之外,和她端庄的容貌、娴雅的仪表也有很大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男营业员接待女顾客,一般要比接待男顾客热情些。上述李女士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如今的社会还是一个男性占很大优势的社会,外出办事多数要和男性打交道,由女性出面较为顺利,这便是心理学上所谓“异性效应"。
    这种现象是建立在异性相吸引的基础上的。人们一般对异性比较感兴趣,特别是对外表讨人喜欢、言谈举止得体的异性感兴趣,这点女性也不例外,只不过不如男性对女性那么明显。有时为了引起异性注意,男性还特别喜欢在女性面前表现自己,这也是"异性效应"在起作用。
    不过"异性效应"不能滥用。女性外表漂亮,讨人喜欢,如果再加上交往得当,在异性面前办事容易,这是正常的;反之,若为达到某一目的,用色相去引诱别人那就不道德了。男性对异性,尤其是年轻漂亮的异性热情些,客气些也无可非议,但把异性当作刺激,想入非非,让人感到"色迷迷"的,就超过限度了,因此,与异性接触要把握"度"。
    ————————————————————————————————————————————–
    15.责任分散效应
    1964 年 3 月 13 日夜 3 时 20 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吧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喊叫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 38 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时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这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
    16.詹森效应
    有一名运动员叫詹森,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人们借此把那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竞技场上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名列前茅、实力雄厚"与"赛场失误"共生的惟一解释只能是心理素质问题,主要原因是得失心过重和自信心不足。有些人平时"战绩累累",卓然出众,众星捧月,造成一种心理定势: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加之赛场的特殊性,社会、国家、家庭等各方面寄予的厚望,使得其患得患失的心理加剧,心理包袱过重,如此强烈的心理得失困扰自己,怎么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呢!?另外,自信心缺乏会导致产生怯场心理,束缚了自己潜能的发挥。
    如何走出"詹森效应"的怪圈呢?
    首先,要认清"赛场"的目的,克服恐惧感,赛场并不可怕,只是比平常正规一些而已。
    其次,要平心静气地走出狭隘的患得患失的阴影,不贪求成功,只求正常地发挥自己的水平。赛场是高层次水平的较量,同时也往往是心理素质的较量,"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树立自信心,一份耕耘必定有一份收获。
    ————————————————————————————————————————————–
    17.“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
    “酸葡萄”心理是指自己努力去做而得不到的东西就说是“酸”的,是不好的,这种方法可以缓解我们的一些压力。比如:别人有一样好东西,我没有,我很想要,但实际上我不可能得到。这时不妨利用“酸葡萄”心理,在心中努力找到那样东西不好的地方,说那样东西的“坏话”,克服自己不合理的需求。
    “甜柠檬”心理认为自己的柠檬就是甜的,“甜柠檬”是指自己所有而摆脱不掉的东西就是好的,要学会接纳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自己的优势,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千万不要轻易说自己这不好,那不如人,不妨试试“甜柠檬”心理学会接纳自己,逐渐增强自信。
    ————————————————————————————————————————————–
    18.“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很暖和,所以开始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结果很明显,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这一社会心理学概念的出处。
    “南风效应”给人们的启示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北风和南风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比如:有些同学与大家在一起时很凶很要强,一次、两次可能因为你很凶,要了别人强,占了上风,但不久你就会发现你已经失去了朋友。我们可以还看到,在与别人发生矛盾,各不相让,到最后往往是两败俱伤,想想如果学学“南风”两人平心静气地好好谈谈,结果是否会好许多呢?
    ————————————————————————————————————————————–
    19.巴纳姆效应
    朋友一次问我世界上什么事最难。我说挣钱最难,他摇头。哥德巴赫猜想?他又摇头。我说我放弃,你告诉我吧。他神秘兮兮地说是认识你自己。的确,那些富于思想的哲学家们也都这么说。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开始问自己,然而都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
    然而,即便如此,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我的追寻。 正因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当中,很容易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从众心理便是典型的证明。
    其实,人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比如,在公共汽车上,你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张大嘴打了个哈欠,他周围会有几个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为他们受暗示性不强。哪些人受暗示性强呢?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检查出来。 让一个人水平伸出双手,掌心朝上,闭上双眼。告诉他现在他的左手上系了一个氢气球,并且不断向上飘;他的右手上绑了一块大石头,向下坠。三分钟以后,看他双手之间的差距,距离越大,则暗示性越强。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
    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己。正因为如此,个人便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常常不能正确地知觉自己。
    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下面一段话是心理学家使用的材料,你觉得是否也适合你呢?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这其实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
    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有位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打多相人格检查表(MMPI)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
    20.培哥效应
    在有些电视节目中,曾有人做过所谓奇特的记忆表演。一般都是在舞台上立一块黑板,然后随意让观众说出一些词语、数字、节目名称、公式、外语单词等等,并按序写在黑板上。表演者在这一过程中不看黑板,但他却能根据观众的要求准确地讲出其中的任意一项内容,甚至还能把全部内容倒背出来。
    这种表演看起来十分神奇,其实只不过是运用了培哥记忆术,产生了“培哥效应”罢了。这种方法实际上并不难,它是自创一套记忆编码,比如,⑴——帽子,⑵——眼镜,⑶——围巾,⑷——衣服,⑸——腰带,⑹——裤子……并熟练地记下来,然后通过联想与要记的材料相连接。比如要求你记住这样几个词:⑴大象,⑵打气,⑶洗澡,⑷电风扇,⑸自行车,⑹水……这样你就可以把大象与固定编码的第一号帽子联系起来,联想到大象的鼻子上戴了一顶帽子。要记住第六个“水”时,把它与裤子产生联想——水把裤子弄湿了。
    通过这样的编码联想,记起来就不困难了。因为在联想时,我们有意识地把联想的事物放大,表象清晰而奇特。例如要记住第四个词——电风扇与衣服发生联想时,如果表象是电风扇吹开了衣服就很一般,但如果想象成电风扇穿了一件羽绒服,就非常奇特,这就更便于记住这一对象。
    培哥记忆术的固定编码有很多种,如按照自己身体各部分的上下编号,按进门后能看到的东西编 码,按自己的亲朋好友的姓名编号等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避免记忆的枯燥单调,使其妙趣横生了。当然,这种方法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去经常锻炼,并尽可能地使自己的联想奇特醒目非同一般。
    ————————————————————————————————————————————–
    21.迁移效应
    在学习心理学中,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效应”。它有三种效应方式: 先行学习 A 促进了后继学习 B 的效应,称为正效应;先行学习 A 干扰和阻碍了后继学习 B 的效应,称为负效应;先行学习 A 对后继学习 B 无任何影响,称为零效应。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注意有关迁移条件产生的条件,就会发生不必要的迁移现象,如,日本司机在美国开车,常发生困难,甚至出现车祸。这主要是因为在日本是“车左、人右”,而在美国却恰好相反。当然,如果运用好迁移效应就可能产生下面的效果。如,在棒球队员中选拨出高尔夫球的集训队员;让会英语的人去突击学习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一般都有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启示:
    一、注意发现概念、原理的相同、相通之处。
    二、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即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掌握那些具有规律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三、广泛地积累各方面的学习经验。
    四、注意防止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定势。
    ————————————————————————————————————————————–
    22.反馈效应
    反馈原来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讯号的效应。心理学借用这一概念,以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一心理现象称做“反馈效应”。
    心理学家赫洛克做过的一个著名反馈效应的心理实验:
    赫洛克把被试者分成4个等组,在4个不同诱因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第一组为激励组,每次工作后预以鼓励和表扬;第二组为受训组,每次工作后对存在的第一点问题都要严加批语和训斥;第三组为被忽视组,每次工作后不给予任何评价,只让其静静地听其它两组受表扬和挨批评;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三组隔离,且每次工作后也不后也不给予任何评价。
    实验结果:成绩最差者为第四组(控制组),激励组和受训组的成绩则明显优于被忽视组,而激励组的成绩不断上升,学习积极性高于受训组,受训组的成绩有一定波动。
    这个实验表明:及时对学习和活动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学习和活动动机,对工作起促进作用。适当激励的效果明显优批评,而批语的效果比不闻不问的效果好。
    在生活中,有反馈(知道学习后的测验成绩)比没有反馈(不知道测验成绩),学习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即时反馈(每天知道测验成绩)比远时反馈(测验成绩要一周后才知道)所产生的效应(激励作用)更大。
    在生活中,有反馈(知道学习后的测验成绩)比没有反馈(不知道测验成绩),学习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即时反馈(每天知道测验成绩)比远时反馈(测验成绩要一周后才知道)所产生的效应(激励作用)更大。
    这个效应提醒我们,有效的反馈机制是活动目标达成的必要条件,对于别人的活动必须及时地反馈调节。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指导活动中,要多种多样的手段即时地搜集和评定活动效果,如观察交谈、现场提问、效果评价等,然后及时反馈信息,随时调节活动过程,对存在的问题,也不必马上实施惩罚性的方式,而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疑难,不使问题累积。
    在反馈时,要正确运用鼓励和批评。鼓励和批评都是把握的基本方式,不能偏废。鼓励很重要,但不能夸大其词;对错误和问题的批评要及时、慎重,不能讥笑和嘲讽。要使鼓励和批评收到实效,关键是理解和尊重,凭敏锐的感觉和沟通的智慧对症下药。
    启示:
    一、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及时地进行自我反馈,避免毫无目的的学习和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的学习方式。
    二、重视别人所作的评价,认真总结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三、正确对待自己的进步,成功时不骄傲,仍坚持继续努力;进展不理想时不要丧失信心,决心迎头赶上。
    参考:反馈效应 – MBA智库百科
    ————————————————————————————————————————————–
    23.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这一术语最早由美国科学史学者罗伯特·默顿提出,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经济学启示:强者愈强弱者越弱,即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现实中就是指,只要获得了每一点的成功,就会产生累积优势,使之拥有更大的机会获得更卓越的成就。
    马太效应是造就贫富差距的原因之一。
    参考:马太效应
    ————————————————————————————————————————————–
    24.水桶效应
    一个木制水桶的容量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所以在一个团队、群体中,劣者的危害极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水桶效应”,。
    ————————————————————————————————————————————–
    25.奋起效应
    这是与“破摔效应”意义相反的一种积极效应:当一次大的挫折后,受挫人不仅不气馁,反而激发起改变现况、奋力向上的意志,从而迅速成功的心理效应,即奋起效应。
    ————————————————————————————————————————————–
    26.延迟满足效应
    萨勒对一群都是 4 岁的孩子说:“桌上放 2 块糖,如果你能坚持 20 分钟,等我买完东西回来,这两块糖就给你。但你若不能等这么长时间,就只能得一块,现在就能得一块!”这对 4 岁的孩子来说,很难选择——孩子都想得 2 块糖,但又不想为此熬 20 分钟;而要想马上吃到嘴,又只能吃一块。
    实验结果:2 / 3 的孩子选择宁愿等 20 分钟得 2 块糖。当然,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欲望,不少孩子只好;把眼睛闭起来傻等,以防受糖的诱惑,或者用双臂抱头,不看糖或唱歌、跳舞。还有的孩子干脆躺下睡觉 ——为了熬过 20 分钟!1 / 3 的孩子选择现在就吃一块糖。实验者一走,1 秒钟内他们就把那块糖塞到嘴里了。
    经 12 年的追踪,凡熬过 20 分钟的孩子(已是 16 岁了),都有较强的自制能力,自我肯定,充满信心,处理问题的能力强,坚强,乐于接受挑战;而选择吃 1 块糖的孩子(也已 16 岁了),则表现为犹豫不定、多疑、妒忌、神经质、好惹是非、任性,顶不住挫折,自尊心易受伤害。 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
    这种从小时候的自控、判断、自信的小实验中能预测出他长大后个性的效应,就叫延迟满足效应或糖果效应。
    实验证明: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
    参考:迟延满足效应
    ————————————————————————————————————————————–
    27.齐加尼克效应
    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曾作过一次颇有意义的实验:他将自愿受试者分为两组,让他们去完成 20 项工作。其间,齐加尼克对一组受试者进行干预,使他们无法继续工作而未能完成任务,而对另一组则让他们顺利完成全部工作。实验得到不同的结果。虽然所有受试者接受任务时都显现一种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随之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持续存在,他们的思绪总是被那些未能完成的工作所困扰,心理上的紧张压力难以消失。这种因工作压力所致的心理上的紧张状态即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
    ————————————————————————————————————————————–
    28.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 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反感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的余地就等于扼杀创造。
    ————————————————————————————————————————————–
    29.定势效应
    定势效应就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态度,如小品“配角”中朱时茂说陈佩斯:“就你那模样,一看就是个反面角色……”然后说自己:“看我穿上这身衣服,起码也是个地下工作者呀……”这就是从长相产生
    的定势效应。“疑人偷斧”也是这个道理,它是以逻辑推理的方式而得出的定势效应。在人际交往中要避免定势效应,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去看人。而对于一个犯过错误或不被看重的人来说,要改变别人的定势效应,就要对自己的成绩或好事做适当宣传,在别人的心目中改变的、不好的定势效应,建立新的、好的定势效应。
    ————————————————————————————————————————————–
    30.得寸进尺效应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得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助手去访问一些家庭主妇,请求被访问者答应将一个小招牌挂在窗户上,她们答应了。过了半个月,实验者再次登门,要求将一个大招牌放在庭院内,这个牌子不仅大,而且很不美观。同时,实验者也向以前没有放过小招牌的家庭主妇提出同样的要求。结果前者有 55%的人同意,而后者只有不到 17%的人同意,前者比后者高 3 倍。后来人们把这种心理现象叫作“得寸进尺效应”。
    ————————————————————————————————————————————–
    31.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该理论由詹姆士·威尔逊(James Q. Wilson)及乔治·凯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并刊于《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题为《Broken Windows》的文章。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以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又或想像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如果无人清理,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因此破窗理论强调着力打击轻微罪行有助减少更严重罪案,应该以“零容忍”的态度面对罪案。
    破窗效应在生活中的体现:桌上的财物,敞开的大门,可能使本无贪念的人心生贪念;对于违反公司程序或廉政规定的行为,有关组织没有进行严肃处理,没有引起员工的重视,从而使类似行为再次甚至多次重复发生;对于工作不讲求成本效益的行为,有关领导不以为然,(放纵)使下属员工的浪费行为得不到纠正,反而日趋严重。等等。一间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上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而在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会很不好意思扔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们就会(产生从众心理)毫不犹豫地随地乱扔垃圾,丝毫不觉得羞愧。
    参考:破窗效应 – MBA智库百科
    ————————————————————————————————————————————–
    32.权威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给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们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说这位德语教师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试验中这位“化学家”煞有其事拿出了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请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对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为什么多数学生都认为有气味而举手呢? 这是因为有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权威效应”。所谓“权威效应”,就是指说话的人如果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则所说的话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
    ————————————————————————————————————————————–
    33.边际效应
    边际效应是现代经济学发现的一个重要规律。它的基本内容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从某种物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常见的一个例子是:对于一个需要4个馒头才能吃饱的人来讲,吃第一个馒头可以使他直接缓解饥饿感,因而其边际效用是最大的;吃第二个、第三个馒头的边际效用依次递减;到吃第四个馒头时,他已八九分饱,几乎是可吃可不吃的了,故边际效用最小;等吃到第五个时,馒头就有可能产生负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解释。
    一是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来进行解释,认为效用即满足程度是人神经的兴奋,外部给一个刺激(即消费某种物品给以刺激,如吃面包刺激胃),人的神经兴奋就有满足感(产生效用)。随着同样刺激的反复进行(消费同一种物品的数量增加),兴奋程度就下降(边际效用递减)。
    二是从物品的多用途的角度来进行解释,认为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物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物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如此等等。这样,物品的边际效用,就随着其用途重要性的递减而递减。
    参考:边际效应_百度百科
    ————————————————————————————————————————————–
    34.投射效应
    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射的就是这种投射效应的一个侧面。
    所谓超限效应是指剌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
    35.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是指剌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举例: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启示:
    1、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往往会引起对方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这样会事与愿违,就象马克.吐温一样不仅不捐钱,反而还从盘子里偷走了2元钱。
    2、超限效应反应了几个问题:1)以自我为中心; 2)没有注意方式、方法;3)没能注意“度”的把握;4)没有换位思考。
    生活中应用: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因为孩子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参考:超限效应 – MBA智库百科
    ======================================================================
    2014.08.21更新:得到如此多赞很是意外和惭愧,开头已声明底稿非本人总结,经我不专业地加工后即为所答,因此以上回答不可避免会存在鸡汤和“废话”,本人心理学外行,知识所限,诚请谅解!
    再次强调:知友们应批判性阅读,若碰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困惑,更佳!
    ===================================================================
    36.达克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
    该效应取名自康奈尔大学的David Dunning 与Justin Kruger,他们对尝试学习新技能的人们展开了研究。当一个人尝试新鲜事物,无论是滑雪、杂耍、吹长笛、骑马、冥想、写书、绘画或任何事,人性中都有一部分会认为精通这项技艺很简单。研究结果发表在1999年12月的《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hychology》,文中这样说到:“无知要比知识更容易带来自信“,换句话说,你没有意识到做某件事会很难,所以就会试试看。你心想”这肯定会很简单“,然后就开始行动,而开始行动才是最难的部分。
    如果没有”达克效应“,当知道实际上要花多少时间才能精通一项技艺时,或许很多人在开始之前就会先放弃了。

  4. 李昀佶说道:

    普瑞马法则
    一般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可能有这样的经验,就是当说想要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但过了好久发现还是没有做;或者觉得有力气使不出来;或者总觉得生活是灰色和抑郁的,等等。这类情况反映在生活中,就是生活好像总是被一种惰性缠绕,知道那不好,但又不知道从何处入手来改变。
    以心理学操作性反射的原则为基础,对于人类的行为方式进行观察后,心理学家提出这样一种改进方式,以纠正惰性生活方式,并由这种惰性生活方式的结束而带来整个人生的良性改变。这也叫普瑞马法则。
    你如果有兴趣坚持尝试一周以下方式,你会发现你整个人会很不同了,如果能继续坚持,那惰性生活方式就会永远不敢再接近你,而你将在人生获得你愿意的成就。
    先可以用一天到两天时间给自己做一个行为记录,把你通常每天要做的事情记下来,包括记录你所有的生活活动。这样,即使粗粗地记,大约也会有几十件。然后把其中一些吃饭穿衣等必须完成的事情剔除。此后,你把剩余下来的几十件事情按照你的兴趣排列,把你最不喜欢做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把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放在最后一位。
    最后,你就可以在以后一周内进行行动了。每天一早起来,从你最不喜欢的事情开始做起,并且坚持做完第一件事情,再做第二件事情……一直做到最后一件你喜欢的事情。
    在整个过程中,你开始会稍觉得困难,但你只要花很少的力气稍稍坚持,你就能顺利进行下去。千万在中途不要跳跃那些你不喜欢做的事情。
    这种方式是一种强化作用的方式———先处理困难的事情,再处理不那么困难的事情,那是一种对于前面行动的强化,然后继续,强化的效果会越来越大,一直大到你觉得你有力量来完成任何事情。
    对于改变惰性生活方式,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效果。而对于经常有抑郁心情的人,这种生活方式将直接改变抑郁的行为,很容易使抑郁的情绪结束,而只要坚持,抑郁的生活方式就会永远结束。通过结束惰性或抑郁的行为,而结束惰性或抑郁的心理。
    如果你试试,并且多一些坚持,你将发现,生活着,工作着,是多么轻松有趣的事情!
    当你学习有惰性,学不进去的时候,不妨看看大脑是怎么想的?
    尽管科学家一个接一个的科研成果让我们对记忆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但直到今天,科学家所发现的所谓大脑的秘密也只是冰山一角,在很大程度上,大脑和记忆仍是神秘的。研究人员认为,记忆是一个过程,并且当你记忆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你把保存在大脑中零零碎碎的信息进行重建。但让人不解的是,究竟是什么东西引发大脑开始这个重建过程?这个谜团继续等待科学家们去寻找答案,但有20个事实是已经被科学家证实了的。
    1.大脑喜欢色彩。平时使用高质量的有色笔或使用有色纸,颜色能帮助记忆。
    2.大脑集中精力最多只有25分钟。这是对成人而言,所以学习20到30分钟后就应该休息10分钟。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做点家务,10分钟后再回来继续学习,效果会更好。
    3.大脑需要休息,才能学得快,记得牢。如果你感到很累,先拿出20分钟小睡一会儿再继续学习。
    4.大脑像发动机,它需要燃料。大脑是一台珍贵而复杂的机器,所以你必须给它补充“优质燃料”。垃圾食品、劣质食品、所有化学制品和防腐剂,不仅损害身体,还削弱智力。英国一项新研究显示,饮食结构影响你的智商。
    5.大脑是一个电气化学活动的海洋。电和化学物质在水里能更好地流动,如果你脱水,就无法集中精力。专家建议,日常生活要多喝水,保持身体必需的水分,而且一天最好不要饮用相同的饮料,可以交换着喝矿泉水、果汁和咖啡等。另外,研究资料显示,经常性头痛和脱水有关。
    6.大脑喜欢问题。当你在学习或读书过程中提出问题的时候,大脑会自动搜索答案,从而提高你的学习效率。从这个角度说,一个好的问题胜过一个答案。
    7.大脑和身体有它们各自的节奏周期。一天中大脑思维最敏捷的时间有几段,如果你能在大脑功能最活跃的时候学习,就能节省很多时间,会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8.大脑和身体经常交流。如果身体很懒散,大脑就会认为你正在做的事情一点都不重要,大脑也就不会重视你所做的事情。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你应该端坐、身体稍微前倾,让大脑保持警觉。
    9.气味影响大脑。香料对保持头脑清醒有一定功效。薄荷、柠檬和桂皮都值得一试。
    10.大脑需要氧气。经常到户外走走,运动运动身体。
    11.大脑需要空间。尽量在一个宽敞的地方学习,这对你的大脑有好处。
    12.大脑喜欢整洁的空间。最近的研究显示,在一个整洁、有条有理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在学业上的表现更好。为什么,因为接受了安排外部环境的训练后,大脑学会了组织内部知道的技巧,你的记忆力会更好。
    13.压力影响记忆。当你受到压力时,体内就会产生皮质醇,它会杀死海马状突起里的脑细胞,而这种大脑侧面脑室壁上的隆起物在处理长期和短期记忆上起主要作用。因此,压力影响记忆。最好的方法就是锻炼。
    14.大脑并不知道你不能做哪些事情,所以需要你告诉它。用自言自语的方式对大脑说话,但是不要提供消极信息,用积极的话代替它。
    15.大脑如同肌肉。无论在哪个年龄段,大脑都是可以训练和加强的。毫无疑问,不要寻找任何借口。不要整天呆在家里无所事事,这只能使大脑老化的速度加快。专业运动员每天都要训练,才能有突出表现。所以你一定要“没事找事”,不要让大脑老闲着。
    16.大脑需要重复。每一次回顾记忆间隔的时间越短,记忆的效果越好,因为多次看同一事物能加深印象,但只看一次却往往容易忘记。
    17.大脑的理解速度比你的阅读速度快。用铅笔或手指辅助阅读吗?不,用眼睛。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需要你的眼睛更快地移动。
    18.大脑需要运动。站着办公效率更高。
    19.大脑会归类,也会联系。如果你正在学习某种东西,不妨问问自己:它让我想起了什么?这样做能帮助你记忆,因为大脑能把你以前知道的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
    20.大脑喜欢开玩笑。开心和学习效率成正比,心情越好,学到的知识就越多,所以,让自己快乐起来吧!

  5. 西羽说道:

    说几个看到的与爱情有关的效应,小伙子们学着点,姑娘们悠着点。

    1 首因效应
      初次见面真的很重要,首因效应说的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

    2 为什么会网恋: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即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

    3英雄救美就会是真爱吗?:吊桥效应
      当一个人提心吊胆的走过吊桥的一瞬间,抬头发现了一个异性,这是最容易产生感情的情形,因为吊桥上提心吊胆引起的心跳加速,会被人误以为是看见了命中注定的另一半而产生的反应。就像为什么英雄救美后为什么美女最后会爱上那个救她的英雄一样。

    4 喜新厌旧:古烈治效应
      古烈治效应说明了男女思维的差异,男女都有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后来它就成了男人见异思迁喜新厌旧(或淡旧)的著名心理学效应了。心理学家把雄性的见异思迁倾向称为“古烈治效应”。这一效应在任何哺乳动物身上都被实验证明了,人为高等动物,不可避免的残留着这一效应的痕迹。男性在心理上有喜新厌旧的倾向也不是什么人格缺陷,而是有着深刻的生理的、心理的基础。但人有良知、有道德,靠这些东西才使人最终脱离了动物界。

    5 初恋最难忘:契可尼效应
      心中最懵懂最青涩也是最刻骨铭心的,那种小暧昧和情窦初开的懵懵懂懂的爱情让人怀恋。西方心理学家契可尼做了许多有趣的试验,发现一般人对已完成了的、已有结果的事情极易忘怀,而对中断了的、未完成的、未达目标的事情却总是记忆犹新。这种现象被称为“契可尼效应”。

    6 日久生情:多看效应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向参加实验的人出示一些人的照片,让他们观看。有些照片出现了二十几次,有的出现十几次,而有的则只出现了一两次。之后,请看照片的人评价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参加实验的人看到某张照片的次数越多,就越喜欢这张照片。他们更喜欢那些看过二十几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只看过几次的新鲜照片。也就是说,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

    7 为什么会爱上大龄的他/她:恋母-恋父情绪(俄狄浦斯情结)
      姐弟恋已经不稀奇,但是有的人喜欢的对象却是自己父母般年纪的人,这种恋母或者恋父情结也很普遍。恋母和弑父都是俄狄浦斯,他不认识自己的父母,在一场比赛中失手杀死了父亲,又娶了自己的母亲,后来知道真相了,承受不了心中痛苦,就自杀了。心理学用来比喻有恋母情结的人,有跟父亲作对以竞争母亲的倾向,同时又因为道德伦理的压力,而有自我毁灭以解除痛苦的倾向。

    8 .光线昏暗的地方更易产生恋情:黑暗效应
      浪漫的西餐厅是很多人情侣约会的首选,因为在光线比较暗的场所,约会双方彼此看不清对方表情,就很容易减少戒备感而产生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彼此产生亲近的可能性就会远远高于光线比较亮的场所。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黑暗效应”。

  6. 失恋挽回说道:

    晕轮效应是大脑懒惰的一种行为方式,你只要了解到人无完人就可以了,每个人都有你能接受和不能接受的地方。你留不留学还要看别人,我觉得这是你自己的问题,跟别人没关系,你自己没坚定这个信念不要期望别人来给你指导方向。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人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刻板印象,对某人形成一定倾向的看法,并把那个人归为某类人。晕轮效应,有点像爱屋及乌,认为某人是好的,某人就被好的光环笼罩,认为某人是坏的,某人就被坏的光环笼罩。

    自己对别人的期望影响别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完成的(这两种途径往往混杂在一起,分开只是为了更好分析)。

    第一种是,「自己对别人的期望」影响「别人对自身的看法」,然后别人会因为自我验证(self-verification), 使得表现与观念相一致;

    第二种是,「自己对别人的期望」影响「自己对别人的行为」,然后别人在自己行为的影响下,使得表现与期望相一致。

    第一种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第二种叫做罗森塔尔效应。(一般的,描述期望影响行为的现象,两者就会容易混淆)

    先来解释皮格玛利翁效应:
    1.我们再进行社会知觉的过程中,要想了解自己,并不能完全靠自省,而是外界和自己的相互作用,别人的评价会成为我们观念的一部分。一个学生认为自己很优秀,有可能是自己觉得自己的成绩品行都不错,也可能是老师评价他很优秀,或许还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得出这个结论。所以,自己对别人期望会影响到别人对自身的看法。事实上,评价的信息若是没有被表达,那么就不会出现皮格玛利翁效应。

    这也可以解释,当那个对你抱有期待的人是你所尊敬,喜欢的人的时候,效果会更好。因为按照社会知觉理论,这种由尊敬,崇拜之人的所做的评价对一个人的观念冲击更大。

    2.在Swann提出的自我验证中,个体会营造出与自己观念相一致的认知环境。i其中包含了三个步骤:选择性的行动;选择性的注意结果;选择性的解释结果。比如,某人希望自己是聪明的,他一般无意识地会挑自己有把握的任务(选择性的行动),展示自己那些好的结果(选择性的注意结果),将不好的结果更多的归结于外界(选择性的解释结果)。换而言之,他希望自己聪明,会影响自己一系列的后续行为,使得自己的表现更符合期望。

    再来解释罗森塔尔效应:
    1.「自己对别人的期望」影响「自己对别人的行为」,仍然可以用“自我验证动机”来解释。一位老师认为小明足够聪明,那么他会更加注意小明,给予小明更多的帮助,当小明失败的时候更多的作出外部归因,小明的表现也就会越来越符合期望。这是真实的罗森塔尔所做实验的结论,此处不再赘述。有兴趣的,可以自行用自我验证理论来分析一下。

    我们通常所言的效应相当于“定理”而非“原理”,原则上来说都是可以用更基本的理论来解释的。

    况且,行为和认知的复杂关系是不能用一个效应来简单判断,往往有着适用条件。如果效应中的某一步骤出现偏差,比如个体无法作用于别人,信息无法有效表达,个体的历史特殊性,都会使得这个现象无法显现。

    传播学起源之前,美国科学家库利曾提出过“镜中我”理论,即一个人的行为取决与他人对自我的认识,他人对自我的评价或态度是反映自我的镜子。简单的说,就是我们的行为是收到周围人对自己评价态度的影响的。

    随后美国另一位学者米德发展了“镜中我”理论为“自我”概念,解释了“自我”是如何形成的,他认为自我并非天生的,而是在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中发展而来的。
    自我被他细分成主我客我理论。他人期待与评价构成的社会化的客我,而个人意愿与行为的主体就是主我。客我使主我发生变化,而反过来主我通过改变他人期待来反映客我。两者相互互动,形成新的自我。

    在你举的例子中,其实就是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影响了学生的客我,而客我又激发起主我学习的兴趣和努力,这样导致主我的成绩改变从而产生了这部分学生成绩提高的现象。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这种现象应该和迎合他人没什么关系吧。

    其实人际交往在充满感性和未知的同时,也有着让人惊呼的理性和规律。这就是传播的美腻之处吧。

    人脸识别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第一印象 first impression, 因为我们通常会通过第一印象来了解对方, 尤其是对于陌生人, 我们通常会仅凭第一印象来分析对方的性格特征, 来确定是不是可以与这个人交往。 这种第一印象的形成现在通常是被认为是自动化的, 不是大脑有意为之的, 因为很多研究已经证明即使一张脸只出现了100毫秒,人们也能分析出这张脸的大概表情是什么样,甚至在33毫秒的条件下,人们的分析水平也高于平均值 (Bar, Neta, & Linz, 2006;Willis & Todorov, 2006; Todorov, Pakrashi, & Oosterhof., 2009)。现在就该问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自动化的特性呢?一种说法是生物进化让我们形成了这种特性,在短时间能产生对他人的first impression会让我们在极短时间内判断他人对自身是否有威胁,或者可以亲近,这种方式会让我们更好的生存下去 (Todorov et al., 2008)。

    在日常生活方面,这种自动化的第一印象也有很大影响,比如,美国竞选的备选人的脸是否具有竞争性competence很大程度会影响他们的竞选结果,研究发现大约2/3的选举是被那些群众认为脸部具有competence特性的候选人赢得 (Todorov, Mandisodza, Goren & Hall, 2005;Ballew & Todorov, 2007)。一份对美国小法庭判决的研究也发现, 娃娃脸或者具有吸引力面孔的犯人更能活得陪审团的同情,更易获得轻判或者胜诉 (Zebrowitz & McDonald, 1991)。

    之前答主已经提到首因效应,我就不赘述了,补充另外的一些理论。

    我们人类对于不确定的事物会有不安全感,所以在第一次与陌生人相接处时,这种不安感自然也是存在的。所以根据Berger 和Calabrese 在1975年提出的不确定性降低理论 Uncertainty Reduction Theory (这个理论认为在人际交往中,个体将不断寻求信息以减少不确定性,而且以近似量的信息,同等程度的亲密来交换。也就是说,人们希望减少人际间的不确定,而表露自己的信息,寻求他人的信息,进行社会交换,然后将得到的信息加以处理,形成人际知识,若能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认同,将有助于社会生活的顺利进行。个体倾向于对他人的自我表露通过表露相同的方面进行回应), 人们对未知事物的不安,导致他们会通过最初的交流来减少这种未知感,这同样解释了为什么在人们最初的交往时,我们会例行公事一般地问对方一些常规问题,这些问题会包括姓名,家乡,工作等等。当然,我们也通过观察获得其他如性别,年龄,口音等信息。

    在我们最初的人际交往中,我们同样会对我们所处的关系会给我们带来多少的付出或收益进行判断, 即Sunnanfrank在1986年提出的预期收益理论 Predict Outcome Value Theory。所以在最初的交流对话中,我们会形成一个积极地或负面的关于未来预期的评价。这个理论,其他研究也证实,如果我们如果有积极地预期,我们则会与对方交流更多以获取更多的信息。相反的,如果我们有负面的预期,我们则会限制自己的交流 ( Horan et al., 2009; Mottet, 2000)。

    有研究邀请刚入学的大学新生为被试,以进一步深入Sunnafrank的预期理论。在最初,每一个学生会与另一个同性学生配对,选同性是因为防止异性相吸,以增加研究可信度。之后,学生会被要求互相自我介绍3分钟或6或9分钟,接着他们会被问及对他们未来关系的预期,比如会是点头之交,还是正常朋友,还是亲密友人,亦或是挚友。他们还会填各种问卷来对他们配对的同伴进行评价。接下来9周,学生们会在一个教室环境下共通接触交流。结果发现,即使在之后的9周内学生被强迫与他们最初配对的同伴交流,他们最初的第一印象(与最初自我介绍的时间多少无关)仍然在这段关系发展里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因素。那些最初积极评价对方的学生,关系发展的更好也更为深厚,从而在课堂上他们会坐在一起,更多交流。

    Sunnafrank 曾提出他想过长期下去的交往可能会稀释第一印象的作用,因为双方有更长的时间和机会去发现他们的兴趣爱好等等,但是事实是第一印象的影响仍然非常巨大。值得关注的是,影响最强的是负面的印象,双方中其中一方对未来预期更为负面的人,对这段关系的影响也会更大(我认为相亲在这个理论下非常适用)。因为,如果一方对另一方完全不感兴趣,那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这一方会不愿与另一方交流,合作,因此也会影发另一方的排斥行为。

    随着科技设备的发展,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表明我们可以在几秒内就形成一个准确的可信的对他人的判断。将这个结果于收益理论相结合的话,可以发现我们其实在最初的几秒中交流或者仅仅是观察中就已经能形成了自己对这段关系的预期。

    当然,有时候这种第一印象也会转变,因为在工作环境下,有时我们明知双方互相不喜,但是由于工作,我们还是会学习着互相友好相处。有些特殊情境,也会导致第一印象转变非常迅速,比如刚认识如遇知音,结果发现对方背后捅刀子,那么这个关系就会急转直下。

    总的来说,第一印象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形成并且准确性可信度很高,并且对我们的人际交往影响很大。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