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午9点,渭南师范学院科技馆内热闹非凡,这里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参观者,他们是来自三张镇中心小学的留守儿童。他们认真地听着讲解员的解说,被科技馆内新奇的科技模型深深吸引。
在彩虹之约支教团志愿者的陪伴下,留守儿童们将进行为期一天的“留守儿童进大学”——渭南师范学院一日生活体验活动。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讯 据“彩虹之约”支教团队长景阳媚介绍,体验活动分为四个部分,上午参观渭南师范学院科技馆、展览馆、刘志丹习仲勋关中东部革命活动纪念馆,中午在一号学生餐厅享用爱心午餐,下午参观化学与环境学院生物、地理实验室以及到天泓奥斯卡国际影城爱心观影。活动全程由志愿者一对一陪伴,观影活动也得到天泓奥斯卡国际影城的爱心资助。
留守儿童进大学是“彩虹之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支教活动的开始,接下来“彩虹之约”支教团将深入三张镇中心小学开展为期7天的支教活动。三张镇中心小学石对举校长介绍,“彩虹之约”支教团从2014年开始,每年暑假都会到三张镇开展义务支教、政策宣讲活动,深受当地群众和政府的欢迎。本次支教活动的特色为“专业特色支教,展示学科魅力”。大学生志愿者在原有基础语文、数学、趣味美术课等课程基础上,针对生物、地理、化学设计了适合小学生的动、植物标本展示与制作、趣味地理、生活中的化学小常识等寓教于乐,适合小学生特色课程,引导小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发现,在游戏的过程中,长见识,增兴趣。(通讯员 刘 原)
不可否认,近年来,对于留守儿童的关心、关爱和精神慰藉无论从广泛度还是深度上,全国各地都尝试和探索了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方式方法,甚至形成了长效性的体制机制,无疑,为留守儿童撑起了一片蓝天。但相对于暑假和寒假,留守儿童没有了学校的看护,他们的物质供养和精神抚慰责任则落在了家庭和社会,事实上,留守儿童在家庭方面的关爱天然缺失,社会关爱因为力量分散缺乏针对性,这就造成留守儿童的假期完全处于一种自我照料、自我管护的状态,众所周知,孩子们在生活、防护、处置等方面能力有限,所以容易发生溺水、走失、沉迷网络等事件。
对于留守儿童应该将假期作为关爱管护重点时期,因为包括城市上班族、农村打工者,在这个时间空当,他们的孩子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以及潜在的危险,不仅无法把握,而且缺乏指导,恰恰在这个时候是需要比平时更多倍的关心关爱,尤其在生活救助、心理辅导、精神安慰等方面,给予他们最大化、社会化的体制机制保障。
诚然,一些假期前的教育和提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孩子们远离潜在的危险和形形色色的诱惑,但真正能够起作用的,恐怕才是切实可行的具体化操作以及实实在在的关爱行动,比如发动社会力量在假期举办各种活动,帮扶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咨询辅导,组织留守儿童与父母相聚……让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填充他们的假期时光和孤单心灵,防止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当然,留守儿童作为社会化的一种系统性问题,开展上述活动的支撑,不仅仅是各级机关工委以及关爱儿童机构的事情,更需要一种社会化救助体系以及在我们制度框架内的措施和政策,包括许多制度制定者,能够在体制机制运行的基础上,把假期这个留守儿童的特殊期,作为一种长效性、制度性、科学性的社会化关爱儿童机制保证下来,而不是出现类似伤童死童发生后的亡羊补牢。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我出生于96年,改革开放大丰收的时年。八个月大的时候,父母随着浩浩汤汤的打工浪潮前往充满着奇迹和活力的深圳开始了长达二十几年的农民工生活。而我便留在农村的爷爷奶奶身边。当然,贫穷落后的农村里,我不是特例,我的身边,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只不过我是父母都不在身边,别人家至少有个爸爸或妈妈。
小时候,父母两三年回一次家,在我的脑海里,几乎没有父母这个概念。爷爷奶奶就是我最亲近的人,父母回来我从来不亲近他们(年少不懂事)。
回首过去,我没有和父母牵过手,不知道父亲的肩膀有多宽厚,也不知道母亲的怀抱有多温暖。实话说小时候的我,压根没有一个女孩子的样子。田里玩泥巴,捉蚯蚓当饵料钓青蛙(城里人应该没玩过,现在我为当初杀戮青蛙们的行为感到羞愧),邋遢至极乱糟糟的头发甚至长过虱子。那个时候,一毛钱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我曾经在一条臭水沟里发现过两毛钱的纸币,左顾右盼了一会儿确认没人之后捞了起来,清水冲干净晒干后拿去买了两根辣条。
在我的记忆中,小学阶段我一直吃的都是不完整的苹果和梨子。爷爷奶奶大山里生活了一辈子,勤俭的人儿。爷爷最喜欢在傍晚的时候去集市买剩下的水果,这些水果往往都是烂了一点儿的。拿回家,奶奶用镰刀把坏掉的部分挖掉,洗干净了给我和弟弟(我三岁的时候弟弟也出生了,也被送回家来)吃。
后来大一点儿了,爸妈在深圳有了一点经济基础,寒暑假想着接我和弟弟去团圆。我每次都是哭哭闹闹被亲戚拖上大班车,一路从家里哭到深圳,加上晕车,一路吐一路哭。爸妈在深圳住的也就是二十平米左右的廉租房,我和他们始终亲近不起来,连桌上的水果我都不敢拿着吃,倒像是位客人。
好在爷爷奶奶对我百般疼爱,奶奶是初中文化,在那个年代也是知识分子了,所以对我的教育就是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好的大学走出这鸟不拉屎的山旮旯(虽然有点像上个年代的励志故事,但事实还真是这样)。我不用干太多农活,空闲时间就学习,因此成绩也是稳坐全乡第一,最后考上市重点,经历重重磨砺考上985高校。野鸡变凤凰,故事很老套,但是实实在在地发生在我身上。
留守儿童也没有那么多心理问题,没有那么不堪磨砺。如今的我是湖南大学一名大二学生,我开始有了自己的全新的生活。
我理解了父母在外打工的不容易,明白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我的童年虽然没有父母的教诲和陪伴,却也很传奇又接地气。
我比别人更早地独立,比别人更加明白亲情的珍贵,我也更能去珍惜身边人对我的每一份关爱。过去那些看起来潦倒,别人无法想象的生活对我来说却是很美好很神奇的回忆,这些事情让我觉得自己有勇气去面对未来的磨砺和挫折。
另外,我从初中开始想成为一名记者,我觉得新闻的力量可以让我改变一些东西。留守儿童的身份让我对苦难更加敏感更有同情心,我以此为动力如今也终于成为了一名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我相信未来会更好。也希望,留守儿童能得到社会各界更广泛的关注和爱护。留守儿童可能对一些问题,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看法和观点。人的路还是靠自己来走,好好加油。有空可以关注心理,看看别人的见解,希望你会和我一样受益匪浅~
87年生。正宗的留守儿童啊!
1、打架没有父母替我撑腰,被别人父母威胁过。这真的是一大悲剧。有时候明明没有打架,有小朋友故意说我打了他…
2、特羡慕那些父母在身边的孩子。小学二年级就拿着我妈的婚纱照蹲在路边哭。哎,大人总以为小孩没有忧愁…
3、过年父母会回来,过完年,总是趁我上学的时候离家。我放学回家看到家门口晒了很多衣服和被子我就会猜:这么多东西都搬出来晒了,我妈肯定还在家…忐忑地去各个房间找,也许我妈在厨房,也许我妈在院子里,也许我妈在后面的厕所里。家里寻了遍,知道妈妈已经走了。还在爷爷奶奶面前装作什么事都不在意的样子。
4、被迫学会看脸色,承受难堪。总有些亲戚说话难听,到我家来看望我爷爷奶奶时,会说:你就这样住在这里啊?赶紧叫你爸妈多寄点钱回来!每次我都觉得难堪,总觉得自己在白吃白喝。所以,尽量主动干点活,希望别人不要说我是在白吃白喝。
5、被迫听他人说我妈的坏话。婆媳关系方面的…我爸妈除了过年都在外面,所以说我妈的坏话都是被我接收。我要是反应激烈维护我妈,就会被说:跟她娘一样,balabala… 有次我又听完我奶奶对我妈的指责,我气急了,把正在饭碗重磕放在桌上,眼泪立马流出来了。没几天,又有亲戚来我家,教训我,说我吃饭没教养,嫌饭不好还摔碗… 我一句都不吭声,既不愿又不敢,因为我怕她们说我妈的坏话。从小就没人替我发声过。
6、最怕听的歌是《世上只有妈妈好》。
7、变得容易哭。每年过年,都会呆在妈妈身边哭。我妈会骂我打我,因为觉得会不吉利,来年挣钱不顺。
8、对父母又有爱又有恨,这很让人痛苦。和父母的关系上有很多纠结的地方。我是小女孩的时候,呆在母亲身边的时间不多,但我成了大女孩的时候,母亲处处插手我生活,所以有很多很多爱恨交织的矛盾。没法子啊!都是命啊!好在我自己走出来了~
9、由于在很多亲戚家寄生过—寄人篱下的经历不提了—所以,当他们现在提起时,我总是表现得很感恩的样子… 自己刚生了一个女儿,计划再生一个。计划再收养两个孤儿,给他们一个完整的家。庆幸的是,老公和我想法一致。
过年的时候,爸爸妈妈从广东回来,想要抱我,小时候怕生加上和爸爸妈妈很久没见了,不敢让他们抱,躲在奶奶背后!奶奶总是笑着说“傻啊!这是阿爸阿妈呀!”
过了一会儿爸妈就会拿出各种好吃的来引诱我,小孩子经不起诱惑,很快就和爸爸妈妈好上了!除夕的那天晚上洗完澡就会穿上爸妈给买的新衣服,过年的时候就屁颠屁颠跟在他们后面去拜年!
平时和奶奶睡,过年期间会和爸爸妈妈睡!
然而好景不长,刚粘上爸爸妈妈没多久,他们又要去广东打工了(一般是大年初七或初八)!记忆中他们都是早上六点多出发的,天刚蒙蒙亮,很冷!奶奶会煮点粥炒个青菜给他们当做早餐!爸爸妈妈吃完再坐一会儿寒暄一下就要走了,那时我一般是被妈妈抱着的,要走的时候奶奶就会过来抱我,然后我就开始哭!哭了多久已经没有印象了!那时候奶奶总是安慰我说“哭什么,阿爸阿妈是下广东寻钱去的,你以为是去玩啊!不下广东寻钱去哪里有钱给你读书!阿爸清明又会回来了”。
过年分离的时候奶奶会说爸妈清明就回来了,不要哭;
清明分离的时候奶奶会说暑假的时候爸妈会接你下广东的,不要哭;
暑假结束分离的时候爸爸妈妈会说过年就又见面了,不要哭!
04年的时候,过完年爸妈走的时候我就开始哭,他们是开摩托车下广东的,到了广东居住的地方打电话回来报平安的时候我还在哭!那时候已经哭不出眼泪了,完全就是在干嚎!
爸爸妈妈觉得没办法了,只好把我和我哥接到广东读书!是妈妈回来接我的,要离开老家的时候我又开始哭了,因为要离开爷爷奶奶了!
其实也没有这么惨,我总是哭因为我泪腺比较发达!印象中比我大两岁的哥哥就没哭过。
我觉得如果有能力的话一定要把孩子带在身边,实在没办法那就给孩子买个手机多点沟通和扯家常。因为大部分的爷爷奶奶都是没什么文化的人,除了教小孩子要听话其他的什么都不会了!这会导致小孩子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被环境熏陶出来的!
农村的环境真的不敢恭维。考上大学的那部分人一般都在城市里工作,小孩子平时根本没机会接触,他们在村里接触最多的是那些不读书也不出去打工的社会混混!记得小时候身边的小伙伴最喜欢谈的话题就是“谁家的哥哥在外面认识多少人,打架可以叫来很多人”之类的,至于村里的大学生我们根本一个也不认识。
我们村里的混混也大多是留守儿童,小的时候受到环境的不良影响逐渐的堕落,然后自己又成为了制造不良环境的一份子,这环境又继续影响着村里的小孩子!真是个可悲的循环,而把自己的小孩子留在这样的环境中简直就是让他自生自灭。
如果自己的孩子是个姑娘并且长得还不错的话……呵呵!和爷爷奶奶说去同学家留宿!然后廉价宾馆40块、60块或80块一晚的都有,再然后也不用我说了吧!这个真的不是危言耸听,农村初中生很普遍,没错,就是初中生!
不管怎样,希望你的孩子是被你教育大的,而不仅仅是喂养大的。
92年生。奶奶说父母生下我几个月就外出打工了。
父母十几年都不回家,印象中好像一辈子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和姐姐一起同桌在老家吃饭仅仅只有两次,说出来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置信。
什么样子的体验,就是年幼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压岁钱也是所有邻伴里面最少的,好歹人家父母还会回来过年,对吧。长大了却发现自己担子比任何人都重,给我的感觉吧,我没本事还小的生活父母把我一脚踢开,长大有能力就是赚钱养家,所以就一家人待一起。
到现在,我都不想与父母住在一起。为什么,没感情啊,没有共同话题啊,没有相同的世界观啊!当然我还是会原谅这世界的任何人,因为像我们这种渺小世界里沙粒一样的人,不想成为别人的负担就只能成为别人的利益。永远也别为别人抛弃自己而感到难过哭泣,因为没有任何意义。
大家也许真的知道,农村的封建落后、世间冷暖、家长里短、攀比心理真的很可怕。到现在我都厌倦回老家的感觉,自己的努力自己知道,并不需要太多人参与,哪怕是最亲近的人。也感谢爷爷奶奶,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让我们懂得感恩。
因为拥有的少,我们才学会了知足;
因为苦难多,我们才学会乐观。
前半生不能自己决定,后半生可以自己改变。
希望这世上所有人都不要成为留守儿童。
半个留守儿童吧,留守中的幸运儿~~过的还好,没有像有些评论那么苦,给我的印象就是………和妈妈待一起的时候总是帮妈妈干活,不知道那个时候为什么那么勤奋…虽然妈妈有带我一段时间,但是睡觉的时候还是和爷爷奶奶睡。现在20几岁,自己在外面工作,也不会想爸爸妈妈,比较挂念爷爷奶奶。。。。这段时间感觉,爸妈亲自带大真的蛮重要的,很庆幸我的爷爷奶奶虽然没读什么书,但是也不会没文化很可怕的感觉,就是好好带小孩的老人家。
还有就是 自卑;怂;穷;没有零花钱,特别是班里同学都有= = ;自己喜欢画一些乱七八糟的小东西,但是也不会给长辈看;胆小;羡慕那些胆大的同学,什么都会说;在家从来都不好意思表演,唱歌啊什么的,在小伙伴面前就各种放,要是中途遇到长辈,就马上很尴尬。。。;自己的兴趣爱好不会被重视;
还有还有,最近面对的事比较多,确实有些做人做事上做的还不够妥当,就有点埋怨为什么小时候没有人教我,但是想想自己妈妈也不妥当。。。。还是算了吧。。。自己学着点。。知道这样说妈妈不太好毕竟是生你的人。。。。。。。
噢…有个问题我也想知道…现在父母老了,就会想和儿女亲近些,但是自己并不想啊…现在还有点躲着父母的意思,有种拒绝他们“好意”的意思…但是又不想他们伤心,并且以前就只是寒暑假才有机会呆在一起,但是基本上都会吵那么一下下……甚至觉得父母可有可无………我知道他们只是带我比较少而已……再加上父母之间感情不好,所以很不喜欢有时候妈妈会对着我矫情,一听到就不耐烦不想回答……(好白眼狼…一点都没有贴心小棉袄的样子)所以我的问题是什么…我也具体不来………
可能是想有个人可以告诉自己…变成这样不是我的错吧……
那我以后要怎么给自己小孩树立榜样…?如何做好一个长辈的榜样…?我可不想变成我和我妈这样的感情,太不自然,有条件最好自己带孩子,就算不能自己带也可以配个手机时常联系着(我父母就觉得又没钱我又少说话用手机干什么,用手机还影响成绩,因为没人开导没人和我沟通你也不相信我所以没话讲啊),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就只是取款机,童年还好,并没有因为是留守就多憋屈…但是性格的东西,真的很难改…在我最需要的时候(也不能说不在身边)帮助不到我,现在我自己开始独立了依然帮助不到我,还影响我判断…对父母是没好感…………噢…这只是我觉得而已,父母却依然觉得你是他们的小宝贝,(毕竟也花了不少钱的)…
90后。成年不久。
以前一直不肯承认自己是,这个称呼跟农民工一样,简单粗暴,听起来真的有些伤呢。
说起来这一说法似乎是农民工衍生出来的呢。我身边有很多,从小父母便外出务工,放在爷爷奶奶家或者亲戚家寄养。最基本的表现就是缺乏教育,很多初中高中就辍学了。然后更深层次的缺爱可能一时半会儿也体现不出来。
说到缺爱,也无非是那个时候,别人有的东西你没有。
我自己也算留守儿童吧,十九年,有差不多11年是没有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也是各种亲戚寄养,现在爸妈还笑我说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我活过的这些不多的年龄,被人为地割裂成了两份。一份在父母务工地城市,一份在户籍所在地家乡。
到现在我也没有归属感,我不知道到底哪里属于我。
然后没有安全感。
然后每次听到这个词都很伤,伤的不是童年经历的时候,而是成年后开始发现,原来这个说的就是自己。
然后自己就发现,这就是个正常的社科词汇,伤自己的只是玻璃心。
这就是自卑感。也不过是别人有的东西你没有而已。玛丽苏文一些就是,每天早上在500平米的床上醒来,也会很孤独。农村的孩子到城里居住都会面临一个身份的问题吧,这一点城里的孩子就不需要考虑了,而且他们面对农村也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理解就可以了,但农村的孩子对城市的理解估计就要面对城里的审判吧。没有归属感 每次说回家 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回的哪个家 那些被自己称为家的地方其实都是别人的家 真正的家是空房子
人很难走出自己的童年。奈何童年的生活自己又无法选择。
我跟前女友都算是留守儿童吧,她从小跟外公外婆在县城生活,我则是与姐姐、弟弟在农村被奶奶一手带大。
性格走向,截然不同。
她自小教育极为严谨,方方面面被照料得仔仔细细,家里条件不算好,可从来不曾为生计困扰。一切都被家人安排得妥妥当当,属于听话顺从的乖乖女,性格单纯善良,但鲜有自己的想法。若说有,也是自小被家庭灌输的观念。
外公外婆相对来说能够填补点爸爸妈妈的职能,成年后的她与父母关系挺好。
在安逸状态下成长的她,极度缺乏的是安全感。一旦没有安全稳定的环境,就很恐慌。
我的家庭状况向来不好。奶奶一方面带我们生活,另一方面还要应对与我们共同生活的伯父一家,因为大伯母时不时不懂事的冷嘲热讽,奶奶夹在两头很难做人。我们自然也理解寄人篱下的艰难,要帮忙农活,要懂得忍让,要少去计较。庆幸的是,大家都是善良一家人,其实并没有太严苛的界限,我成长的过程是快乐而充实的,我们姐弟的性格成型后都比较活泼开朗,并无太深的童年阴影。
在很长的过程中,只有暑假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寒假较短,通常也就过年几天能相聚团圆。无论如何,有父母在身边陪伴成长,一定比留守要更好。这是毫无疑问的。
奶奶毕竟上了年纪,因为代沟以及性格的缘故,她并不懂得如何教育三个孩子。或者说,她的管教并不能被我们所顺从。我们的学业、生活和情感状况,只能依赖自己解决。人的惰性一上来便很难克服,我们仨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对学习的欲望自然不是很强烈。但每逢人生重要的关口,学习、专业、工作、地点、感情——我们从来不曾考虑父母的意见,父母也不会给什么意见,靠自己就能做出决定。
这或许是留守给我们与父母带来的最大问题吧,无法评价这算好还是算坏。我们仨与父母通常不会交流彼此的苦痛。遇到困难时,宁愿兄弟姐妹互相帮持,也不会去跟父母张口,哪怕仅仅是诉苦。我们更愿意自己承担眼前的困难,而不习惯与父母商量、或要求父母帮忙。
而我们也是通常见了面聊了天才发现,原来在我们不在的日子里,父母也经历了那么多难以置信的困难,也是他们俩自己就咬咬牙撑过去,没跟我们说一句也不曾让我们施以援手。
相较于前女友,我缺乏的是归属感。对家庭的概念不是太重。虽然身上也时常被要求要肩负责任,但多数时刻还是选择了纵容自我,而不是去承担。
我们都比较缺爱。所以一旦有人爱我们,我们都特别珍惜。
很幸运,我是那些留守儿童中的“并非所有”部分,看起来是那么的坚强乐观、自信懂事,只是我想问这些难道是一个儿童应该有的性格吗?一个远离了可以任性、撒娇和调皮捣蛋的童年,一个少年老成、懂事乖巧会察言观色的童年,难道是一个正常幸福的童年?如果是,那我情愿不要这种童年。
如今我已经有25岁,度过了300个月,1300个星期,和父母呆在一起超过一个月的时间,我真的不记得有,两周呢?应该有吧,几次呢?我想一个手掌应该可以数出来了。后果呢?
说起我的童年,我的少年,乃至高中时光,第一个想到的居然不是我的父母,而是我的外公。非常非常幸运,我外公是一个善良、坚强而又有韧性的人,同时他把这些品格很好的传递给了他的外孙。我外公很多时候都是我的人生老师,也是我的好友;
始终不能适应和父母一起生活的日子,原来总是空牢牢的家,突然多出了几个人,总是不那么感觉舒服。也始终不太理解为啥很多大学同学可以和父母每周甚至每天和父母打个电话,我不知道他们在聊些什么,又会聊些什么,又能聊些什么。有次和好友聊到这个问题,我同学说你这和你父母简直就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嘛。我顿时寒毛颤栗,对啊,中学时一个月偶尔还会联系一次要点钱什么的。大学后,由于不怎么需要给他们要钱了,于是每个月联系的必要也都没了。可是这能怪谁呢?怪我吗?我甚至能和陌生人攀谈很久,但是对于那个遥远的亲生父母,我。。。,我也真的不知道是为什么;
特别特别怕冷,而且已经成为心理的一种恐惧。由于小时候从来不会有人提醒你要增减衣服,更换厚的床褥,总是等到白天被冻了一天才会知道要加衣服,晚上被冻醒才会默默一个人去找被子加。那些冻得瑟瑟发抖的时刻深深的印刻在自己脑海里,以至于到现在每次感受到冷都会想起那段时光,然后泪水就要打转。别人感受到冷,也许就只是冷而已,对我却是那些冷的各种回忆,有一种被抛弃的孤独与寂寞,进而开始心冷。这种感觉太不好了,因此即使在夏天我也几乎都是长袖长裤;
明明缺乏爱,却从来不敢也不会去索取爱。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20年以来送出去无数生日礼物,帮人组织过很多次生日,自己却从来没过过一次。有时好友问起,总是一句还早着呢,到时候肯定喊你们;
看到爱的场景,被人关怀后的总是特别容易感动。也许很少有人可以理解,为啥我看到父母带着小孩一起逛街,看到地铁里小孩儿抱着父母腿撒泼哭闹我都可以呆在那儿看很久很久。因为我从来不曾经历过,不知道听父母讲故事,给父母撒娇哭闹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每每看到就感觉那些小孩好幸福。
马上就是外公的百天忌日了,小时候曾答应带他去长三角看外滩和园林,去山东看大海,去北京看升旗游故宫,坐着游轮游遍长江,去云南和缅甸看他许久不曾联系的亲戚,乃至后来我国外读书后说要带他到外面去看看。不曾想如今在第三个愿望后,剩余的再也无法实现了.拍过很多照片,给外公拍的却是不多,这张是陪您在海边的时候给您拍的,您当时笑着说真好看,说以后不在了可以做灵像,不想这么随意的一句话居然就成了现实。很悔恨大学期间没有多多陪您,也悔恨到国外后没有和您经常联系,以至于最后一次通电话咱爷俩都俩了点什么我都忘记了。但是我现在想知道您在那边过的还好吗?三个月来我梦到过您六次,每次都会有咱爷俩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常言道希望相随,有梦最美,却不曾想再见到您的希望却真的就这么的不存在了。本来还说我回去后陪您坐船从成都开始游长江呢,结果就差了这几个月。还记得您后来总是说“多照看一下我,我还不想死,好生活还没过几天呢,这几个外甥都还没回国呢”。每每想到此,真的是。。。
前段时间热播的韩剧《没关系,是爱情啊》,里面在男主经营的咖啡厅打工女学生吴少女是名副其实的问题女生。但是她说了一个名词,我去搜索了以后在家哭到半夜。
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指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期反复出现的持久的违反与年龄相适应的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侵犯他人或公众利益的一类行为障碍。这些异常的行为在国外国内通常称为所谓的反社会行为,主要表现为儿童期的说谎、逃学、打架、破坏行为、攻击他人、偷窃、欺诈等品行问题。
她当时很理直气壮的指责男朋友:我是品行障碍,你怎么可以这么对我。
我是资深留守儿童。但是我觉得我当时是病了。而不是大人们说的犯错不改不承认死倔。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你不能要求每个孩子该什么时候懂事,什么时候开始认真。环境真的会影响每一个人,没有人能否认掉坏境对自己的影响。
我的童年是在亲戚家长大的,从小学开始直到初三母亲才不再外出打工,领我们回家住。在这中间在亲戚家长大的时光亲戚从不给我零花钱,我指一毛两毛五毛此类的。也从不给我买任何文具,没有了就是偷同学的。亲戚家姐姐老是用一毛两毛的诱惑我去洗碗。
我的人生从记事以来就一直在犯错。先是说谎,然后小偷小摸,到最后大了偷父母的钱离家。但是现在想想真的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举动。而且没有羞耻心!
初一中午放学偷了学校门口书店的漂亮本子,在放学的时候,被老板发现追出来,拎回店里。到下午基本上全校师生都在讨论这件事了,我也有勇气去学校。上课前女老师特地跑来嘲笑我:真的是你偷得啊!老师真的是嘲笑,表情语气。现在只要想到就很难过,但是在当时一丁点也没感觉,就想说知道了就是知道了。
同时间在家里偷妈妈的钱被妈妈发现,妈妈很痛心的拉我谈话,我也没有感觉。现在回想起来妈妈的眼睛也让我心疼。爸爸回家很生气打了我一个小时,被打的时候也没有我犯了错我偷了钱这样的想法,爸爸生气的叫我承认错误我也死不开口才会一直被打。当时完全没有感觉到自己因为犯下的错误太多已经让父母操碎了心。
其他此类的事情多不胜举,我难过的是当时不懂事、不听话的原因就算我现在知道了也不会有人想要理解我。
大家都只会想你怎么这么不省心。而且我有很多对比,舅舅家孩子跟我年纪差不多大,问舅舅要钱买新鞋,挺贵的,得两三百。但是他是当着亲戚的人面前要的,舅舅就同意了,说改天带他去买。大家都说舅舅惯孩子了,舅舅说:这么多人在,小孩也不是第一次问我要鞋了,我不买的话小孩子的自尊心怎么受得了。我听见了以后就是听见了。当时也没有办法理解父母没回家之前没人照顾我自尊心这件事。
我在亲戚家住的时候,因为犯了很多错误,亲戚家也不会包庇我,会出去七嘴八舌的和邻居讨论。所以我应该是周围圈子里大家心目中嘴巴里的坏孩子。久而久之我觉得自己可能本质上就是一个坏人,这辈子也就这么过了。在亲戚家父母都回来看我的话,吃饭的时候是最煎熬,亲戚会在酒桌上悉数细数你犯过的错,不许你下桌,直到他们不想讲为止。父母没有为我说过话,因为这样的认知,我觉得这辈子可能就这么过了,没有人会给你丝毫的尊重。
所以到后来我慢慢懂事了以后,开始认真的想要学习生存技能,努力在社会混饭吃。离开从小长大的圈子,希望以后不用再回到那个小山城。
现在变好的原因是妈妈一直没有放弃我,不再打工回家了以后就一直认真对待我的所有想法,培养我的责任感。
因为小时候缺失的爱,在我起初不上学的时候去工作以后一直没什么安全感,会去讨好所有人。
因为从小不被人喜欢,所以特别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不敢做可能会让人生气的事,不敢跟别人发生冲突。很多时候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想让别人失望,现在也还是不太改的掉。
因为没有得到过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拿到工资以后什么都想买。没吃过的零食、笔记本、衣服。
就算环境可以影响人、但是真正让人改变的是爱。
从小就开始偷东西吃,偷瓜,偷鱼,偷鱼偷桃,各种各样,最狠的一次把人家一地瓜全劈开只吃最中间没籽那一坨。真的是野啊!当然也没少被骂,奶奶骂不动老爸就不电话里骂,说等我回来就叫人打个斧子镰刀,天天上山割草砍柴,让我笑了一次又一次,当然是打完电话的时候;家里人骂了,出去外面也是骂声一片啊,各种难听的,顺起来那调调绝壁是首神曲,而其中最难听的莫过于没家教了,不过当时不这么认为。
后来被中喜欢上了看金庸的小说,天天都看啊,上课看,晚上下自习回家在被窝看,为此我还学会了把旧的充电手电筒修好这样一个神奇的技能(可惜啊,现在荒废了)。
我们还去游泳。我们那有两条河,我们有时偷了瓜就扔河里,让它漂,我们就去常游泳那个位置截,泡过水的瓜就是爽啊!游泳的时候大都在暑假,而暑假我们也会赚钱。那时赶集在那种小茶馆有人收青蛙及田鸡,大约七块八块一斤。那个时候我们已经会去游戏厅摇lei子了,拳皇,三国志,各种热血沸腾啊,可我们没钱啊,就只好去钓青蛙了。钓青蛙是真的好玩啊,一根竹子,一条线,一个蛇皮袋,然后找个蛤蟆,搞下它的腿,绑在线上,就可以了,看着青蛙吃蛤蟆也是很快乐的啊。我们先从自己村开始,走遍全村,一次又一次,本村的青蛙几乎灭绝,然后就去邻村,然后是更远的地方,记得当时有一次早上6点出发,到下午一点才回家,全用腿走。当然收入也还可以,最多的一次大概有11斤,不过是三天的成果,因为大约三天赶一次集。大约到初二吧,基本每年去去。我记得很清楚,初二那年暑假我用一个月赚了1000+,帮家里付了榨花生的钱,还买了盐啊化肥啊,各种家里需要的东西。
钓青蛙的时候中午好热我们就去游泳,任太阳晒,任蝉叫,我们自在水里快活,偶尔有些人家天热出来干活,如果有年纪差不多的女孩路过我们就起哄,可惜不会吹口哨。
后来,中考了,我们几个同届的人只有我一个人考上了重点高中,其他有一两个去了私人高中,而大部分人去了打工,他们也像他们的爸妈一样,出去打工,留下老人在家。过年回来他们还叫我去酒吧玩,听说可以和妹子一起跳舞,可惜我不会。
我从高中开始在外面租房子,和一个朋友合租。现在我也是和朋友合租,听其中一个175+及有八块腹肌的哥们说他住校时想家想得都哭了。我就没有,从小到大都没有想过家,也不怎么想爸妈,可能是因为有小伙伴吧。要想也只是想他们过年回来带的好吃的。
一直从小到大,身体是自由的,想干啥就干啥,不会去犹豫太多,想到就做,最烦婆婆妈妈了。哎呀,写到这里发现题主问的是现在什么状态,看了下上面写了这么多,哈哈,好像写偏了。
我后来高中毕业进了个普通211,现在大学毕业,就和我其他城市里生活的同学一样,找了个工作,做些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事。噢,对了,上面也说到,是和同学合租,哈哈。
心态方面的话,我觉得我是挺乐观的,高中的时候好多同学有啥事就找我开导开导,那个时候我学会了吹牛,
没有安全感;凡事靠自己;压抑自己的情感表露;不敢奢望爱情,像顾城的那首诗“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作为一个留守儿童,可能我比大部分留守儿童都要幸福。
13岁那年,我开始读初中一年级。父母亲征得我同意,离家南下深圳。那时候,青春期的叛逆一波接一波袭来,我渴望早些走出这片大平原,但没有立即外出打工,也没有像村里的很多同龄人一样去先去技校学习,一年后外出打工,而是在小学校长的推荐下去了县城惟一的私立中学,寄宿读书(这所中学带给我的积极影响不可估量。有时间单列)。学校里很多都是留守儿童,大家在寄宿学校像个大家庭。在这里,我并没有感到留守的悲伤,反而感受到自由。一路平安读书,直到考上大学离开。
我的留守身份带来的坏处不多,但其中有一条让父母耿耿于怀:我们的关系不够亲密。不管他们和我多么努力去弥补,心里总有一道隔阂。这怕是留守儿童普遍的情况。
但是我要说的,不是我的故事。是那些在不同阶段离开学校的留守儿童。
经济大潮趋势农村人外出打工,我几岁时,周围的留守儿童已经很多了。父母在外打工,每年农忙季节回家几天,过年回家,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小伙伴们由爷爷奶奶带着天经地义,吃饱穿暖其他不管再正常不过。学不学习全看造化,学习不好的小伙伴最常听到爷爷奶奶的话是“哎,你呀,跟你爹一样,不是学习的料子。”然后就没了下文。倘若你讲言传身教的道理,他们多半嘲笑着回你(也有自嘲成分)“我们又不识字,怎么教?”所以,那时的小伙伴能不能读初中,全看自己有没有想继续上学的意识,没有人能帮到你。好就好在如果你愿意上学,家人不会阻拦。
当他们看到没有多少知识的儿子也能盖起小楼后,就更加不关心孩子的教育了。所以,上大学的概率极低。直到我考上大学的那一年,爷爷觉得扬眉吐气要求父亲在老家大肆办酒席时,我才知道,我是村里第一个正统本科大学生。时间是2010年,地点为豫中南国家级贫困县新蔡某远离县城的小镇。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吃惊的结果。
有了以上背景,以下留守儿童的经历就更容易看懂了。
小学辍学:
老闷儿(外号),92年生人。村里大家族的后代。小学没读完,追随广州打工多年的父母亲生活,不再继续读书。干过很多工作,终因感觉太累,来钱太慢,成为摩托抢劫党,被抓次数不明,2013年被另一伙打断双腿,挑断筋骨,随父母回老家至今。
黑蛋(外号),91年生人。5岁时母亲自悬门头,家穷父弱,常被邻里欺负。小学毕业找到父亲,在外打工,兢兢业业。而今拥有一辆挖掘机,盖起二层小楼。已成家,有一个儿子。每年大半时间在外,不定期回老家。每次时间很短。一个姐姐远嫁山东,不与亲戚来往。
小兰,90年生人。由爷爷奶奶照顾。由于父母不寄钱回家,无法支付学费。小学未读完便南下找父母,工作没几年,结婚生子,成为农二代。
初中辍学:
娟子,90年生人。本为外村人,刚出生不久,父母离异,由本村外婆养大。初中未读完,往广州打工。后嫁给南阳市区一从商者,育有一子,家庭幸福美满。常见朋友圈晒全国各地旅游照片。每年过年回家探亲。
小辉,90年生人。父亲为村里医生,10岁时父母外出打工。初中读完,不愿继续学业,先后去平顶山煤矿类学校、漯河食品类学校和厨师学校学习,2012年完婚,目前做大厨。
龚(忘记名字和外号),91年生人。幼时由爷爷照顾,父母和奶奶在广州打工,主要工作是收废品(常偷盗,参与造就了大荷兰人的坏名声),率先致富,在村里一片瓦房时,已建起三层楼房,一时风光无限。初中毕业,家人出资经商,不会不愿各种原因导致失败,后娶了我小学校长的孙女(大专毕业),育有一子,目前感情不好。
小翠,95年生人。我堂妹。幼时随父母在厦门生活上学,据说成绩不错。6年级时被送回老家。读完初一,恋爱,离家出走,与男友南下打工。后提婚事,三婶不满礼金太少,男孩父母本不情愿,于是婚事搁置,双方家长决裂。两人痛苦万分,私下发展恋情。目前在厦门打工。
小宽,88年生人。我表哥。初中时打架斗狠讲义气,表嫂对他一见钟情,不顾家人阻拦,初中毕业后结婚。婚后常吵架(表嫂人特别好),表嫂经常回娘家。表哥先后在农村养殖兔子等,结果都以惨赔收场。现在广州从事摩托车拉客。育有两子。
胖子,88年生人。初中毕业后,在亲戚帮助下从事收购粮食生意,小赚一笔后炒股,后股市大跌,赔了60万积蓄,一蹶不振。今年开始做建筑工地水泥业务。育有一女。
列举几人,都是身边的例子。留守儿童的身份带给我们有积极的一面,但是更多是负面。我常常想,相比西部恶劣的生存条件,阻隔我们的不是大山,而是我们的心。
所幸,去年过年回老家,发现村里有很多年轻父母已经不再外出打工,而是在家里经营土地和生意,把孩子送入教育更好的私立学校,这是一个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