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川:读懂群众这本“书”

有这样一部书,不好说难与易,可能有的人一辈子也没有读懂。可以说,读懂了它,就明确了前进的方向、使命、责任,就明确了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这本“书”就是群众。

读懂群众,就要身入群众。一个干部与群众的心挨得越近,为群众办事的劲就会越足,为群众解除疾苦的决心也就越大。亲戚越走越亲,感情越贴越近。经常到群众中“走走亲戚”、“串串门”,村里的情况掌握透了,人头熟了,才能知道他们高兴什么,不高兴什么,厌恶什么,痛恨什么,才能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把精力用在为民造福上,把智慧用在搞好工作上,对工作就能达到应付自如,干得来、摊得开,不出乱子能发展。一旦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就会念念不忘自己肩上的责任,私心杂念就会少了,为民谋福祉的热情就会高起来。

读懂群众,就要心系群众。无数事例告诉我们,如果浮于表面,不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去,抓工作就会心里没底,茫然无措,有时就是吃了力群众也不领情。群众是最有智慧、最有办法、最有力量的。这就要求我们做个有心人,放下架子,迈开双脚,到一线去,了解群众的疾苦、困难、愿望,了解群众的喜怒哀乐、苦辣酸甜,听取群众对我们工作的评价、判断、意见,问计问策,向群众学,在实践中学,不断增强做好农村工作的各项本领,悟出做群众工作的道理,这也是读懂群众的捷径。

读懂群众,才能尊重群众。习近平副主席调研时曾对大学生村官们说,“农村基层的工作经历是人生的一个坐标,有了这个经历,就更清楚地知道什么是群众、如何尊重群众,知道什么叫实事求是、如何尊重事实。”只有在基层锻炼过,干过活,做过事,挨过苦,受过累,才能读懂群众,推己及人,换位思考,理解老百姓的苦衷。在做决策、拿措施时,才懂得尊重同事、下属、群众意见,尊重事实,尊重规律,避免凭空臆断,“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

读懂群众,要情暖群众。“真”“情”只是两个字,却又不只是简单的两个字,要能经得起风雨的吹打,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带着感情,我们对人民群众才能读得进、读得深、读得准,才能真正读懂。“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情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党员干部要放弃官念,树立农念,真情对待群众,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服务农村。应放下架子,换位思考,站在农民的角度来处理问题,少一点官味,多一点人情味,对人民群众的冷暖疾苦感同身受,用热情影响群众,用真情赢得群众。

(文/旭川)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