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26日电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了未来十五年我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是新时期推进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纲要》提出要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大力发展中医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构建集医学影像、检验报告等健康档案于一体的医疗信息共享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跨医院的中医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中医医疗服务应用。利用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
那么,“互联网+”中医医疗如何加快推进?还有哪些难题待解?未来中医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近日,北京泰济堂中医医院院长、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张克镇作客新华网访谈间与网友在线交流“互联网+”时代的中医医疗产业的发展之路,并回答记者的提问。张克镇表示,很长一段时间,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一直在医院高墙之外游弋,但站在时代风口,医疗行业也不得不做出改变。移动互联网正在以势不可挡的力量渗透医院围墙,创造新的机会和挑战。
张克镇认为,“互联网+”医疗是大势所趋,可能会在五个方面对传统医疗行业产生巨大影响。一是倒逼医患关系改善;二是改变医疗服务模式;三是加速医学进程;四是降低医疗成本;五是变革医学教育平台。同时,张克镇认为,互联网给医疗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目前很多企业在用互联网盈利模式来做医疗服务,从经济角度看似合乎商业逻辑,但从医疗角度来看,存在很大风险。(李强 孟欣)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好!欢迎收看《新华访谈》。今天我们聊一个和大家身体健康相关的话题,就是“互联网+”时代的中医医疗保健之路。去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7月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大力发展线上线下新兴消费和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等新兴服务。这两个文件鲜明地提出了着力发展互联网+健康,并提出了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也是老百姓比较关心的热点话题。今天我们请到了北京泰济堂中医医院院长、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张克镇做客演播间,张克镇院长多次应邀在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授课或演讲,在临床实践方面创立并实践了全新针灸模式与中医诊断模式,并将传统中医理论用现代科学方式进行解读和发展,具有极高的理论与实践素养,张院长,欢迎您!
张克镇: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请问张院长,“互联网+”战略的深入实施会给传统的中医药行业带来哪些改变?
张克镇:首先,我们要知道互联网是一个什么东西,实际上它就是一个信息平台,在这个信息平台上面,传统行业里面,凡是信息不对称的都会受到冲击,甚至会被颠覆。
我们医药界在信息不对称这方面也是比较突出的,例如医患之间,医生专业的素养显然比病人要高得多,病人和医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非常明显的。
通过这个平台如果我们的互联网越来越发达,你看我们的手机移动终端越来越发达,首先改变的就是医患关系。怎么改变呢?比如,第一,病人掌握的信息量的问题,随着手机移动终端我们会有各种动画、视频,来解读医疗方面的健康知识,原来被我们认为非常抽象和专业的东西,现在会非常直观、通俗地被我们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疾病是怎么来的,它的发病过程以及用什么药物能治好,这样的话,信息的不对称会逐渐得到平衡。随之而来的就是医患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发生变化。
第二,在这个信息平台上患者会自发建立很多群,像我经常遇到,比如某个疾病会有一个疾病群,比如老年有老年的群,还有一些妈妈生完孩子后有妈妈群。像这些群我们不要小看它,你看首先它们之间的交流不仅仅是相互交流一点经验的问题,它甚至还会评价医生的医术高低,在这个平台上例如我在哪个医院被哪个医生治好病了,而另一个医生治了十年没治好,就会在这个群里相互推荐。如果没治好的病人找到这个医生治好了,就把原来医患关系一对一的模式颠覆了。
后续就会产生对医学影响非常大的作为对医生的评价机制会得到改变。你如果有些医生因为写论文或者职称很高,他的论文写得多,但是他的临床水平可能差一点,那么这样的医生很可能病人找他看病的会越来越少,而相反有些临床水平很高的医生,他甚至没有时间写论文,这样的医生病人很可能大量找他看病,因为他的临床实践经验很丰富。也就是说,这个医生的优秀与不优秀的评价体系也会被改变。医患关系的改变会反推医生提高自己的医术。
所以在我们医院,我会强调每个医生就做好两点:一是如何服务好病人;二是如何提高你的医疗技术。只要这两点做好了以后,在未来的互联网时代肯定会越做越顺利。
第三是对医疗行业会产生重大的改变。首先,我不知道您注意到没有,12月10日我们中国的第一张互联网处方开出来了,很多人觉得这个意义不是很大,而实际上这是非常重大的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旦第一张互联网处方开出来以后,就意味着通过互联网的远程医疗在我们国家就会上升到即将被实现甚至越来越广泛被实现的趋势。
这是通过互联网医院,杭州的一个医生给一个病人开的,这意味着什么呢?这就意味着有了互联网的平台了,很多医生的资源、优秀医生的资源很可能会全球共享。
像以前非互联网时代,我是这个医院的医生,我就给到这个医院的病人看病,没准现在有美国的病人他知道你的医术非常高,他会通过互联网求医问诊。
二是多学科的融合通过互联网可以得到加强。比如我们所说的远程医疗就是通过信息平台,通过智能化的设备,或者是智能技术是多学科的融合。
另外精准医疗会越来越快实现,通过大数据、互联网平台会实现精准医疗,不会过多地浪费好医生的优秀资源,会使它充分发挥。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另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程越来越快,智能化的程度会越来越高。
现在互联网行业有一个著名的定律叫做摩尔定律,这讲的是在同样的一块芯片上容纳的数据很可能会在18到24个月翻一番,运行的功能和速率也会翻一番。由此推算,我们医疗方面已经有一些智能机器人,对我们的医疗起到很大的诊断、治疗作用,甚至可以替代人体的部分功能。例如有的智能机器人可以给没有双臂的人提供机械手臂等等。
随着智能化程度的加快,就意味着未来智能医疗的实现,智能医疗的实现包括有些器械会代替人体的组织功能。纳米技术研究出来进入我们的血液可以识别某些细胞,前些年已经有了像红细胞那么大小的机器人,另外还可以有一部分代替医生的诊断和治疗等。这就意味着智能化程度提高以后医生的职能会转变,很可能把一些会被机器替代的职能向服务转变。
另外就是和互联网医疗教育的转变,随着手机的中断越来越广泛实现以后就意味着普通的老百姓,甚至我们坐地铁的时候都可以看一下医学的知识。比如非常专业的知识,比如原来我们的解剖课要对着尸体,要一个个用手去看、用手去摸,现在解剖不需要这样了,普通的大众也可以做到,我们了解人体的解剖结构,并且非常直观。我去美国访问的时候,我看他们的解剖台就是数字解剖台,你像了解某一个横断面是有哪些组织,你只要用手指一划翻过来就非常清楚,你要扎一个针,怕下面有什么非常重要的组织器官,你可以用手划一下就看得非常清楚。
这样的话我们很多人甚至坐地铁的时候就可以了解我们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现在我们有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肝脏在右边,我感觉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但是互联网教育普及以后,很可能医学慢慢随着大众的普及会变成大众化,而不是非常专业化,大众化以后病人都知道疾病是怎么来的。有很多病人也不会为了某些症状、某一个指标的下降就非常恐惧。他就知道源头是怎么来的,我改变原因就行了。这就反推我们的医学是以预防为主导的医疗体系的建立。
主持人:是否也意味着会缓解医患矛盾?
张克镇:对,病人也意识到自己不解决问题是不行的,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推到医生或者药物的方面,现在的疾病绝大部分还是不当的生活方式导致的,并不是因为现在的医学不够先进等等。一旦你改变了你的生活方式之后,很多疾病自然就会消失。
另外“互联网+”会改变医疗的赢利模式。例如像制药厂生产的药要通过中间环节进入医院,通过医院进入病人,如果有了互联网平台医生直接给病人看病,开了药以后病人甚至可以直接从药厂购买药物,中间的环节就取消了,这就会使很多中间环节消失后商业价值链重构。另外也会催生很多新生的行业,例如送药上门,还有很多医疗服务会被细化。
尤其随着我们国家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未来很可能针对这个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服务会越来越多,尤其针对老年人的,因为老年人有些慢性病的离了人是不行的。还有很多医疗数据在原来看是无关紧要的,但是在未来的信息时代很可能医疗数据就是最宝贵的资源,甚至有可能用来盈利。
还有就是互联网的结算方式,现在也慢慢和互联网思维相结合,比如原来我到医院看病很可能要交钱,医院才给我开处方看病,未来可能就会应用互联网常见的方式。“羊毛出在狗身上”将很常见的,很多医院之间的联合已经形成了这种关系。
所以互联网会给未来的医学行业带来很多改变。
主持人:正如张院长所言,刚才提到了互联网的各种应用,互联网在当前确实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休闲娱乐,甚至我们所从事的工作的方方面面,互联网织就的高速信息网络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它所带来的各种便利。但是互联网也不是一个万能的东西,它对于传统行业的改变还有一定的限度,那么对于中医药行业而言,张院长您认为互联网+对这个行业还有哪些行业特质是不能改变的?
张克镇:医疗作为特殊行业,医疗的目的是不能改变的,医疗的目的就是改变人类健康或者提升人类健康的。比如没有得病的人我能让他预防病,生病的人怎么能治好病,治不好病的人如何提供人文关怀,这是医疗的目的。互联网通过这个平台让我们做这个工作的时候更为便利,但是改变不了这个目的。
第二是改变不了医疗的品质,如果以前线下医疗的时候病人很少、没有人找你看病或者你治不好病,你不要企图通过互联网你就一下子会变成非常优秀的医生,这是不可能的。这就像我们互联网时代订餐一样,我们通过手机APP就可以让哪个餐厅里的饭比较好,我们点了以后快递就给你送上门,坐在家里就可以吃到餐厅里的饭,以前非得到餐厅才行。
主持人:确实,互联网不能产生菜和饭。
张克镇:对,首先他产生不了菜和饭,二是不能让湘菜变成粤菜,另外也不能让劣菜变成优质的菜。但是我们如何用互联网发展自己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要迷失方向,我们不是强化内核,而是做一些边缘性的东西,甚至搞一些噱头,这都不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更多中药解读:www.yangfenzi.com/tag/zhongyao
更多中医业内:www.yangfenzi.com/tag/zhongyi
主持人:您刚才说了互联网是一个手段,也是一个渠道和平台。最近您也发表了一些关于互联网+医疗的精辟论述,我看了一下,其中您讲到必须在正确的医学思想或理论的指导下建立“互联网+”医疗的内核,这里您所说的内核是指什么?
张克镇:其实我所说的互联网+医疗的内核核心还是医疗本身,包括两个东西:一是有高度正确的医学思想或者是正确的医学理论;二是一定要有扎实的临床能力。我曾经把互联网医疗进行了一个比喻,我说互联网医疗就像一只飞翔的鸟一样,这个鸟的头是正确的医学思想或者是医学理论;落地的脚是切实能够解决临床问题,把病人的健康问题解决。它的两个翅膀一个是医疗的设备,例如我们的检查、化验设备和互联网的平台;另外一个翅膀就是合理的赢利模式。
现在我看有很多做互联网的企业着重点都放到互联网平台和赢利模式上去了,而不是强调内涵,我觉得这样做是有一定风险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从实践来看我们有很多互联网医疗企业还是采用普通的互联网营销模式,采用一种全员拉客户的方式,甚至给你钱,你到我这个平台上。但是它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互联网的医疗和互联网其他行业的不同之处。互联网其他行业,例如,我通过这个平台卖手机、卖衣服有不同的型号,消费者有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标准,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作为医疗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能不能治好病,不能选择治愈一点点或者是治愈不好,不会有这样的选择。互联网其他卖衣服可以退货,医疗不可退货,生命不可逆,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区别,这些区别就决定你必须要做好我说的这两点内核,否则这两点做不好,如果你把这些病人都圈来了,最后这些病人的健康问题解决不了,也就意味着你的不好的口碑也出去得越快,你就很难生存。
第二个说到医学大数据方面的问题,这就和我们现在的思想理论有关系,我们的医学理论也好,或者是互联网+医疗的理论也好,我们一定要有正确的思想来指导。前不久,我看了一本书叫《大数据时代》,是牛津大学互联网学院的一个著名的教授写的,他被认为是大数据时代的语言家。我读了这本书以后发现有很多观点非常精辟,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但是其中有一个观点,我感觉这对于医疗而言是值得商榷的,他说医疗有很多大数据你不要去问为什么,只要知道它是什么就可以了,你也不要知道因果关系,只要有相关性就行了。而这个用到医学上有时候是会出问题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头晕,一个人头晕到医院看病医生一量血压说血压升高,你这个头晕是血压引起的,吃降压药吧。实际上这个病人前几天由于考学精神紧张加上感冒了,这种情况下,血压升高是正常的,出现头晕的症状也是合情合理的。如果你知道这个原因了,把这个原因解决掉头晕和血压都会好,相反你如果把它当成高血压治疗,你治不好,效果还可能越来越差。
另外我们经常坐办公室,颈椎非常差,到医院检查说颈椎生理改变那怎么办?那就要通过手术治疗,这就会导致误诊,其实如果你天天作着看电脑、看手机生理弯曲是很正常的,如果医生告诉你改变坐姿、不要经常低头,要经常锻炼颈部肌肉,这是非常正确的建议,不需要做治疗也可能你的颈椎病就好了。相反你做完了手术后你习惯不改变这个病也不可能会消失。所以医生这些话不要当成废话,这是非常重要的,是解决根本性的问题的。
另外就是互联网医疗的相关性和做普通的销售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大数据的这个平台上,我们了解一个客户在超市的购物习惯,他买这个东西的时候,同时买那个东西,并且经常发生这种事以后我们就要建立一个相关性了,我们就知道这个人来了以后肯定要买这个产品,那么我们在进货的时候就可以同时进,这就是相关性。但是医疗不同,因为销售是希望它发生什么,希望这种事多发生。医疗不是的,医疗是希望这个疾病不再发生,让它消失,让它消失的话你光知道相关性不行,一定要知道它的因果关系,它的原因去不掉,它的后果是不可能消失的,这就是医疗和普通销售的区别。
如果我们不知道因果关系,光知道相关性是很危险的,危险性在哪里?等于我们用一个结果作为原因治疗另外一个结果,这种治疗会产生更糟糕的结果,所以说我曾经说过一个话,我说如果在大数据时代,能帮助我们的医疗确实是这样的,能使我们精准医疗;但是它必须在有高度的、正确的、完善的医学思想的指导下才有意义。否则你那些大数据还是一团糟。
主持人:刚才张院长把我们的下一个问题也基本上解答清楚了,就是我们理解“互联网+”医疗中,医疗是其中的内核,要建立完善的诊疗体系,不能简单从因果上来判断医疗的病因,那是不对的。但是我觉得互联网也是建立“互联网+”医疗的外部因素,“互联网+”也会让我们中医药行业重新焕发更好的市场前景,构建这个行业的新生态和新模式。但正如您刚才所说的,一些错误的医疗概念也会随着互联网传播的速度更快,那您认为在互联网+医疗的健康发展过程中如何规避您刚才所提到的这些问题以及网络的风险呢?
张克镇:如果你要规避医疗本身的问题还是要练好医疗内功,就是我所说的内核。网络的风险无非一个是系统或者是技术方面的漏洞,这很可能会导致用户的信息泄露,例如你的银行卡、社保卡这类。还有就是病人的隐私问题,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现在有很多人倒卖数据,现在有些人已经在这么干了,所以这个信息的保密是非常重要的。互联网其他的一些接口往往成为泄密的原因,包括一些你的合作单位还有社保的接口,还有互联网的接口,像这一类如果你处理不好都有可能泄密。
互联网医疗的风险之外还有一个是法律风险,例如,我在互联网平台上开处方牵扯到很多的法律监管,例如,我们医生有没有从业资质,医疗技术的问题、药品的问题,还有医疗纠纷的问题,这些也是我们未来要考虑的。还有我们大众化的一些东西。例如我们在手机上经常看到的一些APP,这些APP很多人都照着这个去做,那么这些东西真正的内核水平有多高?有些我认为从专业的水平衡量来看还是有所欠缺的。那么有了这种欠缺我们如何认识、鉴别它的高低?这其实都是未来互联网本身的风险。
主持人:现代工业进入智能化4.0的物联网时代,请张院长也给我们网友介绍一下,您觉得未来的医学会变成什么样子?
张克镇:从工业4.0来看,我感觉未来医学的进展用一个5.0来比喻是比较恰当的。例如它的1.0时期是人类医学非常蒙昧的时期,这时候基本上人类是以生存为目的的,我们认为生命是神灵所赐,有了疾病就是遭到了神灵的惩罚,这是巫医时代,是很蒙昧的时期,是1.0时期谈不上医学。
人类进一步发展以后,诞生了一些伟大的思想家,像黄帝内经时代,西方的希波拉底认为生命不是神灵所赐,我们的生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就会架构我们生命的一些模型。例如,黄帝内经里的模型、生理病理规律的模型,希波拉底的四体液的模型等等。
随着医学的进化到了工业革命时期,就是蒸汽机时代,慢慢地有一本书叫《人是机器》,是法国的一个人写的,他用机器的概念解读人体的生命结构,认为人是动态的,这时候也产生了《解剖学》这一类,这个时期进入了生理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我们很理性地研究生命,很直观、理性地研究生命。例如我们的解剖这时候的发展很快。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入电时代以后,我们有了很多的仪器设备,X线、显微镜、CT核磁还有一些生化反映,这些可以把人体的结构细化,看到细微的地方,还可以看到一些对我们身体有影响的因素,例如细菌病毒,就诞生了生物医学模式,这个时期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我们充分利用科学技术,这时候慢慢地有很多生物制药用生化的东西干预人体的一些细胞或者某些组织器官,以及基因测序的完成都是这个时期产生的。我们就可以看到基因的结构,基因的结构、变异、代谢甚至影响它的,甚至可以应用药物干预它进行治疗等等,这是生物医学时代的。
生物医学时代的局限性很大,我们研究的仅仅是我们的肉体结构,我们没有考虑到疾病是怎么来的,疾病的产生不仅仅是肉体,我们突然发现和心理因素有关系,和社会因素有关系,和自然因素有关系,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生命是一个开放体,不是可以被分割还原的简单结构,是一个系统的结构,是一个开放的非常宏大的系统,并且是在不断运动的,所以我们将进入什么?将进入用系统思维研究我们生命的时候。这时候我们以为人是活着的很生动的生命体。
我们用系统思维研究我们生命的同时,这时候互联网技术诞生,我们结合着互联网技术或者智能化的设备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我们智能化的医疗,在医学大众化的教育情况下,我们慢慢会衍生出以预防为主导的医学模式,这是非常重要的。智能化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是互联网的医疗和智能化的设备以及移动终端的结合可以改变医疗很多的问题,可以替代我们病人甚至有些器官组织的功能,还有就是可以替代医生的一些职能。
主持人:未来会不会出现非常微型或者小型的机器人进入体内不用手术?
张克镇:前些年已经出来了研究出红细胞大小的机器人,甚至慢慢可以实现机器人进入身体鉴别细胞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甚至可以对它进行攻击,这些都是有可能实现的。比如前些年我们研究出来的轮椅,例如没有下肢运动能力的,上肢又不能动的,他用神经系统直接指挥,如果我给它一个信号向左转,这个轮椅就会向左转,和大脑皮层的神经信号直接对接。
还有一个是机器人手术,这在前些年也已经有了,也就是说我们有些手术可以用机器人来做,这样未来中医甚至也可以实现。例如,现在看病需要面对面给你号脉,未来如果我把号脉的设备研究出来了,把脉象的诊断研究得非常成功以后,甚至美国的病人我也可以用这个仪器来检测知道他是什么脉象,通过视频问诊一下,最后甚至可以根据这个给他开处方。
也就是说互联网以后会使医疗变得非常简单、精准和安全,像发展到这种极端以后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刚才所说的这个是4.0的话,它将进入5.0时代,5.0时代是医学一定是一个大众化的东西,不是一个非常专业化的东西,它的专业的标签越来越被淡化。我们每一个大众所掌握的医学知识会越来越多。大家可以想一下,我们在30年前开车是一个非常令人羡慕的职业,但是今天呢?今天我们不再认为谁开车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我们不这么认为,因为大家都会开车。30年以后我们今天看医生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很神秘的职业,30年以后很可能像开车一样,每个人都会掌握自我诊断、自我治疗、自我判断的技能,这是非常有可能的,这是很重要的。
所以说到了5.0时代应该是什么?我们会真正地认识到生命是怎么回事,我们就会以生命为导向、以人为本,就不会以现在我们的检查结果和数据为导向。
我们现在以数据为导向没有反思原因在哪里,所以未来我们一定会以原因为导向,直接从源头上预防疾病,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医学。假如我们实现了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并且以预防疾病为导向,这意味着什么?实际上它仍然回归到黄帝内经时代,这正是黄帝内经里面提倡的。所以说我们的医学就是这样一个轮回。
另外,从我刚才谈的5.0来反思一下现代医学,看上去我们的医学技术好像非常先进发达了,而实际上它还是停留在3.0的生物医学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只不过把人体的结构细化了而已,尤其是我们现在看到这个基因结构,我们试图来改变人类的健康命运,仅仅靠这个我认为还远远不够,我们一定要考虑到影响我们身体的因素,影响到我们基因变异的因素,这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那么,张院长我们想再请教您一下,中医对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来说还是比较神秘的一个领域,那您觉得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让中医更好地走出国门,让世界人民共享中医的发展成果?
张克镇:我认为要想让中医真正走出国门必须做到三点。一是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不同,一定要针对这个国家的法律制定相关措施,或者是与他们协商解决相关问题。比如我到美国访问,我就感觉到他们对于中医的进入,首先在美国中医尤其是针灸和医师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它是作为辅助或者是替代医学的形式出现。也就是说你真正进入到医疗或者医师的层面还是有法律的问题。
二是一定要解决理论的问题,我们一定要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把中医核心的精髓表达出来,这是非常重要的。不能说你说你的,你听得懂听不懂我不管,这样他很难接受,他觉得你说的是外星话,很难理解,理解不了就很难落实,所以从理上首先要通,这是非常重要的。
三是一定要有具体的临床上的疗效,也就是说原来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中医给你临床上解决了,这就是中医扎实的临床基本功一定要有,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了这一点你走到哪里去,这都是第一要素,你如果解决不了临床的实际问题,你说得再好也没有用。所以我到美国访问美国第一个立法的内华达州,是第一个允许针灸进入的,当时议会怎么通过的?就是通过这个医生给他们看病,他们认可了以后,大家都一致认为这是可以通过的。所以说疗效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硬道理。
主持人:所以说“互联网+”的时代,中医自身内功的提升还是最根本的。
张克镇:对,互联网只是一个渠道,你有了基本功以后,互联网等于是一个翅膀,你才能飞得更快、更高。如果你自己本身一个是没有理论、一个是临床水平差,你飞不起来。
主持人:互联网正在改变甚至在颠覆我们传统中医的医疗模式,包括医疗思维,但是也给传统医疗产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正如院长刚才所说插上互联网腾飞的翅膀,让稀缺的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更高、惠及更多的老百姓。感谢张院长,感谢各位网友收看本期《新华访谈》。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楼宇烈 北大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等。主要论著有《玄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儒家修养论今说》《中国儒学的历史演变与未来展望》《佛学与近代中国哲学》《王弼集校释》等
大国之大,不仅在于经济发达、体量庞大,更在于文化繁荣、垂范万邦。在中国日渐崛起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去除百年文化悲情,重塑文化自信,迎接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
中医或是一个突破口。
楼宇烈认为,中医的根本精神跟中国的文化是完全一致的,而且最充分、最全面地实践了中国文化的理念精神,中医能唤醒中国人的文化认同,重塑国人文化自信,中国文化复兴将有赖于中医的复兴。
找回传统文化的“魂魄”
“如果让我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我会用四个字,那就是‘失魂落魄’。我们要把魂重新找回来,整个国家才能体魄强健。”
近代以来,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在战争炮火与思想变革中逐步瓦解。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中体西用”“托古改制”“打倒‘孔家店’”等口号相继被提出,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从技术、制度再到意识思想的变革,传统文化的地位正是在这样的变革中逐步沦陷,西方的思想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而用西方观念衡量中国文化的结果就是让我们失去了传统文化的主体意识。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认为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文化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一个包袱。
一个民族要真正走向现代化,必须根植于自己的传统、自己的文化。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已是“失魂落魄”,我们必须要把“魂魄”重新找回来。
“魂”即是“道”,是人对宇宙万物的根本认识,它是中国文化中间具有某种核心价值的内容。所谓的圣人之道,就一个字——“中”。
中国传统文化中主体部分儒释道三教都强调“中”。儒家说“致中”。《中庸》有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是天下人们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人们共行的普遍规则。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万物各得其所,生长发育。道家曰“守中”。《道德经》中讲,“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要保持虚静,守住“中”这个原则。佛教讲“空中”。佛教经典《中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意思是我们一方面要看破这个虚幻不实、无常无我的世界,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假名”,也就是幻影。很多学佛的人消极,走向了极端,就是不懂得“空中”的道理。
那么“中”的智慧又是什么呢?所谓天下有道,道法自然,顺其自然即为“中”。《道德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无为”,提倡要顺应自然规律,保持事物的天然本性,不过分作为,中国人常说“尽人事,听天命”,表达的也正是这个意思。
中医养生理论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顺其自然。《黄帝内经·灵枢经·本神篇》里讲:“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避邪不至,长生久视。”中医强调天人相应,提倡顺时养生,根据阴阳五行、虚实寒热等理论保持人体五脏六腑与情志的中正平和。中医的草药、虫药、矿物药皆来自于自然,中医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也非常注重四季、时辰、气候的特点,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顺其自然的养生理念也强调不能过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吕氏春秋》指出“勿以厚生而害生”,欧阳修在为道家养生著作《无仙子删正黄庭经》作序时写到,“天下有道而人不求,天下无仙人求之。”对当时炼丹修仙的成风提出质疑。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明死生之分,太看重自己的身体了,拼命地补养,反倒害了“生”。
懂中医才能把握、中国哲学的根本特征
“研究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如果不懂得中医的话,我想中国哲学的根本特征是把握不住的,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也是体会不到的。”
中国哲学强调整体关联与动态平衡,而中医的理论体系正是在整体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在一起,处于阴阳消长、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中。整体包含部分,部分反映整体,部分在整体里面的任何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体,整体的变化也会影响部分的变化。正如一张太极图,里面有阴也有阳,阴阳互相包含、互为消长、互为依赖,阴离不开阳,阳离不开阴。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相互联系的整体,用这样一种整体的辩证方式来看待一个生命体,应该说是中医最根本的一个基点。中医治病绝不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一种整体的调适,讲究固本培元,标本兼治。中医的药方也特别重视主药和辅药的组合,讲究君臣佐使,通过配伍产生的整体效果来调节五脏六腑的平衡。现代医学把中医的很多理念都解构了,比如给中医分科,实际上是不符合中医特点的,诚如宋代文豪苏东坡所言:“物一理也,通其意则无适而不可。分科而医,医之衰也。”
中国哲学强调直觉思维,对应中医的“望闻问切”。理性和直觉是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现代科学思维重视理性,贬低直觉,认为直觉没有科学依据,低级而又愚昧。这种误读不破除,恢复文化自信无从谈起。中国的传统文化相对重视直觉,并强调将这种直觉认识上升到“道”的层面,即所谓的体悟、开悟和证悟。苏东坡曾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中国古画画意不画形,寄托的是一种意境,古诗词的字面意思背后,也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其中的意境和道理,都是需要悟的。而这种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正如我们常说的“得象忘言、得意忘象”,《论语》讲认识世界要“下学上达”,下学可言传,可践行。而上达则需要心悟,体悟,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
在中医的四诊中,“望”和“闻”是医生的直觉,中医通过观察病者的气色、舌苔和形态,闻病者的体气、口气、二便之气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患者通过口述的方式,将自己的直观感受告诉医生,最后是切脉,医生通过脉象来印证医者和患者的直觉的准确性,构成了一个十分完整的诊断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西方科学发展到现在,也开始关注东方文化整体关联性和动态平衡的概念。《物理学之道——近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转折点》《事事本无碍》等书,用现当代科学的视角反证中国古代文化中许多被误解了的观念的合理性。
中医反映出、传统文化的实践意义
“要想恢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必须要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在解决现实问题时的有效性,中医就是其中最具说服力的手段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分为“道”和“艺”两个层面,“道”是人对宇宙万物的根本认识,“艺”则是这种认识反映出来的实践。“道”与“艺”的关系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道”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意义,甚至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任务是明道、行道、传道,其人生境界以求道、悟道、证道为根本。
“道”和“艺”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是儒家强调的“上达”和“下学”之间的关系。上达者,达的是天道、性命等抽象道理,“下学”者,学习的是具体技艺和日常生活的礼仪规范等,下学可以言传,上达必由心悟。下学必须要上达,上达也必须落实到下学,换而言之,“道”可以统“艺”,由“艺”也可以臻“道”。
从“艺”入手,通过能具体感触到的“艺”,逐渐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我们才能领悟到“艺”所包含的“道”是什么意思。而中医正是这样一种“艺”。古人认为,中医是我们维护生命的医学思想和手段。中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汉书·艺文志》,将留存至汉代有关于人体保养和医疗健康的典籍都集中在《方技略》里,并在最后总结为“方技者,皆生生之具也。”将中医视为使生命能够延长的工具。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理论和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观念和思维方式。中医的养生理念和治疗手段能帮助人们恢复健康,人们可以通过中医养生和治疗疾病的直观体验来体会阴阳五行、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和“道”的意义,同时也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意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国哲学,如果不懂一点中医的话,只能够停留在一个抽象的理论的层面,不可能有感性的认识,认识中医的根本特性,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恢复中国文化的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中国文化的精神要得到重新认识,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中医,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有赖于中医的复兴。■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黄蓓 】
传统中医文化应当被永久传承
“中医重师承教育,不师承,很难会看病。有鉴于此,北京市朝阳区启动中医药学术经验传承工程,鼓励名中医下基层带徒弟,服务社区,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中医服务。那么,如何让名中医能真正沉下心带徒看病?师承教育能否可持续发展下去?基层如何留住培养出来的中医医师?”(3月21日人民日报)
中医药是我国的一项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医的传统治疗理念正在逐渐被人们所认可,中药、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治疗手段在人群之中掀起了一股狂热。尤其是对于生活节奏较快的现代人而言,随着亚健康人群的逐渐增多,传统的中医治疗理念更适合作为日常养生之道。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中医行业的发展还需要多方发力。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遍地开花,却在国内备受争议。日前,北京市朝阳区第五批中医药学术经验传承工程启动,正是北京市对传承中医文化的表态。
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西方医学有很大的不同,中医教育的主流形式还是师承教育。师承模式将临床与教学相结合,实践贯穿始终,搭建起理论与临床转换的桥梁,口传心授,在临床中学临床,学的是望、闻、问、切的本事。所以传承中医文化要加强中医的师承教育,聘请德高望重的老中医带徒看病,从而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中医。
对于中医行业,学校仍然是培养医生的主要地方。我国中医药大学的数量屈指可数,很多相关医学院的中医专业也并不发达,传承中医文化还要从学校抓起。对现有的中医药大学,政府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对学校发展、师资条件、学生素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关注,改善不足之处,争取培养更多的中医“好苗子”。
我国的医院现在仍以西医为主,只有少数医院有中医就诊,专业的中医院建设规模普遍小于西医院,硬件设施和财政拨款也是远远落后于西医院,普遍出现中医院生存困难的现象。为缓解中医院的生存压力,政府应当加大力度建设中医院,在医院内普遍设立中医相关科室,扩大现有中医院规模,增加财政拨款。另外,我国传统中药生产存在着生产效率低、能耗高等突出问题,生产设备研发滞后,生产工艺也处于落后状态,我国中药制造产业的技术改革和设备更新迫在眉睫。
在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中医作为一种特殊的传统文化也应当被传承。传承中医文化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中医从业者自身的不断努力、社会公众的鼎力支持,还需要国家政府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将中医这项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黄蓓;中国网 作者张莹】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2月6日发表《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的中医药
(2016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中医药的历史发展
二、中国发展中医药的政策措施
三、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四、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
结束语
前言
人类在漫长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多样性、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医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兼容并蓄、创新开放,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实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和统一,蕴含了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随着人们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价值。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中医药与西医药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维护和增进民众健康,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
一、中医药的历史发展
1.中医药历史发展脉络
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发现了一些动植物可以解除病痛,积累了一些用药知识。随着人类的进化,开始有目的地寻找防治疾病的药物和方法,所谓“神农尝百草”、“药食同源”,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夏代(约前2070-前1600)酒和商代(前1600-前1046)汤液的发明,为提高用药效果提供了帮助。进入西周时期(前1046-前771),开始有了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的分工。春秋战国(前770-前221)时期,扁鹊总结前人经验,提出“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秦汉时期(前221-公元220)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系统论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以及“治未病”和疾病治疗的原则及方法,确立了中医学的思维模式,标志着从单纯的临床经验积累发展到了系统理论总结阶段,形成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框架。东汉时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外感热病(包括温疫等传染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论述了内伤杂病的病因、病证、诊法、治疗、预防等辨证规律和原则,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同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概括论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合和、四气五味等药物配伍和药性理论,对于合理处方、安全用药、提高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东汉末年,华佗创制了麻醉剂“麻沸散”,开创了麻醉药用于外科手术的先河。西晋时期(265-317),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系统论述了有关脏腑、经络等理论,初步形成了经络、针灸理论。唐代(618-907),孙思邈提出的“大医精诚”,体现了中医对医道精微、心怀至诚、言行诚谨的追求,是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明代(1368-1644),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世界上首次对药用植物进行了科学分类,创新发展了中药学的理论和实践,是一部药物学和博物学巨著。清代(1644-1911),叶天士的《温热论》,提出了温病和时疫的防治原则及方法,形成了中医药防治温疫(传染病)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清代中期以来,特别是民国时期,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一些学者开始探索中西医药学汇通、融合。
2.中医药特点
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医药不断吸收和融合各个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不断创新发展,理论体系日趋完善,技术方法更加丰富,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第一,重视整体。中医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体内部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重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认为精神与形体密不可分,强调生理和心理的协同关系,重视生理与心理在健康与疾病中的相互影响。
第二,注重“平”与“和”。中医强调和谐对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认为人的健康在于各脏腑功能和谐协调,情志表达适度中和,并能顺应不同环境的变化,其根本在于阴阳的动态平衡。疾病的发生,其根本是在内、外因素作用下,人的整体功能失去动态平衡。维护健康就是维护人的整体功能动态平衡,治疗疾病就是使失去动态平衡的整体功能恢复到协调与和谐状态。
第三,强调个体化。中医诊疗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体现为“辨证论治”。“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采集的症状、体征等个体信息,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治疗方法。中医诊疗着眼于“病的人”而不仅是“人的病”,着眼于调整致病因子作用于人体后整体功能失调的状态。
第四,突出“治未病”。中医“治未病”核心体现在“预防为主”,重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中医强调生活方式和健康有着密切关系,主张以养生为要务,认为可通过情志调摄、劳逸适度、膳食合理、起居有常等,也可根据不同体质或状态给予适当干预,以养神健体,培育正气,提高抗邪能力,从而达到保健和防病作用。
第五,使用简便。中医诊断主要由医生自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收集患者资料,不依赖于各种复杂的仪器设备。中医干预既有药物,也有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非药物疗法。许多非药物疗法不需要复杂器具,其所需器具(如小夹板、刮痧板、火罐等)往往可以就地取材,易于推广使用。
3.中医药的历史贡献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调和致中”,“以人为本、悬壶济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内核。中医药还提倡“三因制宜、辨证论治”,“固本培元、壮筋续骨”,“大医精诚、仁心仁术”,更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为中华民族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从宏观、系统、整体角度揭示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深深地融入民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健康文化和实践,成为人们治病祛疾、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维护着民众健康。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屡经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人口不断增加、文明得以传承,中医药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医药发祥于中华大地,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早在秦汉时期,中医药就传播到周边国家,并对这些国家的传统医药产生重大影响。预防天花的种痘技术,在明清时代就传遍世界。《本草纲目》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达尔文称之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针灸的神奇疗效引发全球持续的“针灸热”。抗疟药物“青蒿素”的发明,拯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同时,乳香、没药等南药的广泛引进,丰富了中医药的治疗手段。
二、中国发展中医药的政策措施
中国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把“团结中西医”作为三大卫生工作方针之一,确立了中医药应有的地位和作用。1978年,中共中央转发卫生部《关于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并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出,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保护人民健康。1986年,国务院成立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管理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相继成立中医药管理机构,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将“中西医并重”列为新时期中国卫生工作五大方针之一。2003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2009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逐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中医药政策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党和政府把发展中医药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2015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医药法(草案)》,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制保障。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作为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振兴中医药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任务和举措。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新时期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系统部署。这些决策部署,描绘了全面振兴中医药、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医药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中国发展中医药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中医药成果人民共享。中医药有很深的群众基础,文化理念易于为人民群众所接受。中医药工作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扩大中医医疗服务供给,提高基层中医药健康管理水平,推进中医药与社区服务、养老、旅游等融合发展,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保证人民群众享有安全、有效、方便的中医药服务。
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中医药与西医药在思想认识、法律地位、学术发展和实践应用上的平等地位,健全管理体制,加大财政投入,制定体现中医药自身特点的政策和法规体系,促进中、西医药协调发展,共同为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坚持中西医相互学习,组织西医学习中医,在中医药高等院校开设现代医学课程,加强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中医医院在完善基本功能基础上,突出特色专科专病建设,推动综合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中医药科室,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项目,促进中医药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建立健全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和重大传染病防治的机制,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既保持特色优势又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传承制度,系统挖掘整理中医古典医籍与民间医药知识和技术。建设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技术、疗效评价等系统研究,组织重大疑难疾病、重大传染病防治的联合攻关和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推动中药新药和中医诊疗仪器、设备研制开发。
坚持统筹兼顾,推进中医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实施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健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开展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构建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协同创新体系。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提升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推动中药全产业链绿色发展,大力发展非药物疗法。推动中医药产业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弘扬中医药核心价值理念。
坚持政府扶持、各方参与,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把中医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相关规划、给予资金支持。强化中医药监督管理,实施中医执业医师、医疗机构和中成药准入制度,健全中医药服务和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制定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断激发中医药发展的潜力和活力。鼓励社会捐资支持中医药事业,推动社会力量开办中医药服务机构。
三、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在城市,形成以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类门诊部和诊所以及综合医院中医类临床科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的城市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在农村,形成由县级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临床科室、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和村卫生室为主的农村中医医疗服务网络,提供基本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有中医类医院3966所,其中民族医医院253所,中西医结合医院446所。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45.2万人(含民族医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中医类门诊部、诊所42528个,其中民族医门诊部、诊所550个,中西医结合门诊部、诊所7706个。2015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9.1亿,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2691.5万人。中医药除在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的防治中贡献力量外,在重大疫情防治和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疗效得到世界卫生组织肯定。中医治疗甲型H1N1流感,取得良好效果,成果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同时,中医药在防治艾滋病、手足口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以及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中,都发挥了独特作用。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加快发展。推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立“治未病”科室,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疗养院等开展“治未病”服务,社会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发展迅速。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医养结合。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作为单独一类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潜力和优势正逐步释放,推动卫生发展模式从重疾病治疗向全面健康管理转变。
中医药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相对低廉的特色优势,放大了医改的惠民效果,丰富了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内涵。中医药以较低的投入,提供了与资源份额相比较高的服务份额,2009年至2015年,中医类医疗机构诊疗服务量占医疗服务总量由14.3%上升到15.7%。2015年,公立中医类医院比公立医院门诊次均费用低11.5%,住院人均费用低24%。
建立起独具特色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大力发展中医药教育,基本形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建立社区、农村基层中医药实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从中高职、本科、硕士到博士的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等多层次、多学科、多元化教育全覆盖。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有高等中医药院校42所(其中独立设置的本科中医药院校25所),200余所高等西医药院校或非医药院校设置中医药专业,在校学生总数达75.2万人。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开展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建设了1016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00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为64个中医学术流派建立传承工作室。开展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中药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培训、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技能培训等高层次和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124名中医药传承博士后正在出站考核。探索建立引导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褒奖机制,开展了两届国医大师评选,60位从事中医药、民族医药工作的老专家获得“国医大师”荣誉称号。
中医药科学研究取得积极进展。组织开展16个国家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及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临床科研体系建设,建立了涵盖中医药各学科领域的重点研究室和科研实验室,建设了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形成了以独立中医药科研机构、中医药大学、省级以上中医医院为研究主体,综合性大学、综合医院、中药企业等参与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近年来,有45项中医药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荣获2011年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和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将传统中药的砷剂与西药结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明显提高,王振义、陈竺获得第七届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开展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并初步建成由1个中心平台、28个省级中心、65个监测站组成的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以及16个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2个种质资源库。组织开展民族医药文献整理与适宜技术筛选推广工作,涉及150部重要民族医药文献、140项适宜技术。这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为提高临床疗效、保障中药质量、促进中药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支撑。
中药产业快速发展。颁布实施一系列加强野生中药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一批国家级或地方性的自然保护区,开展珍稀濒危中药资源保护研究,部分紧缺或濒危资源已实现人工生产或野生抚育。基本建立了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突出中医药特色、强调临床实践基础、鼓励创新的中药注册管理制度。目前,国产中药民族药约有6万个药品批准文号。全国有2088家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的制药企业生产中成药,中药已从丸、散、膏、丹等传统剂型,发展到现在的滴丸、片剂、膜剂、胶囊等40多种剂型,中药产品生产工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基本建立了以药材生产为基础、工业为主体、商业为纽带的现代中药产业体系。2015年中药工业总产值7866亿元,占医药产业规模的28.55%,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药材种植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改善、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中药产品贸易额保持较快增长,2015年中药出口额达37.2亿美元,显示出巨大的海外市场发展潜力。中药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
中医药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中国政府重视和保护中医药的文化价值,积极推进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已有130个中医药类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医针灸”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加强中医药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持续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活动,利用各种媒介和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向公众讲授中医药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全社会利用中医药进行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促进了公众健康素养提高。
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制定实施《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医药标准体系初步形成,标准数量达649项,年平均增长率29%。中医、针灸、中药、中西医结合、中药材种子种苗5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广东、上海、甘肃等地方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相继成立。42家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常见病中医诊疗指南和针灸治疗指南临床应用良好。民族医药标准化工作不断推进,常见病诊疗指南的研制有序开展,14项维医诊疗指南和疗效评价标准率先发布,首个地方藏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西藏自治区成立,民族医药机构和人员的标准化工作能力不断提高。
四、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
推动中医药全球发展。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中药逐步进入国际医药体系,已在俄罗斯、古巴、越南、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培养本土化中医药人才。总部设在中国的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有53个国家和地区的194个会员团体,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有67个国家和地区的251个会员团体。中医药已成为中国与东盟、欧盟、非洲、中东欧等地区和组织卫生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展人文交流、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国与各国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增进人类福祉、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
支持国际传统医药发展。中国政府致力于推动国际传统医药发展,与世界卫生组织保持密切合作,为全球传统医学发展作出贡献。中国总结和贡献发展中医药的实践经验,为世界卫生组织于2008年在中国北京成功举办首届传统医学大会并形成《北京宣言》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政府的倡议下,第62届、67届世界卫生大会两次通过《传统医学决议》,并敦促成员国实施《世卫组织传统医学战略(2014-2023年)》。目前,中国政府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中医药合作协议86个,中国政府已经支持在海外建立了10个中医药中心。
促进国际中医药规范管理。为促进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规范发展,保障安全、有效、合理应用,中国推动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秘书处设在中国上海,目前已发布一批中医药国际标准。在中国推动下,世界卫生组织将以中医药为主体的传统医学纳入新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积极推动传统药监督管理国际交流与合作,保障传统药安全有效。
开展中医药对外援助。中国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坚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承担相应国际义务。目前,中国已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70多个国家派遣了医疗队,基本上每个医疗队中都有中医药人员,约占医务人员总数的10%。在非洲国家启动建设中国中医中心,在科威特、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马耳他、纳米比亚等国家还设有专门的中医医疗队(点)。截至目前,中国政府在海外支持建立了10个中医药中心。近年来,中国加强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开展艾滋病、疟疾等疾病防治,先后派出中医技术人员400余名,分赴坦桑尼亚、科摩罗、印度尼西亚等40多个国家。援外医疗队采用中药、针灸、推拿以及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了不少疑难重症,挽救了许多垂危病人的生命,得到受援国政府和人民的充分肯定。
结束语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重要,已成为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性机遇。
中国将学习借鉴各种现代文明成果,坚持古为今用,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切实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服务于人民健康,服务于健康中国建设。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同时,积极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促进中医药等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探索医疗卫生保健的新模式,服务于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