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芳:不能因为你穷,就让你上北大

“寒门难再出贵子”正在成为一个普遍的印象,但这个“印象”不一定牢靠。主要原因是“寒门”本身在减少,同时其他出路在增加。

1984年允许农民工流动,所以这个节点比较重要。我们可以看一下官方统计,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83年的时候农民约有7.837亿,而到了2010年人口普查时农民(指居住在乡村,还不一定是农民)只有6.741亿。这6.741亿还没有考虑2亿多农民工,所以实际农村人口更少。

所谓“寒门”在减少,也可以看到贫困人口的缩减。简单来说,80年代初,一个村里有人考上大学是了不得的事情。即便像浙江这样相对富裕的地区,也有贫困山区的孩子考上大学要集全村之力送出门,这家给鸡蛋、那家给红薯之类的。当然现在就很少见到全村敲锣打鼓送学子上学的场景了,因为富裕了。

另一方面1998年开始大学扩招,出路在增加。考上大学无非是好大学和一般大学的差异。一头人数减下去,一头出路增加了,比例低了,是正常现象。所以不一定是寒门难出贵子,而是寒门少了,子也早就另寻贵处。

尤其是1984年农村人口开始朝城市流动,这打破了以前的社会流动渠道。以前吧,农村人基本上只能靠考大学或者参军等为数不多的渠道“出人头地”,摆脱自己的农民身份,然后靠国家安排位置,变成城里人。但改革开放以及城乡流动(尽管都不是很彻底),已经释放了巨大的潜力,使得农村人有了更多的选择。

我们经常听到现在有人抱怨大学生起薪不如农民工,也有一点道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农民工全国平均月收入从1300多元增长到2013年的2600多元,翻了一番。现在的大学生全国平均月起薪工资在2200-2500元之间。尽管长期来看,大学生一生的收入远远超过农民工一生的收入,但就短期而言,农民的确有了比“上大学”更多的渠道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精英大学平民化?】

还是有人会说中国最顶尖的大学,例如北大,最近几年,录取的农村贫困学生比例在急剧降低。固然有我说的因素,但人们还是会觉得“马太效应”明显,代际固化成为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但这个和大学有什么关系呢?这就要从大学的历史演变说起。

不可否认的是,大学一开始是不折不扣的精英教育,只有少数人能上大学,能上大学的最主要的评价因素是“聪明与否”,朝向的是搞研究,做学问。与现在坊间嘲笑的“主要是婚配市场、偶尔学习一下”的情况有很大不同。

尽管我个人持强烈的大学教育应该维持精英化的倾向,但这里要说的是为什么精英教育会平民化,并且是个世界性的现象,而不是中国独一份。这种现象说起来不复杂,因为层层递进的关系。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使得单纯依靠基础教育很难从劳动力市场上胜出,那么就要追求更高的教育水平。这样水涨船高,就使得高等教育越来越变成普及化的东西。

中国有点特殊,在于国家对大学的支持越来越大,尤其是公立大学受政府财政支持,在中国更是对应行政级别。这样一来就要从政府提供公共品的角度去理解现在中国大学的行为。这样来看1998年的大学扩招,就会容易理解了。既然要扩招,当然也要大规模产业化,与扩招相匹配。大学产业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会倾向于多招学生,毕竟学生不仅带来学费,还带动学校的相关产业,例如住房消费和饮食消费。

这样原本高中毕业就应该进入就业市场的数百万高中生,硬生生变成了大学生。相应的,当然就是大学教育迅速平民化。记得彼时讨论最多的是大学教育质量差之类的话题,在师资力量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学生多质量差几乎是必然的。毕竟只不过是因为政策因素,使得原本考不上大学的高中生被人为“变”成了大学生而已。

【“筑梦”会越来越多?】

诸如北大的“筑梦计划”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呢?正如不少人早就意识到的那样,即便在教育系统内,基础教育方面的不公平,已经决定了在高等教育阶段的修补作用有限。对于更大范围的不公平而言,恐怕是无济于事的。

在大学还是精英教育的时期,老百姓较少质疑“凭啥我不能上大学”,因为有自知自明也好,条件受限也罢,总之,这事儿离平头百姓比较远。现在呢,听说邻村的王二那傻小子都上大学了,凭啥我上不得?而且我还有各种理由表明我上得。

一般来说,要上大学你拼命学习,考上才算。但现在成绩这种东西的决定因素有很多,例如学生营养水平、学习时间长短。而营养水平和学习时间长短又和家庭收入紧密相关。那如果我家穷,就处于被“系统性歧视”了。

与此同时,城乡教育不公平是因为教育资源分配在城乡之间不公平造成的。国家基础教育在农村不行,才造成了现在的困境,因此需要设定同一起跑线来确保公平,再附以“补偿性”的降分录取。当然各种降分录取政策一直存在,比如少数民族加分,就有人改自己的民族身份;比如各种竞赛加分,就有人比赛作弊。但降分政策是促进了整体的公平性,还是在处于整体劣势的群体里制造新的不公平,恐怕说不清楚。

再说,类似北大的“筑梦计划”,即便不被扭曲,真真切切发挥了作用,也实在是杯水车薪。就算你一年增加几十个而不是十几个名额,能起到的改善作用十分有限。而通过“筑梦计划”招进来的学生,如果心理素质不过硬,单单校园内部的歧视就足以毁掉他们了。

遥想当年我上学的时候,幸好脸皮过硬,不然在城里的学生一口流利英文面前,还不得羞愧而死?当他们说起Nirvana,谈论卡夫卡,我要翻越多少知识的鸿沟才能和他们对话呢?要知道上大学之前,我有一本《新华字典》、半本没封面的《鹿鼎记》、还有一套作文比赛的奖品《平凡的世界》,但这已接近我全部的知识储备了。所以答案是恐怕永远不能翻越这知识的鸿沟,因为在你进步的同时,同学也在进步。当然,值得说明的是,知识的鸿沟在大学里也许是最不重要的那一道鸿沟。

但就算“筑梦”是个虚头巴脑而且实施容易走样的东西,在大学日益提供平民化教育产品的情况下,就挡不住越来越多的各种“筑梦”。因为精英大学平民化之外,其目标也从单一的探究人类知识,变成了多元化,比如说公平、多样性、保障就业等等。那么其他条件一样,分数上线的情况下,你穷你就上“北大”(作为顶级高校的代称),是很有可能的。

【如何解决不公平?】

我觉得讨论到现在,有必要重新提一下两个层次的不公平问题:一是教育内部的不公平;二是社会的系统性不公平,表现为阶层固化、城乡差距等,教育不公平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试图用教育来解决社会不公平的努力,基本上没有成功的。甚至也无法解决教育内部的不公平。因为如同阿玛蒂亚·森解释的,不公平也是个系统,一个方面的不公平会累及另外的方面。所以单独的教育改革,不能也无法解决系统性的不公平问题。

是的,好消息是各种梦没准能做成一个,比如说,就算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因为即使因为你穷让你上了大学。但在现行的体系下,又如何呢?穷,意味着上大学对你来说是一项生产性投资,用于积累人力资本,好上就业市场。但极有可能,等待你的会是坏消息——你大学毕业之后,即使找到工作,起薪也低于你初中毕业就混社会的同学。而且,他们在就业市场上有7年的经验优势(你高中3年加上大学4年)。

我并非想以此支持读书无用论之类的观点,但我想说的是,如果你将上大学看成生产性努力,这一投资未必合算。目前的大学也像李零说的是“养鸡场”模式。中国的教育本身就更为重视“规范”,恨不得学生都是一个模子里弄出来的。

不仅大学如此,你高中三年所学的技能基本上只是为了应付大学入学考试,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用场。也就是说,你高中时候学的知识,并不能轻易转化成为生产性知识,唯一有点用的或许是打个英文底子。

在教育系统内部搞改革,以类似“你穷你上”的补贴来增进公平,我觉得不会成功。城乡之间的不公平,包括教育水平的不公平,更多要人口流动来解决。因为在目前的中国市场环境中,资本和资源都能比较自由地流动,只有人口的流动还有户籍制度的限制。但解决人口流动的限制,主要是改革户籍制度,而不是让高校“筑梦”。

系统性不公平单靠系统内的改革,往往难以解决。而是靠熊彼特说的创造性的毁灭,创新使得新阶层涌现,从而打破原有的体系。例如技术革新可能会带来新的希望,例如在线教育的兴起,有助于部分缓解城乡差距;另外就是创业企业的大规模发展,总能杀出些路来,对地方政府产生冲击,使得地方为了吸引创新创业人才而变相放开户籍限制,从而提高人口流动,使目前的限制变得一文不值。

不得不说,这个创新的过程很漫长,有反复,甚至不一定是和平的。但这恐怕是唯一可期的出路。

作者:李华芳,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专栏作者,书评人。

您可能还喜欢…

1 Response

  1. 互联网思维说道:

    “寒门难再出贵子”正在成为一个普遍的印象,但这个“印象”不一定牢靠。主要原因是“寒门”本身在减少,同时其他出路在增加。

    1984年允许农民工流动,所以这个节点比较重要。我们可以看一下官方统计,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83年的时候农民约有7.837亿,而到了2010年人口普查时农民(指居住在乡村,还不一定是农民)只有6.741亿。这6.741亿还没有考虑2亿多农民工,所以实际农村人口更少。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