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做一个行走四方的记者,拍一部有态度的纪录片,当年他们怀揣着最单纯的梦想进入广院,却未曾想到广院赋予他们的不仅是精湛的技艺,更有最前沿的传媒观念、敢拼敢闯的人生态度和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90年代的广院学子们赶上了传媒大发展的好时代,他们个性张扬,独立自主,汲取着广院给予他们最初的传媒养分。
我为什么报考广院
“还在老家时,就有人告诉我广院很好,央视的很多主持人都是这里毕业的,”广院96级新闻学专业的孟祥宁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那时候连县城都没有出去过,而当记者可以全国各地到处走,这对我太有吸引力了。”
被广院好口碑吸引的还有著名影评人张小北,因为高考前无意间看到了一期关于广院的专题节目,他对广院的向往由此点燃,最终在93年如愿考上。95级播音专业的金北平,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欧阳夏丹等名嘴都是他的同班同学,从小喜欢听广播的他,深受当时那些播音员的感染,得知广院是全国培养播音员主持人的最高学府后,便选择报考了广院播音系。
不同于满腔热血慕名报考的高中生们,93年成为广院纪录片方向研究生的何苏六则是经过了一番慎重选择,“我本科学的是中文,原本报考的是广播专业,后来受导师钟大年的影响,再加上我觉得影像纪实风格更适合自己,面试的时候才将专业改成了纪录片。”
九十年代的广院,吸引了无数青春正盛、心怀梦想的年轻人,“传媒”梦想自此在他们的心头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对广院的第一印象
93年的广院,在张小北看来,就是一个字——“远”。
“从火车站坐中巴,看着窗外景色从楼房变为稻田,不知过了多久才来到学校。” 位置偏僻的校园里,甚至有同学第一次亲眼见到了马车,“大京城和小校园的反差太大了,大家的热情瞬间降到了冰点。”
这与何苏六对广院的第一印象倒是不谋而合,“交通不便,像进了乡下,何苏六回忆说”,“可是等进来以后就发现,广院虽然不大却很有感觉。尤其是黄昏时穿过核桃林,校园广播入耳,整个学校都安静下来了。”
偏居东郊一隅的校园,却也激发了青春少年们一个“疯狂而又浪漫”的创举,“我们整个96新闻班从广院南门步行十几公里,一起去天安门看第二天的升旗仪式”,孟祥宁难掩激动的心情,“虽然路很远也很累,但那时候大家一边走一边聊,彼此的心拉近了不少。”
“90年代的学生不算太多,看个比赛都恨不得全系学生到操场上加油助威,各专业想尽办法为本专业加油助威!可到了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围坐或站在一起,那种集体情怀很温暖!”在金北平的记忆里,那时的广院虽小,却小得精致,小得恰到好处,上下年级各个专业的同学,彼此都熟识,即使毕业多年,再遇当年校友,仍能感受到那个年代专属的“广院的亲切感”。
彰显个性,自由不羁
2009年底,“《人民日报》校园行”来到中传,时任《人民日报》社会版副主编的李智勇在活动上挥舞旗帜,意气风发。12年前他考入广院新闻系,“刚进校门就看到一个身材瘦削的酷酷男青年,扎着马尾辫,背着吉他,脚踩着排球场外的连椅。我忽然就觉得,我来对了。”在李智勇看来,这个场景意味着打破常规,意味着自由不羁,“这是我喜欢的广院风气”。
如今,李智勇已升任《人民日报》社会版主编,工作中每每见到善于交流、敢于表现自我的中传校友,他都特别为母校骄傲。2014年新闻学院的毕业典礼上,他也欣然接受师妹的邀请共走红毯,并将这种中传特有的毕业仪式称作“炫酷的展示”。
“自由”的风气总能带给人意外的收获。90年代的广院,每逢周末都会在小礼堂放映拷贝电影,一天两部,每部电影只需花五毛或一元钱,这让从高中就对电影有着浓厚兴趣的张小北如获至宝。“就是在那段时间里,我才接触到真正的电影,感受到它神奇的奥妙。”后来学校取消了这项活动,张小北和几个朋友在征得学校同意后自己在礼堂放起了电影,还通过卖电影票挣了点钱。
如今,张小北是“太空堡垒”和“十放文化”的创始人,因具有深度且个性十足的犀利影评而广为人知。“广院不但鼓励学生活跃创新,还强调团队精神,这是母校带给我的宝贵财富”张小平感慨说,“正是广院这种独立自主、个性自由的风气,让我从听话的学生转变成了一个勇于探索尝试的少年,感谢母校!”
或许对于这批90年代校友来说,广院不仅是挥洒个性的平台,更是事业的起点,当中国媒体行业开始掀起浪潮,广院的自由风气正是新一代传媒人最好的助力。
母校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做事
广院45周年校庆时,还是学生的孟祥宁就已经采访了不少知名的广院校友,“当年采访崔永元大师兄时,由于我对录音笔操作不熟,掉了链子。他就很认真地帮我修好了录音笔。”如今已是中国艺术报社通联国际部主任的他仍然记得这件小事,“你知道吗,在他们身上你能看到校训‘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传递和呈现,他们虽然离开学校很多年,但对学校的感情依然深厚。”
虽然留校任教,金北平也依然拥有着同样的感情羁绊,“从当学生转换为做老师,而我还是更习惯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思量自己作为老师的行为正确与否,从1999年留校到现在,我知道我是深爱学校的,她几乎赋予了我的一切。”
何苏六在广院读书那几年,恰是中国纪录片发展的重要节点,1996年,何苏六导演的纪录片《母亲,别无选择》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国际青年电视节大奖,在当时全国几乎从没有学生获得过国际大奖的情况下,这在广院也成为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现在有名的纪录片导演基本都是广院培养出来的”,何苏六自豪地说,“他们一直强调纯粹纪录片的美学追求,我们的学生知道什么是有力量的东西!”
现在,除了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何苏六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他在2011年创办的中国纪录片学院奖鼓舞了众多纪录片创作者,其中自然包括中国传媒大学的青年学生们。在何苏六看来,学校发展与社会发展是融合在一起的,“不仅要见证,还要报道、引领社会的发展,我相信母校会永葆青春、活力不断、成就不断。”
90年代的广院人,他们身处自由开放的校园,接受历练,挥洒个性;如今,他们引领媒体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大气沉稳,不输旁人。就像李智勇在给师弟师妹们的寄语中所说,“以饱学深思充其实,以炫酷闪亮盈其姿,以交互共振结其群,成为更强大、更具魅力、更具超链接能力的新人类。”带着母校给予的宝贵财富,90年代广院人一直在路上。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央视主持人裴新华为甘肃天水市慎公中学捐资10万元建立奖学基金
➤ 上海电视台新闻主播印海蓉的努力与坚持,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感
➤ 央视王小节:坚持新闻真实要杜绝哗众取宠 承担责任实现理想
➤ 央视中国成语大会总决赛第八场 支持人张腾岳笑称被“活活气死”
➤ 盘点离职央视拥抱互联网的主持人:张泉灵邱启明王利芬罗振宇
➤ 中央国家机关举办干部职工文艺汇演 李智勇致辞,陈紫妍主持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