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武术入奥比广场舞入奥还难

奥运会所有比赛项目竟没有一项是中国发明的,这与中国世界第二金牌大国、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地位极不相称。2014年南京青奥会武术被列为四个展示项目之一,这让国际武联看到了入围奥运会的希望。

“入奥”是中国武术由来已久的梦想,上世纪初“精武会”和“国术馆”设立期间,就有了武术登上奥运舞台的意向。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被认为是“历史最佳机遇”,武术进入奥运大家庭的呼声震天,国家体育总局专门成立“武术争取进入奥运领导小组”,但国际奥委会无情地拒绝了武术。各方妥协下,北京奥运举行了武术活动,但这与柔道、跆拳道作为表演项目为正式进奥运铺路完全不同,武术选手甚至不允许住在奥运村。

如果将一项压根儿不是体育比赛的活动变成体育比赛,意味着什么?现实里,武术最大的功能性在于强身健体;电影里,武术最大的功能性在于铲恶锄奸,而在竞技体育里,武术找不到自身的价值所在。武术世锦赛包括套路和散打,套路更接近于一种使枪弄棒的舞蹈,而散打在国际主流搏击界没有任何地位可言。

1964年东京奥运会加入了柔道,1988年汉城奥运会加入了跆拳道,所谓“侠以武犯禁”,武术在中国一度是被禁止的,失去了抢摊奥运的时机,这让散打的处境极为尴尬,因为柔道、跆拳道以及拳击,涵盖了摔法、腿法、拳法等技巧,散打不具备独树一帜的特殊魅力。正是基于此,国际武联决定放弃散打,把套路作为主推项目。

与单一门类的拳击、柔道、跆拳道、空手道不同,武术概念过于纷繁浩大,包括拳脚、兵器、暗器等等,最初国际武联仅拳种就确定了129种,但很快他们就意识到这样太复杂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合并和精简,并且严格要求动作的舒展、力度和观赏性,删除平缓的动作和冥想的运用,从而割离了武术的多样性、内在性和哲学深度。

就连国际乒联都把总部设在了瑞士洛桑,国际武联的总部却在北京,官员清一色的都是中国人,这项运动的国际化程度可想而知。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一针见血地指出:“武术套路的打分系统难以量化,海外运作不够。”慕名而到少林、武当学习中国功夫的老外不在少数,但套路的推广有些滑稽——人们实在搞不懂这与体操有什么本质区别。艺术体操分绳操、球操、圈操、带操、棒操,武术套路则是“枪操”、“刀操”、“剑操”、“棍操”、“拳操”。

与武术套路相比,广场舞至少还有强大的群众基础支撑,疯狂的大妈们连泼粪都不畏惧,而套路表演则只有“练把式的”才会热衷。如今武术饱受诟病的原因就是实战性不足,有人吐槽“武术想要复兴,除非哪天有人能赤手空拳撂倒一队城管”,国际武联大张旗鼓推广套路,只会让武术沦为“舞术”、“巫术”和“无术”,冷落了真正的功夫(如果有的话)。

国际武联绞尽脑汁要入奥,但中国武术的某些“大师”未必这么想,他们觉得武术是文化、是艺术、越神秘越有卖点,越容易忽悠人——国术变成了小圈子里的权术,实战肉搏是大师们所不屑的,更是大师们所不敢的。德高望重的武术家们最擅长手捧拳谱讲故事,比如祖师爷如何斩杀八国联军,如何掌劈厚石碑和粗铁链。一方面,国际武联致力于武术的世界性普及;另一方面,大师们又在大放厥词“武术入奥是对武术的侮辱”。

武术本质上就不是格斗术,他讲究内在的修炼和积淀,从不以制服和摧毁敌人为目的,所以就有了武林大师年龄越老功力越深的反科学推断。世界最先进的搏击术,都是通过无数次残酷对战来检验,来增强,而中国的世外高人标榜“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试问,拒绝实战提高的武术能有多大的杀伤力?

在怀疑论者看来,武术就是一个骗局,是我们民族出于自卑和自恋的幻觉。这样的说法未免偏激,但武术与西洋拳、泰拳、巴西柔术、俄国桑博、日本剑道比起来,确实竞技性严重匮乏,以套路表演的形式入奥只会加深武术是花拳绣腿的大众认知。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