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一段时间以来,各地纷纷举行纪念活动。20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时评价说,邓小平同志为我们擘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正在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一天天走向繁荣富强,中华民族正在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
纪念伟大的历史节日,为的是解决和推动当前的革命任务(列宁语)。虽然近年也经常纪念邓小平同志,但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之际,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者,纪念邓小平同志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怀念小平,心在改革。
8月19日,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
怀念小平,心在改革。在各种纪念活动中,很多人都把今天的改革形势与当年改革初期进行比较。在改革开放初期,改革的阻力主要是来自思想观念的束缚和意识形态的束缚,陈旧的思想观念和僵硬的意识形态严重束缚了社会的发展,所以当时的改革从本质上说就是“触动灵魂”、转变观念的问题,于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推动改革的标志和着力点。从1992年小平南巡至今,2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积累了很多新矛盾新问题,包括贫富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差距拉大,分配不公,贪腐现象严重,民生问题突出,社会保障滞后,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社会公平、民主法治建设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形成利益的固化,等等。这些问题从本质上说,都涉及利益的调整和利益格局的变革,尤其是对特殊利益集团的清除,这并非20多年前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就能解决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说“触动利益”难于“触动灵魂”。
用邓小平改革遗产继续推动改革
作者周瑞金系《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
很多人是希望从小平同志的改革理想和改革思想中寻找支持,那么,什么是对小平同志最好的纪念?
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我总结说今天纪念邓小平同志,最重要的还是结合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重温当年小平同志的改革胆略、改革决心和改革智慧,来实现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和步骤。简单说,就是用邓小平同志留下的改革遗产来继续推动今天的改革。
小平同志都有哪些“改革遗产”?
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三篇著作中,第一篇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是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13日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文件,第二篇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这是1980年8月18日小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讲话,并在8月31日政治局讨论通过,成为中央正式文件,第三篇就是1992年的“南方谈话”《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再有一个多月,就要召开十八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依法治国的问题。以“依法治国”为例,早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就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但是十七年过去了,这是第一次在中央全会上将“依法治国”作为主要讨论议题。这也说明了这么多年来,对法治建设的重视还不够,尤其是司法领域的改革,而司法体制的改革又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小平同志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组织部门的任务不只是处理案件,更重要的是维护党规党法,切实把我们的党风搞好。对于违反党纪的,不管是什么人,都要执行纪律,做到功过分明,赏罚分明,伸张正气,打击邪气。”
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时过境迁,20多年后,重温这些改革思想,仍不过时。可以说,小平同志带给我们的最大改革遗产,就是全面深化改革要在制度建设上推进,要在法治轨道中运行。这是带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
本文作者周瑞金系《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