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让少女扔幼童进粪坑

四川自贡,13岁少女小敏撞倒了3岁的琪琪,以为后者被撞死,遂将琪琪扔到了附近一个粪坑中。理由是怕爸妈赔钱。事件曝光后,有人认为她天性坏,也有人直言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该如何看待?

小敏逃避责任的思维模式与药家鑫如出一辙

小敏和药家鑫一样,都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选择了最糟糕的方法来逃避责任

小敏是镇上年纪比较大的留守儿童,经常带着小孩们一起玩耍。目前的信息是,事件发生有强大偶然性,根据《成都商报》报道,小敏称,当晚自己送琪琪回家,开门时不小心将她撞倒,以为撞死人,因担心家里赔不起钱,心里害怕,遂将其扔进粪坑。这样的情况与药家鑫案非常相似,在撞倒了张妙之后,抱着“农村人难缠”的偏见,也是害怕父母赔钱,药家鑫选择了将张妙残忍杀害。

未成年的小敏也好,成年但是心智依然不成熟的药家鑫也好,都因为逃避责任而选择了更坏的办法来处理问题,也让另一个生命永远地离开世界。

琪琪就是被扔在了这个狭小的粪坑中

这种应急能力的失败源于错位的“趋利避害”思想

在类似突然撞倒了人这样的紧急事件发生后,人处于心理学和生理学上的“应激状态”,就是指在出乎意料的紧迫与危险情况下发生的高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这样的状态意味着人的茫然无措,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而在高度紧张之下,当事人就会依据自己对于情景的认知而构建出一个反应来。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在思维狭窄的情况下,只看得到非常狭窄的情况。例如,药家鑫的思维模式就是——把被害人被撞伤后的反应理解为是在记自己的车牌,在“农村人难缠”这个错误认知之下,开启了非常无知而恐怖的想象:自己会被过度索偿,但是自己无力承担,纠缠会转到父母身上,自己父母很严厉,这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麻烦……13岁的小敏就也是这样,“自己做了错事,给父母带来了麻烦。之所以会想到掩盖此事,除了内心的害怕,小敏还担心父母为此承担巨额的赔偿费。”(本部分参考:《应激型杀人犯罪行为形成机制研究——药家鑫故意杀人犯罪行为的个案分析》)

总之,小敏和药家鑫都认为,“给自己父母带来麻烦”是个巨大的、恐怖的应该逃避的后果,而为了不经历这样的事情,他们宁愿无视乃至戕害被害人的生命。这无疑是非常错位的“趋利避害”的思想。

药家鑫的母亲接受采访说,可以报警的。可是在应激状态下的药家鑫就是选择了最错误的方式。

这种狭隘、错位的思维模式又是从而来呢?

显然,人遇到这样的突发性紧急事件都会感到恐惧,不过更多人会选择别的方式来处理,就算是留下被害人逃跑,也不会把人丢进粪坑或者捅上几刀。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种思维,如许多网友所言,是先天残忍吗?

从人格上来讲,这样的人具有极端自我、自控力弱、同情心差等特质,无法面对挫折

琪琪是个非常可爱的孩子

小敏也好,药家鑫也好,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想的都是自己怎么样才能够逃脱惩罚,而对被害人的情状缺乏应有的同情心。这样的想法无疑非常自私。小敏和琪琪是玩伴,后者是一个很可爱的三岁女孩,人会有本能的“于心不忍”。药家鑫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当然,除了自私、缺乏同情这样的特质而外,自控力差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如果自控力不是那么差的话,小敏也好,药家鑫也好,都不会那么快冲动行事,人想一想,应变又会不一样。而自控力往往被看作是预测犯罪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自私、冷漠、自控力弱等人格特质下,面对挫折的能力当然也差劲,就会根据一套非常错误的思维模式,做出很坏的应对来。

这样的人格特质在许多成年人的案件中也会见到,例如去年在北京大兴摔死女童的韩磊,2010年,因司法考试没过而把与自己发生碰撞的男童勒死的北大毕业生连勇……

而这样的人格特质虽然有可能有先天作用,更多还是后天养成

在专题《女孩摔婴:真有天生罪犯吗》中分析了发生在重庆的一场惨剧,惨剧中,一名10岁的女童对着1岁的陌生男孩残忍施暴,引发人们关于“天生罪犯”的讨论,而在自贡案件中,13岁女孩对待3岁小童的行为很自然让人也想到这个问题。在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中的确纳入过一个“品行障碍”,叫作“冷酷无情特质”(callous unemotional trait,CU),是指对他人冷漠、缺乏罪责感、低共情的一种人格倾向。而这样的人格与前文分析的小敏们的症状很相像。不过,根据一些心理学者的案例与研究,有这样特质的人平时就会表现得非常狂躁,并且他们更多是做“预谋型犯罪”而不是“应激性犯罪”。一些研究者也认为,即使是有这样的先天性因素的人,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和干预,也能够矫治。

事实上,从小敏等人的生活轨迹来看,更多还是后天的作用。在《药家鑫父亲难辞其咎》中已经详细地叙述了药家鑫父亲这种“权力型”人格在子女养成上起到的作用,而这样的养育让药家鑫非常怕父亲,从而“怕事”。对于小敏来说,报道中探究了她的成长环境,她是一名父母都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平时和自己的奶奶生活在一起。显然,小敏的父母非常忽视对她的教育,并且少有的教育还可能存在不当的问题。在报道中提到了这样的一个细节,“小敏的父母已从重庆赶回自贡市富顺。他们在接受警方调查时表明了态度,他们不敢去面对琪琪的父母,但对于女儿犯的错,他们会尽力去想办法补偿,并会在适当时候向琪琪家人当面道歉。”同样的,大人也非常惧怕面对巨大的困境,不敢正视,而希望拖延、逃避。此外,在留守儿童中,由于父母和孩子不经常接触,会出现因为愧疚而过分溺爱,又或者怕孩子学坏而迷信“棍棒教育”的情形,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小敏最害怕的是“父母赔钱”。

矫治这样可怕的思维模式基础,得杜绝养成“精神上的留守儿童”

这是被忽视的“精神上的留守儿童”问题

小敏是个典型的留守儿童,所以很多人也都在反思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这么归因大体上也没有问题。但是,通过药家鑫等人的案例也可以看出,其实这就是个不当教育的问题。而当今中国,有许多“精神上的留守儿童”,他们不一定在农村,或许生活在父母的身边,物质上得到满足,但是精神上却是被忙碌的、不会教育的大人严重忽视。日本就是很好的例子,从90年代开始,日本未成年人犯罪率一度飙高。而日本的犯罪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这些孩子基本上都不穷,相反,他们在物质上是富足的,但是心灵上却感觉自己是被忽视被遗弃的。所以一些孩子犯罪是为了引起大人的关心,证明自己的“存在感”。

其实不在家里的小敏也好,还是虽在父母身边,但是只被强迫“练琴、练琴”的药家鑫也罢,都是“精神上的留守儿童”。

需要干预的是整个家庭,不止是家里的孩子

专题《女孩摔婴:真有天生罪犯吗》中提到过非常关键的一点,我们的社会需要“危险人格评估”,在分析具体的心理历程中,发现问题后还要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比如在某些国家,如果发现家庭出了问题,父亲吸毒,母亲改嫁,孩子无人管或具有暴力倾向,这时候社会就会启动评估机制,决定是否干预这个家庭。而干预家庭不只是为了帮助一个孩子,更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安全。

显然,对于小敏这样自己长大的孤独孩子,需要干预。事件发生后,小敏的一些生活细节被暴露出来,说明她早就需要心理干预。像是她至始至终都很冷静——就在大家到处寻找琪琪时,小敏和其奶奶也在现场。小敏表现得异常冷静,看不出任何破绽。甚至还像模像样地描述她最后送琪琪回家的路线,并轻描淡写地说,“我说抱她回家,她还在我手上咬了一口。”

而理想的家庭教育是父母给予子女连续的、均匀的爱,并且给孩子树立规则意识。所谓挫折教育也不是“棍棒”,而是告诉孩子,大人们爱成功的他,也同样爱失败的他,所以要学会接受那个失败的、负面的自己。这样孩子们才能有开阔的视野,不会在一件可能外人觉得微不足道的小事上钻牛角尖。父母也需要学习乃至辅导。

在家庭教育很失败、干预不够的情况下,恰当的学校教育这时候很有用

在“精神上的留守儿童”这样的家庭,良好的家庭教育谈不上,尽管人们呼吁了很多遍要干预、要干预,可似乎也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这时候,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上文提到,自控力是预测犯罪的一个关键因子,而在小敏、药家鑫的问题中,一个重要的个人特质就是自控力低?这时候怎么办呢?当然是通过培养来改变。1969年开始,美国教育学者开始在小学进行一种叫作好行为游戏(the Good Behavior Game)的实验。老师和学生确定希望改进的行为,而后设置标准和奖品,以分组对抗的方式进行游戏。最后扣分扣得少的组别获得胜利。这项制度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自控力,因为利用了他们的相互竞争心理和同龄人的互相影响力。而在一些对于贫穷家庭的实验就发现,这个实验让人的自制力得到了有效的加强,并且影响甚为长远。类似的办法还有不少。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早期干预非常重要,如果拖到孩子都到了青春期了,才想起来培养自控力,很难很难。

在小学低年级“好行为游戏”能够有效得培养自控力,而这样的能力能够让人受益一生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