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经济数据终于面世,客观的说,的确很难看。连续2-3个月数据改善后,当我们看到月度数据阶段性回落的时候,应该怎么理解呢?大概率来说,当我们看到7月经济数据下滑后,新一轮定向发力政策有望逐渐出台。
这是一轮很多人看不明白的行情,笔者天天在投资圈里混着,基本上大家怎么想,还算知道一些。从一开始,存量机构投资者(公募机构为止)中,多头就是少数派。
所有看空的理由,最终集中在一点上:三季度经济数据会很难看。今天,7月份经济数据终于面世,客观的说,的确很难看:
一定程度表征企业盈利的M1一改反弹之势,开始回落,从8.9掉至6.7%;
代表流动性投放的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一改反弹之势,开始回落,从14掉至13.4%;
决定总需求短期变化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一改反弹之势,开始回落,从17.3掉至17.0%;
代表总供给短期变化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一改反弹之势,开始回落,从9.2掉至9.0%;
上午数据发布后,资本市场大跌。于是,很正常的,各路看空声音逐渐大了起来。盘中就有各路基金经理打电话来问看法,我的回答很简洁:“今天走势很好啊,经济数据利空才是最好的试金石,要有信心”。
下午,大盘被拉起,收获一地眼镜。果不其然,糟糕数据成了最好的试金石。再一次,市场用自己的走法告诉我们:这一次行情,和2010年以来任何一次,都不一样(懒得再重复,我们看上证2450目标,大家都知道的)。
连续2-3个月数据改善后,当我们看到月度数据阶段性回落的时候,应该怎么理解呢?
很简单,我们去回答几个问题。答完了,你自然能把结论看清楚。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5月份开始经济数据开始企稳回升?
答曰:董事局的想法发生了变化,5月份,恰好是习总书记提出“新常态”的月份。 之后,货币和财政系列微刺激政策“小步走,不停留”。政策发力,经济企稳回升,很浅显的道理,很简单的事实。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5月份开始“微刺激”?要知道,1季度7.4%增速,5月份数据已经企稳,为啥这么急吼吼的出炉一堆政策?
答曰:因为目标发生了变化。从“7.5%左右,7.2-3也是可以的”变成了“7.5以上”(这两句话有出处,你知道的)。而“7.5%以上”源于什么呢?源于新常态的要求,将7.5平台走扎实。至于为什么是7.5%,大家可以重温一遍我们的考据性文章《新常态=进入7.5%增速通道》,或者重新听一遍8月13日晚新闻联播关于新常态的那段讲话:“速度换挡,GDP增速稳定在7.5%左右调控区间”
第三个问题:“微刺激”的目标达成了么?
答曰:肯定没有!7.4%(1季度数据出来后)的时候往上打,7.5%就肯定不是目标。2012年回落到7.3%的时候动手,7.9%的时候停手收紧,没见过一轮刺激目标位是上行0.1个百分点的。如果3季度不加码的话,按照7月份的情况看,7.5就是顶了。而我们都知道,7.5只是通道中枢而已,绝非天花板。
第四个问题:既然微刺激的目标还未实现,接下来,中央会放任数据下滑么?
答曰:应该不会! 与其放任下滑重回7.4%然后继续搞一轮新的刺激,不如立即动手加码。那种前功尽弃的事情,还是少干为妙。等待经济下滑,这是二愣子败家子的做派,政府手中有多少资源可供挥霍?经济运行,某种意义上讲和股价运行是一致的,本身有趋势。
在一个下行趋势中,如果你想做被动的底线捍卫者,一定费尽心思最后耗尽弹药牺牲在防守线上。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与其天天提心吊胆是否会向下突破,不如先往上打一波。你防守的时候,是一人与全市场为敌。你进攻的时候,是一人领着市场多头与市场空头为敌。经济运行难道不是一样的道理么?
所有的微刺激政策,都是为了做到一点:让实体经济的参与者可以从悲观逐渐变的乐观,经济参与主体一旦开始变得乐观,各项支出才会扩张,经济自身扩张的力量就会启动。否则,如此狭窄的经济增速区间玩下去,唯一结果是发现最后只剩政府一家在自己跟自己玩儿。
事实上,7月金融数据出炉后,央行[微博]罕见发布官方解读,明确提出“进入8月上旬后,贷款基本上每天保持着300-500亿元的增量,预期未来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仍会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潜台词:7月份比较特殊,以后不会发生类似情况,大家放心。
大概率来说,当我们看到7月经济数据下滑后,新一轮定向发力政策有望逐渐出台。
个人猜测,包括但不限于:
1、定向降息甚至降息;
2、总量定向宽松政策再发力;
3、房地产政策放松更进一步,尤其是住房按揭贷款政策;
4、新型城镇化发力;
5、新型工业化发力,着力点在技术改造,包括自动化和节能化;
最后,回到股市上来。市场告诉我们,这一轮上涨的故事和2010年以来任何一轮都不同。无论是主流板块还是起来的凶猛程度都表明,这一次,真的不一样。问题是,你信么?更关键的是,你相信会有一轮2010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复苏么?股市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如果没有大规模复苏支撑,市场一定是走不远的。
悲观主义者可以对政府行为嗤之以鼻,经济周期不是面团,政府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乐观主义者可以学习林毅夫,对政府行为奉若神明,经济周期再强大,也要在政府干预面前败下阵来。2008四万亿已经诠释过一次,所有不相信的人,最终都被证伪了。
最后,照例需要表明态度:或许是跟政策时间长了吧,不知不觉受到影响,我偏乐观。
所谓思考,更多是把个人怎么想的过程记录下来,供大家参考。逻辑推演、数据支持不严密之处,见谅之余欢迎来信探讨。谢谢!
文/华泰首席策略分析师 徐彪
(本文作者介绍:华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fenxishixub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