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影像】当习惯性扶贫遭遇习惯性贫困

文|吴俊松

在贫富差距日渐加剧的今天,西双版纳勐海县曼囡村曼班三队的拉祜山寨,却以一种习惯性贫困的生活方式存在着。

当我们以标准化、习惯性的扶贫方式推进的扶贫,遇到懒惰、邋遢、胆怯、自尊等问题时,标准化的扶贫工作就成为一种施舍。盖房子、送耕牛、建道路、配教师、对口帮扶等等,可谓用足心思。但除了外在形式上的变化,多年来的扶贫工作却很难让拉祜山寨的人们有生活本质上的改变。

勐海布朗山,靠近中缅边境,山峦郁郁葱葱。

曼囡村曼班三队,有17户人家,60口人,被布朗族的村落包围着。2003年,当地政府把他们从深山里整村搬迁到靠近村公路的地方。没有过多久,由于生活习惯不适应和畜禽被偷盗的问题,拉祜人还是决定撤回山里。由于是重点扶贫项目,当地政府又重新为他们选址。很快,高脚楼的木屋建起来了,山间公路又向山里修了进去,对口扶贫单位也送去了太阳能热水器,拉通了电线,曼囡村小学也在山寨办起了教学点。到了2010年,拉祜人陆陆续续全部搬到了新家。几乎与世隔绝的山寨,瞬间跑步进入了“现代生活”。

由于没什么夜间生活,拉祜寨每天天还未亮,生活的序曲就从各家各户捣米的声响和公鸡此起彼伏的打鸣声开始。

因为物质的贫乏,拉祜寨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基本围绕着柴米油盐展开。只要肚子填饱了,打盹、看电视、几乎成了整个寨子里所有人和动物们茶余饭后的活动。长期封闭的原始生活,让这个拉祜山寨,保存着最原生态的无欲无求。这种方式和态度一方面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格格不入,另一方面却是天人合一的纯粹与天真。其两面性,容易让人为他们的生活多愁善感,而他们自己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

拉祜寨唯一一座水泥房是拉祜寨小学。学校准确的名字叫做曼囡小学曼班教学点,用的是村民调解委员会的房子。这里也是整个村子唯一可以搜索到微弱手机信号的地方。李伙保是这所学校惟一的老师,对他来说,这里是那么的寂寞和孤独。刚来曼班三队时,李老师意识到寨子里人们生活卫生的问题,每天放学,都会强制要求同学们把自己洗干净了才准回家。一年过去了,李老师已经和乡亲们很融洽的相处,经常给村民讲些读书和打工时候学来的见识,成为寨子里最受尊重的人。每家每户家里有点什么好吃的,就会分点给李老师。

21岁的扎哥却是个例外。14岁时,他跟着在山里收购松油的广西籍老板,到昆明打工。先后在修理厂、公司里打过几份工。直到一次工伤,治愈后回到拉祜寨,就再没出过远门。去年2月,扎哥看到山里承包了香蕉地的老板招人打理香蕉,没有技术的他主动找到了四川籍的老师傅学香蕉的管理技术。4个月后,扎哥出师了,成了香蕉地四川工头的得力助手。每天工作十个小时,有60元钱的收入,虽不及在城里打工收入好,但毕竟生活开销低。扎哥告诉我们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打工挣钱,在拉祜寨修一栋属于自己的木屋。

2012年上半年,这里原来整天醉熏熏的队长也换了年轻又懂汉语的扎孟;原来年轻人喜欢赌博的现象也见不到了。

在布朗山里众多的自然村寨里,曼班三队的生活依然闲散和懒惰。村民们习惯了自己原始的生活方式,只种些旱稻解决口粮问题。每年拉祜传统节日新米节和新年的时候,政府会划拨扶贫款,每人平均可以领到几百元。除此之外,大部分家庭基本没有经济来源。

难道拉祜山寨的村民们根本不希望被改变?或者被某种信仰左右,而根本不希望进行现代化的物质生活改造?

实际上,两天的紧密接触,我们所获取的曼班三队的生活切片,却深刻感受到这里习惯性贫困生活方式的天真和淳朴。

谁也无法否认现代化物质改造的力量。2020年中国计划全面达到小康生活。这个拉祜山寨的扶贫样本,在未来的小康之路上将会被改造成什么样呢?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