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故事是如何被讲坏的——从“浑水泡面”之争反思固化的宣传模式

“浑水泡面”的“误会”已经解开。当鲁甸震区的救援还在争分夺秒地进行时,这一“插曲”能在舆论场里迅速发酵成一个甚至超越救灾本身的热门话题,这看上去就像一场笑话,可分明又不能仅仅把它当笑话看。

简单回顾这一插曲的来龙去脉。先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栏目在8月4日19时发布了“云南鲁甸震中龙头山镇食品匮乏,救援人员用浑水煮面”的微博并配图,图文揪心,转发成风。有人含泪点赞,有人疯狂质疑。喧嚣之中,有媒体质疑“浑水泡面”是假新闻,接着央广新闻和新华社继续求证了“浑水泡面”的真实性。逆转的剧情,肤浅的道歉,满屏的口水,在舆论场里掀起阵阵涟漪。

在这场争论中,如果说某媒体对“浑水泡面”真实性的轻率否定和“辟谣”,涉及媒体职业素养和操守,这还只是媒体圈的业内之争,不足以扩大到整个社会层面。我更感兴趣的是,明明是一则可以感动人的“正能量”新闻,为什么也会引发质疑?哪怕这样的新闻是由公信力很强的央广新闻发布,它依旧没能逃过被质疑?

在缺水短粮的震区,“浑水泡面”的发生并非没有现实基础,但网友看到相关新闻图片时,还是会用“我不信”的预设立场来挑刺。比如,新闻图片里既然后排有一位战士手里拿着瓶矿泉水,那锅里为何就不能有矿泉水?新灶台没有起火,锅下的砖头也没有烟熏的痕迹,战士们拿着泡面围在锅周围是不是有摆拍之嫌?图片上任何一丝不符合围观者自身心理逻辑的细节,都可以成为他们佐证“新闻虚假”的证据。

有时怀疑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但如果对“好的”、“正面的”人和事总选择“我不信”,而对“坏的”、“负面的”人和事选择相信,这也不是一种健康的社会心理。对于一些可以引领人们向上向善的人和事,很多围观者选择“我不信”——对社会正能量的怀疑,几乎成为很多人的一种本能反应。在这样的认知偏见中,无论你说什么,只要不符合质疑的想象,不符合他们认为的“真相”,他们就会想当然地“不相信”。

在批判这种“打死也不信”的偏颇的同时,更应该看到,民众的这种偏颇心理到底是如何产生的。简而言之,这种偏颇心理的产生不是天然的,其实这是中国固化宣传模式的负效应。

在以往的媒体报道中,虚假新闻和照片并不鲜见。比如,人为地进行“摆拍”,其中有些是为了还原现场,有些则纯粹是为了呈现一种高大上的完整形象。违背新闻真实性,甚至刻意拔高刻意夸大新闻人物形象,让一些原本真实的报道也变得不真实。一些报道者固执地认为,新闻人物的形象越高大,他对这个社会所辐射的正面效应就越大,引领社会价值观塑造的能力就越强。

好的、正面的故事永远都是需要的,但讲述的方式不应该固化。一个人发自本性地做了一件让人动容的好事,你非要把他无限拔高到英雄的高度,或者,你非要把他塑造成一个标杆典型,这种模式化的传播方式,已经不是在呈现一个完整、真实的人,而是将之制作成传播流水线上的固化产品。说委婉点是传播,说直接点其实是宣传。用学者徐贲的话说,“宣传是一种‘非道德’的话语机制,因为它的‘主体’是机构而非个人,由体制、组织和机构来扮演最终话语主体的宣传不可能像个体的说话主体那样,独立地在自有道德抉择的意义上接受真实和真诚的话语伦理。一旦人们开始积极思考,宣传就难以起到预期的作用。”

正因如此,在一个越来越追求公共生活真实性的社会里,当公众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能力越来越强,当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开放也多元,他们自然会审慎对待那些试图引导他们的刻意拔高和虚夸。尤其是在一些新闻“摆拍”事件被揭穿后,公众对正面形象宣传中那些多余的矫饰更加反感,所以,他们要习惯性地去审视、去追问传播流水线上的“产品”有没有过度包装。

回头再看那一锅搅浑泡面的水,它之所以能在舆论场里引发一场不大不小的震荡,除了个别媒体不负责任地“捣乱”,一些人先入为主的主观判断——他们想当然地认为“浑水泡面”是假新闻之外,也提醒大众传媒,模式化的“高大上”传播模式容易引发抵触。

人们都喜欢真善美,如果丧失了“真”的前提,善和美就很难让人信服。而如何传播“真”,就取决于你讲故事的方式和品质了。

作者:陈方,《燕赵都市报》评论部主任,2009年获首届全国媒体评论大赛新人奖。长期为《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潇湘晨报》《青年时报》等报刊撰写评论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