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完毕,郭美美仍难说再见

8月4日,曾经的网络红人郭美美再次一夜爆红,关于其“干爹门”、舆论炒作、涉聚众赌博乃至性交易等方方面面的详细起底,分走了不少人们对鲁甸地震的关心。与此同时,多家官方媒体也发出了舆论不应再关注这个恶俗炒作者的呼声。真的做得到吗?恐怕不容易。

郭美美每次都成为舆论焦点,不是没有缘由

从郭美美的天价“嫖资”说起

这次央视、新华社等官媒起底郭美美,最引人关注的是其涉及性交易的说法,民警称“郭美美通过网上联络、熟人介绍及主动搭讪等多种方式,多次与人进行性交易,每次的价码达数十万元。”郭美美自己也声称,“很多人想不论花多少钱也要跟我睡一觉。”

郭美美接受央视采访的画面

这个曝光价码,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骚动,很多人都不信三流演员都算不上、卸妆后长相也算不上多出众的郭美美能“卖”出这个价钱。很多人戏称其“扰乱市场秩序”,“重新定义了嫖资”。然而,这种看法是以通常的眼光去看待郭美美的“身价”,却忽略了郭美美真正独有的优势——虽然是臭名,但却远超二三线女明星的知名度;以及,那与权力说不清道不明的隐秘关联。当然,按现在起底的说法,郭美美跟权力并无瓜葛,但她的顾客未必知道这一点,对于许多不在乎“逐臭”的有钱人来说,神秘的“干爹门”反而增添了兴致。

在“注意力经济”的时代,这样的事情并不值得大惊小怪。重点的问题在于,郭美美为何能一夜爆得大名,又能持之以恒地博得网友的眼球。

传播学上,“郭美美干爹门”这样的社会事件具有天然优势

也许在很多年以后,“郭美美干爹门”仍然会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其爆发力、持久度都非常地突出,使得在事件最初发生的三年后,人们仍然能够清晰记得郭美美这个名字及相关事件脉络。这次起底郭美美,媒体们也蜂拥转载相关报道,网友留言也以极快的速度增长。许多人不解,不就是一个微博炫富然后炒作起来的题材,何至于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在去年打击“秦火火”,“立二拆四”(有说法是郭美美曾经的推手就是“立二拆四”)等网络推手之际,不少人曾惊讶于网络推手的强大,并认为娱乐明星最善于炒作,有些甚至还借着“审丑”的风潮出名,如芙蓉姐姐、罗玉凤等等。但实际上,这种炒作的效果是有其天花板的,对于流行风潮、娱乐新闻兴趣不大的人,再怎么炒作很多人也不会关心。甚至于,有些炒作被有关部门一干预,说没影就没影了。如前年广电曾发文要求封杀干露露,关于她的消息此后就少了不少。

那么真正的媒体爆点、社交网络爆点是什么呢?答案是社会事件。人民网舆论监测室发布的历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显示,真正最占据网络关注的,不是各种娱乐新闻,而是重大的、具有公共性质的社会事件,如名噪一时的“我爸是李刚”事件、富士康十一连跳、药家鑫案等等。在传播效应上,李刚、药家鑫这样的名字绝不输于顶级娱乐明星。

原因何在?这是因为,热点社会事件涉及政治、经济、民生等多个方面,这种关注反映了这个社会的人对基本权利的需要,这种权利包括生存、安全以及公正等等。尤其是拷问社会道德底线和质疑公权力作为的事件,更能激发一种普遍的社会关怀。这不是通过炒作就能简单炒作出来的。

而对郭美美的关注,最集中地反映了当代国人对这个社会有什么诉求——对分配正义的渴望,对公权力腐败的痛恨。

这也是为什么郭美美成为了红十字会挥之不去的梦魇

回顾下郭美美事件舆论关注历程,可以轻易发现,红十字会这几个字是相伴始终的。郭美美事件爆发之际,正值红十字会陷入了“万元餐”的舆论风波,名声低下之际。“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炫富,疑似“干爹”的翩翩联想,可谓给了红十字会致命一击。而由于自身的腰板不够硬——本来干净程度就比较可疑、财务情况不透明、诸多救灾表现欠佳——红十字会的澄清、反击也格外绵软无力,甚至一直没有去追究郭美美的责任。在郭美美随后几年里依然如故炫富的对比下,可谓显得十分滑稽。

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到了现在,即使郭美美在央视镜头前表示自己跟红十字会没有任何关系、表示对不起红会,绝大多数人也依旧保持对红会不信任的立场:一些人对郭美美与红会无关的说法压根就不信;一些人则为当初质疑两者关系找到了很正当的理由——没有对郭美美的追究,红会怎么可能会有所变化?当初的错怪,就错怪了罢。

所以,郭美美每次都成为舆论焦点,不是没有缘由,其与红会的瓜葛,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揪住她不放的理由,这实际上反映的,是整个社会舆论的诉求。

舆论土壤不变,郭美美不会告别,新美美也会出现

社会事件所反映的舆论土壤没有改变

那么,这次起底之后,郭美美这样的“坏名声”还有没有市场?答案显而易见。因为起底即便撇清了红会和郭美美的关系,也无法消除出现这种舆论的土壤。事实上,郭美美事件只是各种“干爹门”中名气比较大的一件而已,近几年各色“干爹们”、“坑爹事件”依然层出不穷,虽然有一部分是炒作,但也有很多确实能够证明公权力参与其中。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能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去看待类似事情,说不定真扒出一个贪官呢?而如果一开始就忽视,“宁可信其无”,那也许就放过一个了。至于是不是“错打无辜”,在目前的社会现状来看,只能是往后考虑的事情。

所以,即便审丑已经审到疲劳,也难以消除人们对郭美美们的关注

在郭美美的舆论问题上,不少论者都指出,已经存在严重的“审丑过度”现象,认为这是“网上舆论审丑逐臭的突出例子”,没有彰显任何正能量。的确,尽管仍有不少网友相信郭美美与红会有着不能说的瓜葛,但迄今为止并没有严肃的证据能够指向这一猜想,从这个角度看舆论不断地重复这一点、对郭美美的报道客观上帮助其炒作身价,这确实可以算得上“过度审丑”。但即便如此,消除人们的猜疑也并不现实——确实人们都已经厌烦了这个人,也很多人表示不想看她的新闻,但当起底的新闻一出街,人们还是都去点开来看,继续痛骂。这点是很难改变的。

而直到目前,郭美美仍然是一座价值巨大的媒体金矿

新的起底报道中,性交易、聚众赌博也是社会热点

在这次关于郭美美的起底中,其向多人提供性交易、聚众赌博是新的关注点,也不得不让人感叹郭美美真是一个当事人中的当事人。既然是警方公布的事实,这自然就不是什么炒作,而是值得严肃对待,值得人们警示的社会现实。她如何一步一步不断滑向深渊,值得追问。

关于她的家庭、她的学校教育, 同样有巨大的追问价值

更重要的,是起底报道中透露出的家庭信息:出身在单亲家庭。其父有诈骗前科……其大姨曾因涉嫌容留他人卖淫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其舅舅曾因贩毒被判刑。同样的,还有媒体报道了中学时代的郭美美——班花、“混混”,进校几周就被劝退。这都是很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理解这样一个社会现象,这样一个时代,郭美美这样一个人,以及潜在的“郭美美们”。

郭美美14岁生日所拍的照片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