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焰:西方大战刺激中华民族觉醒

1914年6月28日,在萨拉热窝响起的暗杀奥匈帝国王储的枪声,引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一个月后,西方列强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空前残酷的厮杀。此刻的中国尽管还处在“长夜难明赤县天”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深渊,却由于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使世界连为一体,战场主要在欧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将东方的中国拖入其中。大战之初,中华大地沦为日德争夺的战场,随后中国名义上参加了大战中的协约国一方而得到“战胜国”地位,但本国权益在战争结束的巴黎和会上仍被其他战胜国瓜分,这一民族屈辱直接导致五四运动爆发,华夏儿女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将帝国主义战争转变为被压迫民族走向解放的重要历史开端。

日本借一战侵华 华工在异域“参战”

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新兴的德国扩张野心膨胀,最终对英法俄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摊牌亮剑。奔驰、西门子和克虏伯等财团大亨的利益,驱动着德皇威廉二世向垄断海外殖民地的英国发起挑战,斐迪南大公被刺只是德国发动战争的一个借口,列强间经济利益冲突才是决定军事行动的根本因素。

带有容克封建军事贵族特色的德国军国主义者敢于向英法俄开战,既是因为对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占有最多的殖民地和市场怨愤已久,也是由于感到自己膨胀起来的经济、军事实力已能够重新瓜分世界。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的爆发,英国、法国和沙皇俄国也有责任,交战双方都不代表正义。协约国、同盟国这两大帝国主义阵营的交战中,中国这类半殖民地国家及众多的殖民地国家只沦为争夺的目标,陷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可悲境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后,当时中国政府认为与己无关而宣布中立。一向喜好利用列强矛盾的日本却投入英国阵营,趁火打劫抢夺德国在亚洲的殖民地。 1914年8月,日本对德宣战,接着根本不理睬袁世凯政府提出的他国不要在本国交战的要求,在山东半岛登陆,随后占领胶济铁路并攻占德军驻守的青岛。

1917年8月,中国的北洋军阀政府站到实力明显占优势的协约国一边,对德宣战。这时国内南北两个政府对峙,各省军阀割据,根本没有能力派兵到欧洲参战。此前英法两国因人力资源匮乏,在华以民间名义招募了14万劳工,并鼓励中国学生赴法勤工俭学。周恩来后来就说过:“一战华工来法,系后来勤工俭学之前奏。”大批中国人走向世界,赴欧成为一个重要渠道。可惜这些华工基本属于没有什么文化的农民,后来没有从中成长出有名的干部,而赴法国勤工俭学的中国知识分子中涌现出周恩来、邓小平等一代革命英才。

北洋军阀政府对德奥宣战后,声称实行“以工代兵”政策,允许在欧华工参加战勤工作。在英法两国的华工流汗流血,战后死亡或失踪达数千人,被当时的中国政府称为对协约国的主要贡献。可是这些人在列强的眼中只是苦力,根本享受不到战士待遇,轻视东方民族的西方媒体对其作用也选择性的失明而几乎不提。华工在战后除少数人同法国妇女结婚而留居当地外,其余都被简单地解雇遣返。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华工的可悲遭遇,正是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惨遭蹂躏、国际地位低下的又一体现。战争结束后英法两国几百万军人复员,各工厂认为使用半工半学的外籍人会影响本国人就业,1921年以后法国政府竟然陆续把勤工俭学的中国学生遣返。尽管赴欧的中国人受到西洋人傲慢对待,不过他们开眼看到了世界,看到了当年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回国“唤起工农千百万”,掀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大潮也就成为必然。

 战胜国却受宰割 五四学子“争国权”

近代有一句名言:弱国无外交。弱国即使进入战胜国阵营,仍没有发言权。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4年多,到1918年11月11日以德国投降而正式结束。中国作为参战国虽未派兵,毕竟还是有众多华工到战场参加了战勤工作,其中战死的人数还超过了同为战胜国日本的死亡人数,在战胜国中理应得到一定的尊重。

当时中国作为战胜国,自然要索回战败国过去侵占自己的权益,那就是19世纪末德国以武力侵夺的青岛和胶济铁路。1914年日本以对德作战需要为借口,把德国割去的这块肥肉吞到自己嘴里。

1919年1月,主要战胜国英国、法国和美国主持召开了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的一员出席了这次国际会议。可是北京政府的代表一到巴黎,受到的便是 “二等代表”的对待,强国首脑对他们近乎不理不睬。中国代表在和会上发言力争索回山东权益,日本却要据为己有作为参战的报酬,英法则要遵守在战时同日本达成的转让交易。美国出于与日本争夺太平洋的矛盾,在青岛问题上一度态度暧昧,但最终还是同意了日本的要求,中国的外交努力归于失败。

1919年5月3日正是星期六,这天傍晚北京各学校学生宣布放假时,突然传来中国在巴黎外交失败的消息。北京大学学生连夜开会,组织请愿示威。5月4 日中午,北京各校3000余名学生涌到天安门广场。他们先发表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讲演,一些人又到中南海向“徐世昌大总统”请愿,却遭警察拦阻。学生游行队伍又向东折进东交民巷,向美国公使馆递交陈词,希望美国主持公道。吃了闭门羹后,一些人气愤之下又冲到前外长曹汝霖在城东赵家楼的住宅,大骂卖国贼,一把大火烧掉曹宅。这次“火烧曹宅”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揭开了整个五四运动的序幕。过去文雅的知识分子竟然火烧高官住宅,恰恰说明他们面对黑暗的政府已经要选择暴力革命。从某种意义上看,巴黎和会引发的赵家楼那场熊熊燃烧的大火,从此照亮了苦难中国的幽暗之夜。

欧美日偶像破碎 “以俄为师”成潮流

从20世纪人类历史的进程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主要在欧洲、小亚细亚地区,却对东方产生了最大和最深远的影响。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人——俄国人在战争中推翻帝制并进行了震惊世界的十月革命,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在印度、朝鲜等地掀起了大潮,中国人也就此改变了以欧美和日本为师的做法,“以俄为师”开始推动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一战中,被当时的中国人视为老师的欧美和日本,不但一直欺负学生,而且他们丑陋的一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暴露无余。西方过去标榜的制度和理念的优越,被一战这场人类空前浩劫打碎。大战期间共有31个国家宣布参战,参战国的15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三,这等于把多数人类都拖入这场旨在征服、掠夺的不义之战。大战直接导致了1000万人死亡、2000万人受伤。据当年到法国勤工俭学的中国知识分子回忆,当他们来到过去“自由、平等、博爱”理念的发祥地,看到的却是残杀、掠夺和一片片废墟,自然会思考人类应该走的新道路。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投机取巧成为暴发户,国民产值在4年间翻了一番并就此跻身工业强国之列,还利用英法俄无暇东顾之机加紧侵华。日军继1914年侵占青岛后,又在1915年5月逼迫北洋军阀政府签署完全奴役中国的“二十一条”,中华民族的抗日风潮就此掀起。当时正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的毛泽东,过去曾对日本充满敬佩,离乡时留给父亲的告别诗也是抄录自明治维新的志士西乡隆盛。在“二十一条”激起国内学运风潮后,青年毛泽东随即写下《明耻篇》——“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1916年7月25日他又致信萧子升预言道:“日人诚我国劲敌!”“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图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国家向中国发来了不少订单,这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提供了罕有的机遇。当时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大发展,又促进了思想文化界的活跃,传播新思想的杂志、书报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城市涌现。1915年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杂志在上海问世,成为唤醒当时进步青年的号角。1917年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后,允许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各学派在校内自由宣讲,“南陈(独秀)北李(大钊)”就此在北大教育出中国第一批共产主义者。毛泽东于1918 年从长沙来到北京大学,担任图书馆管理员,后来正是在这座校园内学到了马克思主义。当时国内各种社团如“少年中国学会”(毛泽东也是会员)、觉悟社、人道社也展开了内部大争论,对如何“改造中国与世界”提出了不同的道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还为中国革命者指明了下一步的奋斗方向。在中国人对西方失望之际,十月革命后退出大战的俄国却从1919年起连续发表对华宣言,声明废除同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放弃俄国在华特权、租界和“庚子赔款”的俄国部分,并一度表示愿意归还沙俄掠取的中国领土,还号召中国反抗日本和西方列强的压迫。当时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把推动社会主义革命的重点放到中国,从他们当时的处境而言,也是想借此帮助自己打破孤立状态。

“北方吹来十月的风,惊醒我们苦弟兄”。国内各进步团体、非官方报刊的评论一时大都盛赞“苏俄的工人、农民和赤卫军,是世界上最可亲爱的人类”,中国国民党的领袖孙中山也宣布要“以俄为师”。

苏俄领导人作为俄罗斯国家疆土的继承者,在一时理想主义的革命激情过后,实际上不可能真正归还其祖辈占领且被其实际控制的土地,但毕竟还是废除了在华特权,这在中国引发了对苏俄的空前好感。有理性的国人也进一步思考,过去长于暴力革命的俄国人此举并非出自善心,而是出于一种新的理念,那就是此刻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极感兴趣的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崇尚苏俄、师从马列”一时成为先进国人的追求。

后来的历史证明,尽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诞生的苏俄政权存在着一些体制上的弊病,在当时毕竟放射出铲除剥削压迫的理想主义光辉,为包括苦难的中国人在内的全世界被压迫民族指明了解放的方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19年,中国掀起了解放思想的五四运动,随之开始了共产主义组织的创建,1921年又正式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古老的神州从此走向了新生。

历史的灾祸往往会转化为机遇,关键在于有觉悟的人们是否能将其抓住。中国在人类进入近代化社会时因封闭和专制主义束缚而一度落伍,在清末和民国年间堕入受列强宰割的苦难深渊,不过列强之间的矛盾及其激化,也为中国改变自身的命运并奋发崛起提供了一个机会。帝国主义矛盾激化导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好引发了东方被压迫民族解放的浪潮,中国第一代共产主义者正是在这一大潮中成长起来,古老的中国从此焕发了生机,走上了解放和复兴之路。

作者:徐焰,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军事思想和军事历史学科带头人,专业技术少将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