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晔:郭美美也有隐私

在本次针对郭美美的报道中,媒体不仅没有发挥社会公器、舆论监督的作用,反而因为在报道中侵犯郭美美的隐私而饱受新闻业界的诟病。但对于媒体而言,比采访还重要的是人文关怀、价值取向。也就是在西方新闻界,引起过广泛讨论的“先救人还是先拍照”!

郭美美也有隐私
郭美美也有隐私

8月4日新华社的一篇文章《从炫富到涉赌,她为何堕入犯罪深渊?--郭美美涉嫌赌博犯罪被刑拘的背后》  起底了这个因为炫富成名的漂亮女孩儿。但这篇报道一经披露即引发了传媒业界的广泛争议。

报道披露了大量的细节,包括郭美美家人:“郭美美1991年出生在湖南益阳一个单亲家庭。其父有诈骗前科,其母长期经营洗浴、桑拿、茶艺等休闲服务,其大姨曾因涉嫌容留他人卖淫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其舅舅曾因贩毒被判刑。”且不说这些细节涉及到郭美美及其家人的隐私,而且舆论引导的方向也令人备感困惑、无法揣测,难道是想从逻辑上佐证“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

报道称,“2012年底,郭美美在澳门赌场认识了一名外籍职业德州扑克赌徒康某某,很快发展为情人关系并在北京同居。”“据郭美美供述,2013年7月,在收取对方5万元人民币定金后,郭美美按约定从北京飞往广东,在某酒店与揭阳一男子见面,又收了30万元港币后,与其发生了性关系。郭美美回到北京后,该男子又汇给她11万元人民币。”

“她经常告诉我要去外地演出,但我们到了当地后,接机的都是陌生男子。当晚,她会与这些男子开房,第二天我为她收拾行李,都会有成捆的现金。”郭美美的经纪人吕某某供述,“郭美美的生活很乱,经常带不同男人回家过夜。其中外籍男子居多,中国男子就专找有钱的。”

报道除了披露了郭美美与情人联手设赌局的细节之外,还重点披露了郭美美与干爹王军大量不为人知的细节。

46岁的广东省深圳市人王某供述:“2010年8月,我要朋友帮我介绍个女孩玩玩,朋友就介绍了郭美美。郭美美从北京飞到深圳,我为她安排了酒店,第二天就跟她发生了关系,当时她向我要了3万块钱。从那以后,她想要钱了就会从北京飞到深圳找我,我安排食宿并每次给她5万块,算是包养费。”    “她要求我给她买一辆跑车,说是生日礼物,不买就跟我断。后来,我给了她240万元让她买车。”王某承认,“她知道我有老婆孩子,图的就是我的钱;我看上的是她的年轻。我们各有所图而已。”

王某供述,“朋友翁某在北京收购了一个叫中红博爱的公司,我投资500万元参了10%股份。”该公司正与隶属于中国商业系统的中国商业红十字会商洽开发“中国博爱小站”项目,即购买车辆免费为社区老人提供医疗服务,车辆喷涂“红十字”标识,以项目为名招揽广告赢利。

报道中自曝包养郭美美的王某就是中红博爱董事成员之一的王军,拥有中红博爱大股东深圳物华公司10%的股份。而王军在报道中提到的朋友翁某就是中红博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CEO翁涛。而王军被刑拘的消息也最早由翁涛在微博中爆料:“7月24日8时左右,王军在深圳被北京东城区公安局带走,7月25日已带往北京,超过24小时后家里尚未收到有关方面通知,据说律师7月25日前往东城区公安局要求会见也未获安排,相信此事跟郭美美有关。”

但此番郭美美上央视还“中国红十字会”一个清白,却并未提及干爹王军的下文。没有人知道等待这位与红会合作、又给红会带来巨大负面影响的商人的下场将会怎样。

但就舆论对郭美美的报道而言,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在此轮对郭美美的报道之前,媒体的表现可圈可点。因郭美美炫富牵涉到中国红十字会,舆论对于这个90后小姑娘紧追不放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真相的浮出水面。因为中国红十字会是享有副部级待遇的事业单位、慈善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由政府拨款。

用中红会秘书长王汝鹏的话来形容,叫做“传统体制,民间属性”。中国红十字会作为慈善机构与中红博爱此类商业机构合作,通过项目招徕广告盈利或寻租。这种现象对于中国红十字会是个别还是普遍?此类商业合作数量有多少?规模有多大?这才是公众和之前紧追不放郭美美的媒体所关心的。

但在这一轮媒体对郭美美事件的报道中,并未见对这一领域的质疑和刨根究底,反而通过“扒衣式”报道对郭美美进行了一次集体偷窥。媒体并不是法官,披露如此大量令人咋舌的情色和隐私细节对郭美美进行道德审判是否可以?

事实上,新闻也有伦理与道德。虽然没有一套白纸黑字的规范约束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应该如何进行规范和自律,但是在新闻实践中还是有一套约定俗成的的行为规范或准则:新闻伦理与道德的范围涵盖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价值观、伦理规范以及媒体价值取向。

在本次针对郭美美的报道中,媒体不仅没有发挥社会公器、舆论监督的作用,反而因为在报道中侵犯郭美美的隐私而饱受新闻业界的诟病。纵观近年来新闻报道,新闻伦理、道德的缺失并非郭美美报道中的孤例。但对于媒体而言,比采访还重要的是人文关怀、价值取向。也就是在西方新闻界,引起过广泛讨论的“先救人还是先拍照”!

缺失了新闻伦理、道德的新闻报道,最终沦为 “舆论暴力”。90后炫富女郭美美最终演变成一场怪诞荒谬的“大众狂欢”事件。这一幕犹如美剧《越狱2》中,为了让媒体不再关注迈克尔-斯科菲尔德上电视直播,不惜通过杀人另外制造新闻焦点。媒体将郭美美的隐私放大给受众看,用猎奇、情色、赌博等等取代了本该深入下去的质疑,这无疑是另外一种公共资源的浪费。

文/李晓晔 《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政治政策总监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