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社会,皈依佛门为哪般?

在以往的旧社会,皈依佛门也许是穷途末路后的无奈,也许还是一种虔诚的宗教行为;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在如今这个价值多元化但信仰价值观缺乏的年代,皈依佛教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补充,而不是一种严谨的宗教行为。

当下社会,皈依佛门为哪般?

什么是皈依佛门,也就是说,你在理论上已经成为佛家弟子了,只不过不一定需要用剃度的形式来完成诡异佛门的过程,而是以类似于俗家弟子的形式,来完成对佛祖的认同和信仰上的结合这个过程。

皈依佛门是正式成为佛教信徒的一个手续,具体包括参加皈依三宝仪式,然后领取皈依证书,此后就可以居士身份自愿参加定期的佛事活动了。这和成为基督教信徒要接受洗礼、此后自愿参加礼拜弥撒是同一个道理。皈依分为两种。一种即在庙中剃度出家。但法师一般不会建议希望皈依的人剃度,一般都会建议对方皈依佛门,一心向佛,但又不脱离正常的社会生活。皈依后的俗家弟子被成为居士,并颁发皈依证。寺庙中会给居士指定师傅,并根据俗家姓名取法名。俗家弟子在正常生活中并不必从事各种教内活动,只需定期去庙中找自己的师傅,接受开导。

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中,佛教对民众的皈依过程已经进行了很大的程序上简便化和生活上的便利化,想要成为佛教徒,没必要通过剃度出家的形式,而是可以允许通过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分离来实现对佛教的皈依过程。正如此次李阳宣布皈依佛教一样,其实对其日常生活和工作并没有很大的影响,只要定期参加佛家活动即可,对于佛教精神以外的其他工作和商务活动,其实影响不大。

就比如说吧,首次到访中原的李阳皈依佛门的前一天(7月25日)参加了在黄河饭店二楼嘉宾厅盛大开启的“中原企业家全球商业智慧论坛”,李阳与世界华人第一潜能导师、国际演说家联盟会长、中华太极禅修院院长职勇为600多名中原企业家带来了全球商业智慧视听盛宴!你看,虽然是准备皈依佛教了,但是在商业活动和公开性的演讲活动上,还照样是高调参与,这就充分说明,现代社会的佛教皈依更多的是一种相对简易的精神需求,而不是传统社会或者是古代社会中的具有强制外部约束力和执行力的一种宗教仪式。

更何况,在这个由经济资源主导的时代,宗教和文化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服务文化,在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发展阶段,个体的人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如何获取社会经济资源上,而后,在频繁的社会市场竞争中经历了以商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熏陶,也就不可避免出现了尔虞我诈,欺骗,不公,甚至是小范围内的违法,这对于市场经济从不健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应该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状况。

在后期的阶段,佛文化也就成为了商文化的一种有意的补充,就是以皈依佛教的形式来带动个体对自身以往行为的一种回溯和原谅,祈求社会完善、健康,以善运转,以佛治人。在这个过程中,以少林寺为汉传本土最高佛文化代表的实体开始了寺院和外部经济的嫁接,以希望在借助经济力量的同时更好的弘扬佛文化,曾经少林寺力图上市也是同样的道理。

而李阳此次宣布皈依佛门,并师从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名延依,从佛教皈依上看,似乎并无奇异之处,但是从李阳希望培训少林寺和尚英语,近而提高本土少林寺的英语水平来看,还是有那么一些商业化的气氛在里面的。

首先,对于佛教的弘扬来说,培训英语是否有那么必要?佛教,起源于远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悉达多·乔达摩(佛号释迦摩尼)在大约公元前6世纪对于佛弟子所开示的教导,后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12亿佛教信众,常被视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世界上尤其是对于东亚、中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曾具有广泛的影响。世界佛教各派别占佛教信徒的人口比例是:大乘佛教56%,上座部佛教38%,密宗6%。也就是说,佛教的影响力主要是在亚洲地区,在其他地区的影响力比较小,而英语世界主要是基督教和天主教,即便是提高了少林寺的英语水平,是否能用得起来还很难说。

其次,由于皈依佛教对于个人来说并不是一个约束性很强的活动,在当下价值多元化和物质生活过于丰富的时代,连少林寺这个本土佛教最高圣地都经常参与各种演出和商业活动,一度还传出上市的举动,那么李阳以皈依佛教的同时,提出要大力培训佛教徒的英语水平,是否掺杂了太多的商业化因素?在后续的衔接上,又如何避免介入宗教和商业两重关系的漩涡?

从这个角度来说,和古代皈依佛恩或者是剃度为僧的境遇不同(古代剃度出家,基本上是在俗世中看透了本质,或者是在俗世中缺乏生存下去的能力),古代的僧侣也一度成为一个“谋生”的行业,正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僧侣曾一度成为特权阶层,免去劳役还能获得朝廷补助。如今的佛教,除了对虔诚的佛教徒有十分强的精神和行为上的约束外,对于一般的社会大众而言,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慰藉的手段。

即便是皈依了佛教,也未必就说明皈依者有很强的宗教和行为上的约束力,也许对于他来说,除了皈依佛教之外,还能顺带发展僧侣的英语培训业务,何乐而不为?当然,这只是笔者的臆测(如有不妥,请勿喷水)。

比如,中国就还有大量的尚未皈依佛门的众多佛教人口,以老年人为主,他们见佛就拜,见庙就进,本人或家中遇到重大或危难之事一定会烧香求佛保佑。这些人中有很多人分不清佛教和道教、民间宗教的区别,拜佛的同时也拜道教的玉皇大帝、财神灶神土地神等,以及民间宗教的保家仙及狐黄白柳等众仙家。

所以说,在以往的旧社会,皈依佛门也许是穷途末路后的无奈,也许还是一种虔诚的宗教行为;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在如今这个价值多元化但信仰价值观缺乏的年代,皈依佛教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补充,而不是一种严谨的宗教行为。

作者:拯迪,财经作家,金融分析师陈凯歌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