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周永康案:司法腐败有望得到清算

牵出萝卜带出泥,从公安部党委副书记、副部长李东生落马,再到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周永康被立案审查,最高级别的司法系统官员的被调查,充分证明了中央反腐的决心和力度,反腐没有禁区,司法腐败的盖子必然会被掀开。

解读周永康案:司法腐败有望得到清算
解读周永康案:司法腐败有望得到清算

7月29日晚间,新华社一条新闻迅速在微博、微信、人际之间发酵:鉴于周永康涉嫌严重违纪,中共中央决定,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审查。

时值晚餐时分,周永康被立案审查的消息几乎成为了所有饭局的谈资。普通民众热烈的讨论着,很多人为反腐的力度叫好。在他们看来,周永康的被调查至少打破了二条中国官场多年来亘古不变的潜规则:一、退休之后,贪腐问题将不再被追究;二、“刑不上大夫”。

周永康是上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之一,“正国级”官员。周永康被立案审查透露出的一个信息是,贪污腐化、违法犯纪,没有人能够获得“免责金牌”。位高权重如周永康也能被立案审查,还有什么人是动不得的?从中共元老之子薄熙来,到副国级官员徐才厚、苏荣,再到正国级官员周永康,他们的落马表明,“刑不上大夫”已经成为历史。

在周永康被立案审查后,各家媒体纷纷拿出了此前与周永康有关的亲属、同僚、下属、同学、朋友等复杂社会关系涉嫌腐败的调查内容制作成专题,一时间引爆了整个国内舆论场。有条新闻可能被淹没在新闻大战中没有发现。在新华社宣布周永康被立案审查的消息发布一个半小时之后,中央电视台即播出了中央决定召开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消息,会议的主题是“研究推进依法治国等重大问题”。

将当天的这二则重磅新闻联系看,一个信号呼之欲出:反腐不是哪个铁腕政治人物的一时之举,而要纳入反腐法治化轨道,成为依法治理国家的铁律制度。这意味着,违法乱纪,没有官员是安全的;但同时,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反腐面前人人平等。相信经过这一轮“老虎苍蝇一起拍”的反腐败,官员乃至公务员会深刻理解腐败的危害,提高自身抵御诱惑的能力。一个清正廉洁、依章办事的政府体系有望出现。

加上此前“全国模范法官”河南项城市人民法院原院长李和鹏因贪污受贿被判刑,到公安部党委副书记、副部长李东生[微博]落马,再到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周永康被立案审查,最高级别的司法系统官员的被调查,也让中国司法多年来的顽疾——司法腐败有望得到清算。多年来,许多律师、法学学者奔走呼喊,希望媒体、社会各界关注我国司法领域存在的很多怪现象——民事诉讼效率低、民事赔偿执行难、经济纠纷刑事介入、地方保护干预司法、经济刑事案件谁报案谁主张谁出办案经费,还有办“关系案”、“人情案”等等……

多年来,司法领域在审判和执行领域也是被诟病最多的二个领域。一旦出现腐败问题,往往是窝案,官官相护难以得到调查和取证,这一领域的腐败问题潜滋暗长,犹如毒瘤,侵害着普通民众、企业家等相关方对于司法公正严明的期待,由此带来了社会的不安全感,企业家的移民潮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司法公正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培根曾说过:如果一次犯罪可以说是污染了水流,那么一次不公正的司法裁判则是污染了泉源。因为,法律是普通民众唯一可以用来维护自身权益的有力武器。对司法腐败的清算意义重大。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物权法》和《合同法》的起草人之一的著名民法学家梁彗星就曾向媒体呼吁“司法腐败到了不能忍受的地步”,需要“肃清影响”!

牵出萝卜带出泥,从公安部党委副书记、副部长李东生落马,再到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周永康被立案审查,最高级别的司法系统官员的被调查,充分证明了中央反腐的决心和力度,反腐没有禁区,司法腐败的盖子必然会被掀开。

文/李晓晔 《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政治政策总监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